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科技风》2017,(18)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很多极具影响力的网络名人,即"网红",随后一些电商企业就利用网红的影响力进行商业宣传,从而创造了一定的商业价值,进行形成了新型的网红经济模式。本文将从网红和网红经济的概念入手,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并探究其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网红经济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诉求,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现象,和其他互联网产业正在共同托起新兴经济产值。然而,新兴网红经济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对社群时代下基于网红经济的新型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对网红经济发展中的痛点进行了分析及反思。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引导公众正确、全面、客观地认识网红经济这一新生事物,希望这一新生事物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地价值。  相似文献   

3.
2015年至今,"网红"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凝聚了大量的受众群体。学术界对于"网红"的分析多集中于探讨其经济价值,而笔者将以自媒体下的"网红"群体中颇具代表的人物——Papi酱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视角来分析以Papi酱为代表的群体的发展过程及其走红原因。文章用了观察法,访谈法和调查法等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整理,并对网络传播者和大众的心理进行分析。"网红"现象的出现是时代快速发展的表现,人们应该用一种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类现象。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在自媒体快速发展时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受到合理的指导,从而能够用一种理性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网红经济"迅速崛起。"网红经济"的出现带动了大学生的消费,但同时对大学生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对20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在对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新媒体下网红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网红经济下让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自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红”与大学生群体间的互动更为密切,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受到“网红”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探讨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下受网红经济影响的现状,以及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并对其进行分析,对大学生在网红经济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魏萌  张博 《情报科学》2018,36(2):88-94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网红”群体通过生产与传播个性化内容,逐步构建了自身的社会影响 力。【方法/过程】为探究不同类型“网红”输出内容的特征差异及其与受欢迎程度的关系,本文利用新浪微博数据, 从文本特征和主题类型的角度,对十位“网红”的微博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使用阶层分析和多因子虚拟回归的方 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网红”的微博内容在生动性、互动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 且对受欢迎程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最后,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者的角度为提升传播效果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姜静 《情报探索》2024,(3):116-123
[目的/意义]针对图书馆“网红”直播式阅读推广进行解读,以期解释“网红”直播阅读推广效应产生的理论机制。[方法/过程]基于消费心理学理论视角,从认知刺激、情感联结和社交认同三个维度对图书馆“网红”直播进行了剖析。[结果/结论]认知刺激因素揭示了在“网红”的“新鲜符号”下读者注意力捕获的过程;情感联结因素说明了通过专业内容、真实交流和互动参与,读者与网红能建立信任和情感共鸣;社交认同则解释了“网红”直播下读者群体动态的演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塑造,从而形成直播共享价值观的认同和阅读群落的内部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直播电商这一新兴的商业模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有着巨大的改变。文章从网红电商直播带货这一行业的行业门槛、核心竞争力、产品线为出发点,围绕李佳琪、薇娅等主播带货考量因素的逻辑展开,对最终形成正向循环模式进行了分析,以全新的视角剖析了网红电商带货背后的运转逻辑。  相似文献   

9.
探讨广西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短视频进行农产品品牌推广的可行性;结合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情况,提出从视频内容IP化、打造农产品代言人、优质UGC、网红与MCN机构合作及内容变现方式多样化5个方面对广西农产品进行品牌推广,提升广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增加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李继承  王迪 《科技与管理》2021,23(5):99-106
基于当下流行的网红直播带货现象,本文建立了网红个体特征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应用SPSS和AMOS软件分析数据以验证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网红的专业性、互动性、匹配度和商家服务既能够直接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又能够通过感知信任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网红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在直播间的交流互动、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和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来提高消费者感知信任并促进消费者实施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是目前的重大课题,它是经济和殊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从生态系统的角度.通过对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循环经济中循环发展层次的比较,分析了食物网原理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从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滨海网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其在网红热潮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引发出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给图书馆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阅读推广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22)
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电能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对我国配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提升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质量水平这个课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这可为电力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在当今融媒体时代的催生下,"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带动以大学生为代表性的社会群体掀起追捧热潮。网红现象使大学生群体对人、事、物的判断产生了诸多影响。研究网红现象在大学生价值观形塑中存在的合理内核及弊端,从创新教育手段、增强网络监管、督促学生自律等角度挖掘网红现象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寻找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形塑的路径,引导大学生养成理性的媒介认知和积极的价值观,是当今融媒体时期价值观教育不可疏忽的研讨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力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随着对电力使用的逐渐增大,电力配套设施的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优控制也走到了发展的前沿。电力工程管理的工作受到众多限制,例如资金的密集度、技术的限制性、资源的匮乏等等,另外,众多外部因素也会严重影响着电力工程的施工。因此,为了对资源合理的利用,对配网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展了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优工作。本文从我国在配网工程项目优化管理的特点出发,对创优管理中的控制对象、方法和具体措施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建立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三网融合进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三网融合的技术、市场趋势、政策环境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构建推动三网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推动三网融合的政策取向和政策体系的主要任务和着力点,最后对三网融合政策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希望对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沙建华 《科技风》2012,(18):81-82,88
国家十二五规划以来,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变电所接地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期、可靠、稳定、经济的接地系统,是维持设备稳定运行、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的根本保障,符合国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电网公司提倡的变电站全寿命管理的宗旨。但往往由于接地网的导体腐蚀、断裂等故障,引起或者扩大事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接地网腐蚀、断裂情况已经成为电力部门的一项重大反事故措施。接地系统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在于品质好的接地材料和可靠的连接。本文首先从技术角度比较分析了钢接地网、镀铜接地网和铜接地网的特点。其次,以某220kV变电站的接地网设计为实例,对镀铜接地网、铜接地网与钢接地网的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武博  彭鹰 《科技风》2013,(6):124
我国经济水平的综合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电力系统配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本文从三个主要问题出发,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三方面探究。首先是对配网系统主要特点的概述;其次是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管理;最后通过对其可靠性技术的多层次管理运用,对电力的配网技术进行综合概括。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力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随着对电力使用的逐渐增大,电力配套设施的配网工程建设也逐渐走到了发展的前沿。在配网施工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和人为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很复杂,因此对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监工和安全措施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从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掌握要点开始分析,以保障配网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对电力需求逐年增长,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工作人员应该慎重对待配网建设规划问题。本文从符合预测、站点规划、无功优化、配网自动化几个方面阐述了配网建设规划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配网建设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