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架阁库是自宋代开始以架阁的形式保管文书档案的机构,对我国古代档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50多年来,档案界的学者对架阁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涉及架阁库自身含义,还包括架阁库的产生与发展、架阁库的建筑、管理制度、官员等。  相似文献   

2.
在图书馆实际馆藏文献调整过程中,架位测算最为重要。利用现有馆藏统计数据、年平均新书量、未来新书量等数据,结合实际架位情况对馆藏文献架位进行测算,再根据详细的分类测算数据,绘制图书布局定位图,进行架位调整。  相似文献   

3.
“架阁库”是宋朝首创的档案保管机构,“架阁文字”“架阁文书”是宋朝用于指代保管在架阁库中的档案的专门名词。国内对于“架阁库”“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新增了一些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地剖析,并纠正了王金玉先生引证的《梦溪笔谈》版本与文字之误等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4.
图书搬迁之架位预留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架住预留一直是图书搬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样本书库搬迁中,以各个小类(类段)为单位统计相关数据,计算出该类的架位分配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架位安排,从而使架位的分配、预留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5.
架阁库制度于宋代正式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具备了现代档案管理室的运作与管理模式,本文就将对宋代架阁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宋代架阁库的建立,是我国档案事业史上一项壮举,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档案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架阁库制度被后代所沿袭,也是我国近现代机关档案室的主要雏形。它的设立,是宋代档案工作在档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志,也为后来档案工作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王金玉是颇有功力的档案史学家,他一生孜孜不倦,专心研读古籍,深入挖掘史料,不仅为中国档案史纠偏,还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开创了档案断代史研究的先河,丰富了中国档案史的研究成果。王金玉所著的《宋代档案管理研究》一书,首开我国档案史朝代专史研究的先河,其中对"千丈架阁法"错讹的纠正以及对古代档案机构、档案官员和档案思想等的详细考证,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档案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我馆开架借阅中防止图书错架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下治理乱架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藏阅借一体服务模式下,开架书库乱架突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剖析,提出了管理、治理的对策。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1.
12.
适应高校学科建设需要改进传统资源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资源的查检效率对日益发展的高校学科建设的制约现状,探讨了基于学科建设所需的研究型文献资源,其建设、组织以及管理,如何体现特色性和专业性。针对高校学科建设对研究型文献资源的特殊需求,提出了“建立特色架位”这一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韦占彬 《兰台世界》2007,(6X):60-61
本文论述了明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浅议开架书库乱架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18.
大家知识,直接按照索书号顺架,既费脑费眼又费力费时,连续顺号几分钟就会头昏眼花.而在开架阅览室,问题更为突出.这种顺架方式不仅速度慢且极易出错.为了提高顺架效率减少错架,我们摸索出了几条简单、有效、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从工作实践出发,对本馆“存架”和“开架”两种借阅体制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总结了实践工作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搬迁为例,介绍了利用ItasⅡ图书馆管理系统导出图书馆所有纸质图书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确定新馆藏书的架位情况.该图书馆利用这种馆藏纸质图书架位合理测算方法,对新馆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保证了图书搬迁工作及上架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