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们都是记者,访问过许多地方,采访了不少人,今天我先来采访你们好不好?你们今天可以发这么一条消息,题目就叫总书记采访了我们。行不行呀?”在场的三十来名港澳记者和其他同志都大笑起来。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四月九日上午在中南海会见港澳记者时的一个场面。这些港澳记者是来京采访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他们  相似文献   

2.
从3月3日全国政协开幕到3月16日的总理记者会,2016年的全国“两会”经过14天的紧凑日程圆满落下帷幕。本刊记者从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了解到,今年有32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两会”。其中,境内记者有1900多人,港澳台记者有360多人,外国记者有1000多人。“两会”期间,共举办了15场记者会。本刊特派3名记者深入“两会”现场,从文化传媒角度为读者呈现记者眼中的“两会”特色。  相似文献   

3.
党小学 《青年记者》2017,(18):55-56
全国两会报道,对于一名记者来说,每一次上会采访都是一场新闻战斗;对于一家媒体来说,每一次会议报道都是“求新求变”的创新实践.唐代诗人刘希夷有诗句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表达了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赏花人却不相同的意境.笔者以为,两会“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会议主题尽管千变万化,却主要体现在两大类别、三大主题之上,可简称为“2+3”.  相似文献   

4.
年年开“两会”,首都各新闻单位都派记者采访。为了交流经验,以利今后更好地搞好“两会”摄影报道,本刊邀请首都部分参加“两会”摄影报道的记者进行了座谈。本刊副总编辑胡颖主持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当我胸前挂着记者证,得意地走进人民大会堂,在几个门卫审视的目光下昂然进入东大厅时,我感到轻松极了,再不用眼馋别人有这样的权利了。”——这是南方一位晚报记者到达北京后发回编辑部稿件中的一段话,它是第一次获准参加“两会”报道的几十名地方记者的心情的真实写照。然而,在与人力、物力及经验等各方面都得天独厚的首都新闻机构的同行们竞争了几天之后,这位记者又发出了另一番感叹:“我们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实在太大,不过收获也很大。这次进京采访,总的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滋味”有酸,有苦,有涩,更有甜……“所有的本事都使出来了弦当云南《春城晚报》记者王达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玳琨从  相似文献   

6.
我是中新社记者,“两会”期间主要搞对外报道。会前,我看到,在北京饭店,来自港澳地区的记者包了十六、十七两层楼,这些记者所在的报社都派出二三名干将前来采访,不仅每个房间都配备了文传机,有的还带来了图片传真机。 240多名海外记者前来报道“两会”,一方面扩大了“两会”的影响,宣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也给国内的对外宣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对外报道稿件不能在这种竞争下挤入港台海外报刊,海外舆论完全没有我们的声音的话,  相似文献   

7.
谁选择谁     
一宪 《传媒》2003,(4):23-23
凭敏感寻找新闻素材,选择报道对象,是记者的职责,天经地义。但在本次两会报道中,代表找记者采访的事却屡见不鲜。记者前来看采访题目,不是向记者介绍“我市通信发展战略”,就是要记者写一写“我省电力事业”。弄得一些记者哭笑不得,把这些题目称作地方行业领导的“家务事”。  相似文献   

8.
“两会”上的香港记者周燕群,翟跃文采访今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的记者里,有183名港澳台记者,约占记者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强。其中来自31家新闻机构的香港记者139名,他们是“两会”搭起的新闻大舞台上一支活跃的力量。我们在采访的空隙...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当记者,工作环境远不如国内,经常受到驻在国各种复杂的甚至意想不到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为了采写一条看来是普普通通的新闻,有时却要你使尽浑身解数、急出一身大汗,才能完成任务。在国内当记者,一般来说,采访对象都是“自己人”,凡事好商量,一次采访不行,可以两次三次。要到什么地方去,要看什么企业、设施,找什么人谈话,相当自由,如果遇到政府发表重要文件,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一般可以提前拿到文件和讲话稿,采写新闻比较从容。但在国外采访就不同了,作为一名常驻“外国记者”,处处“享受”的是外国人的待遇。记者活动要服从驻  相似文献   

10.
贾忱扬 《传媒》2022,(4):64-66
<正>全媒体时代采访工作如何创新?这是全媒体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全媒型记者的内在要求。为此,新闻记者在全媒采访上不断作出尝试和创新,推出了一批创新方式。尤其是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为适应疫情防控需求,会期、议程及采访方式等都有所调整。根据要求,各大媒体纷纷创新采访形式,采用了云采访、视频采访等诸多新技术报道全国两会,使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的采访别具一番特色。  相似文献   

