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山大学图书馆1989-1996年中文图书入藏情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中山大学图书馆1989至1996年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资料的分析,给出近几年为中文图书的入藏情况,学科结构和文献类型,并分析了图书从出版至入藏的滞后时间。文中对港澳台的中文图书也作了一定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图书采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0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的数据为依据,对西华大学图书馆所入藏的2005年版中文图书品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华大学图书馆中文藏书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图书品种、复本量、各类图书采购资金分配等方面,对广西桂林图书馆2004年-2008年入藏的中文新书进行了分析及对比研究,针对公共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中文图书采购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天津大学图书馆引进的Sirsi公司Unicom系统的书目报表作为数据依据,分别对2002、2003年入藏的中文图书,存在的0借阅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2004年入藏的中文图书,其预约总数大于3次的图书进行统计分析,并从中找出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的采购准则。  相似文献   

5.
零借阅图书是指入藏后一定时期内从未被借阅过的图书.同类图书的出版数量、图书馆的采访策略、典藏策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均会对零借阅图书的数量产生影响.对某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的零借阅情况进行分析,查找文献资源建设及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馆藏建设方针及服务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馆藏文献入藏情况,购书经费分配比例,中文图书馆复本情况,读者借阅图书分类统计等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从中找出问题,并略谈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中文图书入藏情况为统计对象,从学科类目、复本量、出版社等角度对馆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查找了藏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提高采访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零借阅图书分析的馆藏优化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经济类中文图书的零借阅情况为数据源,在统计、比较、分析零借阅图书的基础上提出馆藏优化和质量控制的策略,即根据图书的零借阅情况控制入藏比例、调整各类目图书数量、把握好出版社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招标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图书馆采用公开招标形式采购中文图书,规范了图书购买市场、节约了图书购书经费、也提升了采访工作效率。但也使得图书馆难以入藏部分有特色的、优质的、专业的图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本文分析了招标采购方式对中文图书采访质量的影响情况,并从科学的组织招标、获得完善的书目信息、改变传统的采访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对中文图书采访质量进行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文理科图书采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桂云 《图书馆杂志》2000,19(12):30-31
近年来,随着国家211工程的实施及 CALIS 项目的开展,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有所增加。如何用好这些经费?具体说,究竟文、理科中文图书收藏之比例以多少为佳?理科图书究竟该入藏多少?要搞清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目前国内的出版状况、各校的学科设置情况、收藏状况、以及采访情况。1 出版社出版状况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意义]评估高校专业分馆馆藏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有助于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和购置经费,缓解高校图书馆经费缩减、纸本文献借阅率下降、电子资源购置成本上涨等问题。[方法 /过程]利用数据可视化软件Tableau对馆藏图书的入藏和借阅数据、用户信息,以及图书采访和学科认证等业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基于计算结果从入藏、总借阅、高借阅和学科保障4个维度构建专业分馆馆藏图书资源评估体系,并以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分馆10年中文图书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 ]验证了评估体系适用于专业分馆馆藏资源评估的可行性,评估结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同时为图书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助力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思路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复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中文图书复选的内涵、在藏书剔旧和补充缺藏中的作用。探讨了新形势下,开展中文图书复选的可行性,以及复选的几种方法。优化馆藏结构,提高中文图书的保障率,建设特色馆藏,是开展中文图书复选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外借分析的最佳馆藏结构的调整与实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1998—2001年期间馆藏图书的外借情况、2000—2002年的新书入藏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研究,提出了达到我馆最佳馆藏结构的调整比例及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一份调研报告,通过对江苏省高校图书馆1983年图书入藏情况的调查,从图书购置费的角度,对中文和外文书刊资料、书和刊进行了比较、对中、外文书刊资料和书、刊购置费较合理的比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年增长量、分类比例、复本率等数量关系,可作为各馆进行藏书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馆藏统计分析包括馆藏入藏和馆藏利用统计分析.文章统计分析了天津天狮学院图书馆2011-2012年的图书入藏和读者利用数据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图书采购策略,合理分配采购资金,提高采购质量,优化馆藏结构,提高图书利用率和读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借阅图书分析调整订书结构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1998-2001年期间,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读者外借图书情况的统计、分析、研究,提出了各类图书较为科学、合理的藏书比例,并与近两年图书的入藏比例相比较,找出馆藏的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严彬  石凤  吴小琴 《图书馆论坛》2012,(4):21-26,143
文章从图书零售、借阅排行榜来分析图书的利用价值,以借阅统计数据反映馆藏图书的利用情况。利用效用管理方法,对近期入藏的全种类图书进行评价,用各年图书使用因子数值分析有效使用和有用性延续的程度,可以检查图书馆资源对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18.
进口外文图书价格问题初探文榕生,赵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近年,国内图书馆年文献入藏量不断减少,其中进口外文图书的缩减更为迅速。像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这样的大型图书馆尚且由年入藏近5000册外文图书的高峰,曾降到年入藏400余册的低谷[1],其他中...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类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馆藏学术性书目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哲社学术图书基本书目(1995-2005)》收录的政法类图书书目为标准书目,以上海地区本科以上高校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数据库为测评对象,测定超星数字图书馆和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含教参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电子图书的质量。统计分析两库标准书目图书入藏率,结果表明,总体上超星数字图书馆入选标准书目的图书多于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但2004年以后,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入选图书超出了超星数字图书馆,并且两库学术性图书馆藏不完全同质,两库叠加学术性图书入藏种类的增加超过重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2010—2012年入藏的可供借阅中文图书的出版社分析发现,低零借阅率中文图书出版社的特征为:符合大量读者阅读需求,出版图书品质高,出版品种较集中;高零借阅率中文图书出版社的特征为:专业读者数量有限,出版品种多且分散,出版图书同质化严重。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图书馆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优化馆藏:在采访上,圈定不适宜出版社、优质出版社和核心出版社;在典藏流通上,进行复本剔除或密集排架、开展阅读推广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