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战 斧”式巡航导弹刺破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夜空 ,全世界各国媒体间的新闻大战的序幕也由此拉开。伊拉克战争爆发后 ,各国媒体对这一重大事件立刻作出快速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讲 ,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不亚于伊拉克战争 ,只是激烈的方式不同而已。在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 ,我们发现许多家报纸的版面变了 ,特别是报纸的头版 ,“封面化现象”越加表现的明朗化了。好多报纸的头版除标题、导读外 ,只有一幅放大了的图片。杂志“封面化现象”给受众带来的是直观、强烈、真实、可信的感受 ,特别是今天的读图时代 ,报纸头版的“脸面”变得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2.
马扬 《军事记者》2003,(8):39-39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和产业的飞速发展,报纸也变得越来越好看了,包装也变得越来越讲究。以日报为主体的机关报逐步形成了日报风格,以晚报为主体的报纸逐步形成了晚报的风格,以都市报为主体的报纸逐步形成了都市报的风格,而经济、体育、娱乐等“行业”报纸也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风格。抛开报纸版面的风格划分,不管是传统的报纸,还是新办的报纸,都有许多共性的追求。也就是说,无论哪种报纸的版面风格,都在努力遵循能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原则。版面风格无论属于什么流派,都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统与时…  相似文献   

3.
在媒体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传统的信息载体——报纸,也变得越来越厚。许多报纸由过去的四版、八版,变成现在的十几版,几十版,报纸变厚渐成一种趋势。所以,有人预言,我国报业已经进入“厚报时代”。头版是一份报纸的开始,也是读者阅读的起点。对于一份报纸而言,其竞争力、获取读者的注意力首先取决于头版。尤其在如今这样的“厚报时代”,要想使  相似文献   

4.
王仆 《新闻界》2000,(6):48-48
什么是策划 ?策划者,谋划、筹划也。而新闻策划,顾名思义就是新闻媒体对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重大新闻如何报道作事前的谋划,从而使新闻价值和宣传效果得以充分体现。   新闻策划之所以越来越为媒体所重视,究其缘由,乃在于媒体间日趋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使然。   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要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其实是个老话题,喊了多少年,也作了许多尝试,这从各家报纸尤其是党报竞相扩版、改版,增设“周末版”、“星期刊”等举措中可见一斑。   那么,以可读性为基本要求的“星期刊”要想吸引读…  相似文献   

5.
范玲 《新闻传播》2004,(10):34-35
新千年伊始,在国内报界掀起的新一轮改版浪潮中,“瘦报”是突出的特点之一。随着《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改成“瘦报”,各地的党报和都市报也纷纷“瘦身”以迎合这一潮流。  相似文献   

6.
报纸改革大潮扑面,不少报纸内容和表现形式的革新都使读者耳目一新。一些纸质媒体通过不断的改版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扩版”热潮,旷日持久,使得一些报纸变得越来越厚,被人戏称为“本儿报”。“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7.
作为传媒业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报纸版面改革,这两年出现喜人趋势。“瘦身”报纸、“水平式”编排等等,既是版面编排新理念形成的标志,也是改革创新的实实在在成果。 改革创新是保证新闻事业紧扣时代脉搏的永恒主题。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大力提倡和支持改革创新。这一点不  相似文献   

8.
郑勇 《新闻实践》2010,(10):F0002-F0002
在现代版式设计编排中,标题“进化”为版面的“眼睛”。如何让标题动起来,是使版面变得神采奕奕的一个方法,颇能考验版面编辑或设计者的功底。  相似文献   

9.
齐传发 《新闻前哨》2000,(11):40-41
编排版面是一门艺术,近几年的全国好新闻评选、全国广播电视报优稿评选都设了版面奖。这充分说明报界对编排质量的肯定和重视。既然编排是一门艺术,就有指导这门艺术的美学原则,就有深入探讨研究的必要。现根据自己多年办报的实践,以及向同行学习所得的体会,用“得体、和谐、多采”六字略述我所认识的编排艺术的指导原则,以求教于同行。得体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是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编辑在构思一个版面时,不能脱离其内容而单纯追求形式美,应该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强调编排的艺术形式。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没有一件艺术…  相似文献   