11.
作为陕西日报记者,我连续五年随陕西“两会”代表团赴京采访,亲历全国“两会”新闻战,可谓是“惊心动魄”,那种紧张激烈的“高速连轴运转”,常常令我在每次大会结束后好多天还缓不过劲来。 回想静思,在每次“两会”间的十几天里,我平均每次接待来陕西代表团采访的国内外记者都在三百多人次以上,其次还加班向陕报写新闻稿二十篇左右。尤其是今年会上涌起的西部大开发热,陕西代表团成为众多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来团采访的各路记者达六百多人次,陕西代表被采访的报刊、电台、电视台频频刊播,形成“西部热”带来宣传“陕西热”…  相似文献   

12.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山东的主流媒体多年来高度重视“两会”的新闻报道,今年我们经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和扎实推进,圆满出色地完成了全国“两会”的采访报道任务,打了一场漂亮的“声音新闻大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分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是完成采访任务的前提。每年全国“两会”,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都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精锐采访组赴京采访,今年更是全力以赴,副台长潘士强带队,配备了3名年轻时政记者,为完成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细致分工、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1日至14日,是我连续第三次采访全国“两会”。这一次与前两次都不同:前两次我是单纯采访政协会,而这一次,则是兼顾。重庆晨报4名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中,3名是文字记者。按照分工安排,我的同事赵君辉和谢夷,分别采访人代会和政协会。我呢,两边跑。  相似文献   

14.
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采访的中外记者达1400多名,为历次“两会”之最。今年“两会”之所以如此吸引记者,不仅在于是一次换届的会,还在于这是党的十四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为举国上下所关注。加之,这次会议举办“新闻报道奖”,也吊起了记者们的胃口。因此,“两会”对新闻记者们来说是一次“全国写稿锦标赛”,而为了成为参赛的佼佼者,各路记者竞相亮出奇招、绝招,展开激烈的“新闻大战”。“两会”期间,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新闻中心,还是代表、委员住所,随处可见记者们步履匆匆采访的身影。如某位记者物色到一位采访对象,刚进行采访就有同行围拢过来。还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七八个话筒同时伸到某个被采访者面前,照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各省、市代表团的随团记者也不甘示弱,充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记者到陕西代表团集体讨论会现场采访,有的代表说方言听不懂,正为难时,三秦都市报的随团记者自愿给大家当起翻译来。在他的帮助下,记者们都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当大家向他表示感谢时,他有点腼腆地笑着说:“为了报道两会,我们走到一起来了,大家既竞争又合作,这才叫做‘和谐’啊!”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新华社首次利用电脑发稿系统,从建在人民大会堂内的发稿中心直接播发新闻。 1988年地方记者首次进京报道“两会”。 1988年经济日报首创两会电话专线,让普通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参政议政。 1991年台湾记者首次采访两会。 199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采用滚动发稿形式播发两会新闻。 1993年两会新闻中心共举办23场新闻发布会,为历年中最多的一次。 1993年起各代表团正式设立新闻联络员,协助记者搞  相似文献   

17.
有人认为采访“两会”的记者总结出三大必备动作:跑、堵、抢。但笔者认为,这还远远不够,采访“两会”是对记者意志、品质、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核。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全国两会究竟有多少记者在采访?估计全国人大、政协的发言人都很难说清楚。记者们有交叉的,有外围的,有专门跟团的,有临时跑会的。综合各种数据,参与今年全国两会采访报道的记者估计有近6000人。在近10天的新闻大战中,记者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有很多火花四溅的精彩时刻,也有“乌龙”狂出的搞笑瞬间。  相似文献   

19.
当记者十多年,其间被一些部门和单位“请去”采访的机会不算少。但如果不用心,这种采访往往“访”不到记者想要的东西,因为采访对象提供给你的全是那个部门和单位的日常工作,新闻被“工作”的面纱掩盖起来了。让你感到左右为难的是:不写吧,觉得对不住人家真诚的邀请,又个自时间长了成为“不受欢迎的记者”;写吧,肯定就是一篇歌功颂德式的表扬稿。先不说拿到编辑那里不好发表,就是发表了,也显着记者没水平。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0.
让出人才和出好报形成良性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让年轻人迅速成才,为了让更多的名记者、名编辑脱颖而出,近年来,我们南方日报从各方面为编辑、记者提供机会,提供合适的土壤,提供足够的空间,并细心栽培。以新兵排奇阵──“两会”报道出彩 ──在全国“两会”等新闻竞争中,南方日报经常派出新兵。他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打敢冲,出色地完成报社交给的重大任务,常常被同行惊呼为“南方奇兵”。以新兵排奇阵,次次换新人,成了南方日报多年来既练兵又制胜的重要一招。 1993年,全国“两会”第一次允许地方新闻单位派记者随团采访。本报一位年轻记者坦然承认他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