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墨菲是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后期她介入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政治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拓展了<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走向一种激进的民主政治>中关于"政治先于社会"的命题,强调冲突与对抗是现代政治的本质特征.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多元主义激进民主,既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策略,又是超越政治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政治纲领.  相似文献   

2.
政治哲学现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政治哲学在当代中西方政治生活境域中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从政治哲学复兴的原因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是西方实证主义、行为主义破产的理论诉求,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现实必然;从思想渊源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是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一脉传承,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从当代中西方政治哲学的价值立场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追求的是形式正义,当代中国政治学追求的是实质正义;从当代中西方政治哲学的风格特色来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侧重于微观分析,并占据世界政治哲学的主导地位,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侧重于宏观把握,对西方政治哲学具有一定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和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日益深化,由此而引起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思考,使得人们不能不重视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研究。文章主要对邓小平政治哲学研究状况的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邓小平政治哲学探索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视阈中的政治合法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里,民主政治为反思政治权力合法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本文分析了评价政治合法性之"合法"的经验主义、规范主义、功利主义三个标准,以此为分析框架,认为现代社会里,支持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资源可概括为政治权力的产生及运行规则合法性、价值体系合法性、政治公共产品供给合法性三个方面.任何一项合法性资源都不足以支撑现代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现代政府应高度重视合法性资源的整合,才会使其国家治理的水平更高,相应地,权力更合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理论界,对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新自由主义,人们已不再陌生,特别是随着约翰.罗尔斯(正义论)译著的问世,在政治哲学和伦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陆学人结合当代中国的“问题”背景给予了持久而热烈的讨论。其中,以麦金泰尔、沃尔泽、桑德尔、泰勒等人为代表的社群主义理论多被援引,成为讨伐新自由主义的手中利刃,甚至有人声称新自由主义已陷入困境,社群主义代表了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未来走向。本文试从社群主义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和理论诉求着手,结合目前西方理论界的现状、中国学人的特有心态,对这一误会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当代政治哲学对规范性的研究方法存在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二元对立。政治问题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的趋势凸显,争论双方的内在缺陷导致了政治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偏离。由此,语境之于规范性政治理论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政治哲学中的语境论围绕着正义理论的建构、抽象原则的解读、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等问题展开,吸收并综合各方的优势,克服它们的不足,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和了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二元对立,疏解事实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张力为政治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政治哲学是政治学和哲学的交叉学科,其基本范畴包括政治价值、政治国家观和政治理想。政治民主、政治稳定、“四项基本原则”、“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的政治价值观;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多党合作”是邓小平的政治国家观;政治体制改革、制度建设是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贯穿在邓小平的这些政治哲学基本范畴中的灵魂是发展主义,其政治哲学思想从本质上说是发展主义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8.
密尔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在继承、修正与发展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建构了"密尔式的功利主义",为其政治哲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其对自由的深刻阐释与解读,凸现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特色。此外,代议制政府是密尔对政治模式的理想追求,且对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有着极大的推动与影响。在当代,对其政治哲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对于公民资格的概念涵义,围绕公民资格的主体、资格的内容和公民生活的政治体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公民资格议题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话语,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是其理论自身的魅力和逻辑演进的结果。公民资格理论研究的主要论题在论辩的两个阶段不同,从而形成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多元主义、后现代公民资格理论等不同流派。  相似文献   

10.
在东西方都不可避免的现代性危机中,人们将视野开始转向非理性的"身体"。在现代性背景下,可以身体为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本质。在中国古代,君的统治合法性来自于天,君作为天的代理来管理国家,而具体的政治管理则是由君与臣共同执行的,所以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展现的就是君的身体与天、臣、国三者同构性的图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诉求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政治哲学以实践思维方式颠倒了自柏拉图以来的传统西方政治哲学,这种颠倒基于政治实践的价值批判,始终指向人的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与传统西方政治哲学以人性假设为思辨起点不同,马克思政治哲学得益于哲学-人学变革,以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为契机,通过政治经济学视域的哲学批判、共产主义理论的确立及人类学研究,马克思将政治哲学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汲取西方政治哲学的精华,生发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时代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古希腊罗马的自由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罗马自由政治哲学是孕育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母体。通过对古希腊罗马自由政治哲学的自由、民主、正义、国家等理论的梳理与分析,力图展示古希腊罗马自由政治哲学的特点及其内在矛盾,阐明古希腊罗马自由政治哲学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并从社会现实基础与哲学思维范式角度扼要评析古希腊罗马自由政治哲学的成因,揭示其与自由主义的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尼采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尼采关于艺术、宗教、道德的著作中概括出他的政治哲学思想,指出尼采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反德意志民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反民主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女权主义,并且指出,尼采的政治哲学观点都是以超人哲学和反基督教学说为根据的。论文纠正了对尼采政治观点的某些错误理解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Williams)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英国时报》称其为“他那个时代最有才华、最重要的英国哲学家”。与对罗尔斯、德沃金等人的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于威廉姆斯的哲学研究显然很不充分。就政治哲学而言,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代西方学者正热衷于罗尔斯等哲学家的思想,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观体现为政治行为的有序性、多元主义共识的包容性、社会关系的伦理协调性等方面。它是政治伦理的基本范畴,是一种肯定性的价值判断,是政治活动的一种“善”,体现了政治主体的价值目标和政治理想。但这种政治理想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持久增升的价值期待。  相似文献   

16.
当代学术界对麦金太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和他的道德哲学,而较少关注他对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批判。实际上麦金太尔的政治合法性思想植根于亚里士多德传统,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关于现代国家道德层面上的政治合法性争论的背景下,麦金太尔探讨政治合法性问题时独树一帜,而他对现代政治所持的批判立场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哲学与邓小平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邓小平政治哲学,一方面要考虑到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政治哲学的学科定位、内涵、研究对象等,同时还要结合邓小平政治哲学的自身特点,这样才能把握邓小平政治哲学的内涵、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建构邓小平政治哲学,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西方启蒙时期开始,政治理论家们便将同意作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从古典社会契约论者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前国家的自然状态中,人们是通过同意授权统治者,赋予其进行统治的权利,使其对政治权力的行使具有了合法性。但是同意理论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譬如洛克《政府论》中的默认同意难题;再如在当代社会,面对大而复杂的共同体,古典社会契约论中的同意虽然在证成国家建立的合法性中具有吸引力,但是难以满足对于后续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实际论证,于是发展出崭新的同意概念,即将民主程序中的投票或参与等同于同意。本文要论证的就是这些新的尝试都是不成功的,政治合法性的来源最终从同意转向了公共理由。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是当代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两个学派。当代政治哲学有着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自古希腊以来,政治哲学就是西方思想理论的重镇。自从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后,当代西方形成了对于政治哲学研究的热潮。对于当代政治哲学的诸多问题的争论,由于其理论视域与方法论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两大阵营。两大学派在有关自我、共同体、正当与善、正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配正义等方面的争论,可看作是当代政治哲学在其基本倾向上的全面展开,这些论题构成了当代政治哲学的基本论题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本质上是哲学主宰下的革命实践,因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施特劳斯所言的意义上的现代政治哲学.哲学的政治化导致了马克思对于政治实践本身的遗忘,因而将政治从哲学的主宰下解放出来,使之回归到真正的政治实践本身,使实践成为政治之本,是马克思的本真的实践概念的根本要求.去哲学化的政治实践的真实含义当为程序主义的民主政治,我国应当在这种政治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