10.
要闻版是党报的旗帜、龙头,也是党报的脸面、窗口,读者透过这里可看到一张报纸的导向、风格及品位。办好党报要闻版,在稿件编排上需把握好大与小、正与反、内与外、文与图的辩证关系。大与小作为一张党报,最大的任务就是突出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也是要闻版的中心议题。因此,要闻版首先要从“大”处着眼。所谓大,一是选题大。要闻版稿件必须是“最重要”的新闻。一方面,通过生动感人的新闻事实,宣传党的路线、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的媒体发展趋势中,传统电视节目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电视节目编排效果也变得尤为重要。电视台工作人员必须要紧随时代潮流,重视对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电视节目编排的意义,提出新时期电视节目编排工作的具体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标志着我们跨入一个新时代,新闻报道也不例外.就连央视名牌栏目《新闻联播》也在不断尝试“变脸”,节目风格比过去轻快了许多,权威中不失灵动,庄重中不乏亲切.不少地方台的“新闻联播”,也一改过去的陈旧僵化模式,更加注重形式与内容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业由“各安其位,各尽其职”的发展格局过渡到“竞争”时代。1000家电台,2200多份报纸、8000家杂志,3000多家电视台,加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传媒业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时代,任何传媒  相似文献   

14.
时评热的思考——晚报新闻时评版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全国报纸出现了一股“时评热”,各家报纸纷纷拿出一定的版面空间给时评。一些晚报类报纸在注重深层次开发社会新闻的同时,也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时评的作用。《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南方都市报》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也比较有成绩。  相似文献   

15.
范玲 《新闻采编》2004,(2):10-11
新千年伊始,在国内报界掀起的新一轮改版浪潮中,“瘦报”是突出的特点之一。随着《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等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改成“瘦报”,各地的党报和都市报也纷纷“瘦身”以迎合这一潮流。  相似文献   

16.
变动     
朱雯  忻志伟 《新闻实践》2013,(4):I0004-I0004
变动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改变。也就是在版面编排中打破常规,不按常理“出牌”。如图一,美编在处理日本核泄漏专版时。一反常态。有意在版面中部用折线画了一个超大的流水状,将《毒水入海》这一主稿嵌入其中,标题部分黑反白,折线使用超粗黑。黑代表着“巨毒”。流水状一通到底,巧妙地将版面一分为二,仿佛是在形象地展示这股害人的毒水正在汹涌地渗入版面左右的“大海”中。仅仅是使用了线和块这两个最常规的元素,美编就轻松地实现了变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战斧”导弹撕开了巴格达的夜幕,同时也拉开了媒体之间的新闻大战。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国内外媒体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迅速作出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体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战争相差无几。在对战争爆发的报道中,报纸的版面,特别是头版,“封面化”的趋向十分明显。很多报纸的头版除了标题和导读外,只有一幅大照片。“封面现象”带来的这种“直观、强烈、省时、可信”的阅读效应,使报纸在读图时代的版面“表情”更加丰富,带给读者无比刺激的阅读快感、无限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多维立体的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18.
“战斧”导弹撕开了巴格达的夜幕 ,同时也拉开了媒体之间的新闻大战。伊拉克战争爆发后 ,国内外媒体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迅速作出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 ,媒体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战争相差无几。在对战争爆发的报道中 ,报纸的版面 ,特别是头版 ,“封面化”的趋向十分明显 ,很多报纸的头版除了标题和导读外 ,只有一幅大照片。“封面现象”带来的这种“直观、强烈、省时、可信”的阅读效应使报纸在读图时代的版面“表情”更加丰富 ,带给读者无比刺激的阅读快感、无限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多维立体的视觉享受。20日战争爆发当天 ,《青年参考》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版面编排 ,不仅要方便读者阅读新闻 ,还要吸引读者阅读新闻 ;不仅要吸引读者阅读标题 ,还要吸引读者阅读正文。从目前情况来看 ,读者对报上的标题大体都要浏览一下 ,而比较仔细地读正文的可能不很普遍。这种“标题读者现象”的出现 ,与报纸版面和大众传媒的增加有关 ,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关 ,与一些新闻的内容不够精彩也有关 ,但看来这些还不是全部原因。据观察 ,现在有一些新闻 ,上海不少报纸都登了 ,但登在《新闻晨报》上的 ,却往往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是什么道理呢 ?琢磨了好长时间 ,觉得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该报对这些新闻…  相似文献   

20.
当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像电视那样,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牵动着方方面面的生活,电视是对生活的放大,也是对生活的浓缩;电视是生活的艺术,更是艺术的生活。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反射到电视的屏幕上,就变得充满情趣。本来没有变化的自然,投射到电视的屏幕上,就显得活灵活现,电视是使“生活走向艺术”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