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阅读中学习词汇既有利于理解文本,也有利于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所包含的确切含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把词汇教学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从而实现文本理解与词汇教学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英语词汇习得理论研究是外语学习理论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如何将认知图式理论融入到英语词汇习得研究中。在对词汇的知觉以及理解记忆过程中,词语—意义图式、词语—语境图式以及词语—风格图式能够帮助学习者构建丰富深刻的词汇网络,提高词汇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3.
农业词语是中古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民要术》的农业词语中,源自先秦的词语在绝对数量、使用频率、词义可理解程度等方面都超过了六朝新兴的词语。多数农业词语局限在历代农书中,只有少数农业词语能够进入一般词汇系统。表示作物品种或农业产品的词语比较容易成为一般词语,表示生产工具、生产过程的词语很难演变为一般词语。  相似文献   

4.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离开了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在日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联想和利用语境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词汇规律,加深对词语理解并强化对词语的记忆,以明确词义,增强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在理解时不应死搬教条,要根据词语的特点,因词施法,帮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词汇,欣赏汉语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形成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张萍 《文教资料》2011,(13):53-54
词汇运用能力较弱,是当前低年级词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教师可尝试创设情境,营造词语运用氛围;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对词语学习的兴趣;利用主题词汇教学法,指导学生理解运用词语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词语,是构成文章不可缺少的材料。“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程颐语)阅读文章,首先要对文章中常用词语的含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这是毫无疑义的。所谓随文释词,就是要求在具体文章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理解词语的词汇意义和词语的表达作用。先谈谈对词语的词汇意义的理解。词汇意义,指的是对词语的通常解释和用法。词语中常有一词多义的情形,在多种词义里,作何选择,这就离不开具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范瑜 《时代教育》2012,(15):158
在汉语教学中,词汇讲解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少数民族学生在短短的教学时间里,认识、理解、记忆词语,并最终能熟练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是汉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从词汇讲解的控制与选择、利用学过的旧词解释新词、利用近反义词举一反三、利用不同语境辨析词汇、利用多媒体形象展示词语的意思五个方面阐述笔者在汉语教学中词汇讲解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9.
理解词语方法举隅黄焕勋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词汇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应该‘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教学中,要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词语,那就要让他们学会并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除了查字典理解这个最基本的方法外...  相似文献   

10.
郜彦杰 《文教资料》2013,(15):22-24
《东京梦华录》一书内容驳杂,词汇丰富,书中多用方言俗语,使此书词汇表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书中所用的方言词语,大多以自释词语的形式出现,另有部分方言词语,没有明显的标志,只能从文献中使用情况或在今天口语中的保留去考察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刍议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宏 《教育探索》2007,(12):53-54
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是反映民族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最敏锐的部分,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的过程中,须在掌握词语最基本的理性意义、概念意义之外,注意附着在词语后的那些看不见的背景信息,这样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其丰富的、真实的涵义.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词语理解是一年级学生阅读中的难点。他们没有足够的词汇和经验来解释词语,对词语的理解,经常会"得其意而不能尽其言"。一年级语文课堂的词语理解,应抛弃教师洋洋洒洒的解说,让学生这一含苞待放的"嫩蕊"在发现、感受、品悟中细心"商量",促进他们的语言、情思在课堂中得到春风化雨般的成长!正如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  相似文献   

13.
词语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学生习得语言的核心。因而在低段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汇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核心词语的意义;要着眼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讲求以词语为支点,深入语段内部,在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深化理解。  相似文献   

14.
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的物质材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尤为重要。如何使留学生有效地理解词语的意义并掌握其用法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本文以《你快要成"中国通"了》一文中的生词为例,探讨几种词语释义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王艳光 《教师》2011,(25):73-73
汉语的词汇极为丰富,几乎每个词语都会有一个或几个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根据这一特点,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时。我们可以灵活地采用“换词法”来理解文中出现的新词.引导学生用头脑中已有的与该词意思相近的词汇来替换新词,以联系旧的知识来启迪新的知识。这样,不但词语的意思迎刃而解,而且能提高学生对这一组近义词语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不仅是思维工具,而且是反映和表达情感的工具。词汇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词汇的情感意义的理解和翻译是比较复杂,词语的理解和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准确的转译感情色彩的词汇以及在转译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本文就情感词汇理解及翻译的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词汇的理解是一种再创造性的活动,其中对语言的感悟活动,在进入词语理解的内在历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语感是客观存在的,在词汇理解中,我们必须在重视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对语感这种语言监控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大纲”中说:“要重视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并正确地运用词语。”又说,“词语教学很重要。只有讲清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和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词语,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这些话都说明了进行词汇教学的重要:第一,它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第二,  相似文献   

19.
在古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偏义复词.掌握和理解这种复词,对于正确领会词义、理解作品的意思是十分重要的.汉语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词汇、语音、语法都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中词汇的变化发展最为显着,它随时代发展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偏义复词是复合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汉语汉语中比较特殊的词汇,是汉语中独特而有趣的语言现象.有些词语古代常用但现代少用或几乎不用了,有些词语古今意义大同小异或完全不同,有些词语在表达运用上和结构上与古汉语大相径庭.本文就古今偏义复词的差异变化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语境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依托文本,增加学生词汇积累;运用词语,领悟词语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