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献举 《新闻界》2007,(6):140-141
在博客传播过程中,传统意义上守门人的角色不存在,因此博客网站对博客作者发表的文字图片的控制能力较弱,其在博客侵权事件中只起着间接作用.但博客网站应履行提示、监管、协助、权利救济等义务,否则会导致与博客作者共同侵权,因此而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博客服务商在博客名誉侵权行为中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宜基于自然理性,首先应该遵从法律理性。法律理性强调博客服务商在博客侵权环节链中的特殊地位,体现法律正义精神,服务商应承担较为苛刻的注意义务。因为博客监管的条件限制因素而减让服务商的法律责任,不利于法律引导博客传播秩序。博客服务商承担责任的限度应以满足“应当意味着能够”基本法则为宜,区别对待博客服务商在侮辱和诽谤两种不同侵权方式中的合理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3.
博客传播侵权法律责任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春江 《编辑之友》2011,(6):101-104
博客侵权案件的不断增多,引起了人们对博客侵权法律责任问题的关注,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把握博客侵权法律责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博客侵权责任主体有哪些?博客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哪些?博客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有哪些?博  相似文献   

4.
随着博客的兴起,因博客所引发的侵权问题也日益增多。仅2006年,与博客名誉侵权相关的诉讼就有多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案”的陈堂发诉中国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案。该案已于当年8月2日宣判,判决被告在中国博客网首页向原告陈堂发刊登致歉声明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0元。此案的判决,对规范博客网站的运营意义重大。然而,有些学者就博客名誉侵权纠纷中博客网是否应承担责任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如有学者认为博客侵害名誉权真正的被告应当是博客的作者,而不是博客网。①笔者认为,虽然博客作者在博客侵权中应负主要责任,但由于博客的匿名性,使得博客作者难觅踪迹,而博客网作为博客的管理者和载体,在博客侵权案中是应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  相似文献   

5.
博客著作权法律问题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媒体和交流方式,博客在促进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著作权法律问题.本文探讨了博客著作权的构成要素,阐明了博客著作权限制的合理性及其方式,并对典型的博客著作权侵权行为及责任承担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李慧 《新闻窗》2011,(3):68-68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博客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参与性、互动性,使得博客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场所。博客的存在最终是达到一种思想和信息的共享。博客以传播主体为界点可以分为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近年来,草根博客的"狂热",是否就意味着名人博客的"淡化"?事实上从网络博客发展的表象来看,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在博客领域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7.
王华 《新闻爱好者》2007,(12):66-67
博客,是一种以日志的形式频繁更新的、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博客的内容崇尚个性,体裁十分广泛,有新闻报道、诗歌、散文、小说、日记、歌曲、视频和照片等。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当博客承担了传播新闻信息、报道新闻事件、评述新闻事件的时候,博客新闻也就由此产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博客侵权主体的责任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管理博客必须明确认定博客侵权主体责任.网站在博客侵权中承担消极审查义务,一般应予免责,但对那些屡次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的博客视而不见,网站则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博主因黑客入侵改写博客内容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如不能充分举证,应承担侵权责任;名人请人代写博客而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应承担侵权责任."扒客"作为特殊传播主体,转载或链接他人博客而导致侵权,主要承担及时更正和道歉的责任,但未经允许,侵犯他人著作权,擅自改动原博客内容或转载侮辱性言论博客,则应承担侵害名誉权责任.  相似文献   

9.
论博客的网络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龙 《新闻知识》2006,(10):70-72
近年来,在博客的快速增长改变网络生态的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对于博客的称呼乃至博客网络存在状态等一些基本的问题还缺少系统性的研究,而这些研究将成为博客现象深入研究的基础。这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博客,目前还没有一种严格的学术角度的定义,大多是对于博客这种事物的一种描述。基本上将博客看作是一种技术层面的网络存在物,有的认为是网站、网页;有的看作是一种新兴的媒体;有的看作是一种个人日记;有的看作是一种网络出版方式。在使用博客的文章中和现实的称呼中,国内对于博客到底是指一类人、一种网络行为还是网…  相似文献   

10.
从"博客元年"之争透视中国博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柳 《新闻知识》2006,(7):48-50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属于全球网络,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将属于博客。博客这个概念在2002年引入中国互联网界,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许多行业人士都认为它是小儿科,不值一提,但如今博客以其令人吃惊的速度改变了人们对它的看法。博客文化的异军突起,正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中国网络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运做及表达方式,博客已不仅仅是一种网络现象,从深层意义上说更是一种文化的诠释。一.中国博客发展历程2002年,博客开始引入中国,博客1.0时代拉开序幕,此时博客数量不足1万人。同年12月,闵大洪在《2002年回顾》中,将博客列入中国网络媒体5大…  相似文献   

11.
曹湛 《新闻采编》2010,(3):21-22,36
"博客"一词本来源于英语的音译,原文是blog,英语单词weblog就被人们意译成了"网络日志"。其实,两者基本上可以等同起来,而且目前已基本统一到"博客"一词上来。与E-mail,BBS等网络交流沟通方式相比,博客既具有网络传播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2.
“谢晋名誉侵权案”引发的博客侵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博客侵权案呈上升趋势,因其传播方式和博客监管主体、监管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使得现行法律法规难以规范和适用博客侵权出现的所有问题。随着谢晋名誉侵权案的公开审理,博客侵权中的法律困境再次暴露无遗,也引起了新闻学界和法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拟讨论博客侵权的三个关键问题。黑客入侵博客后的法律责任谢晋遗孀徐大雯诉宋祖德、刘信达名誉侵权案庭审中,宋的代理人拿不出一份证据,只声称博客上  相似文献   

13.
网络博客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本文认为博客文体确实存在,博客文体包含了网友评论、相关新闻链接等形式,是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文章结合一些最新出现的新闻现象,分析了博客文体的特点,以及博客文体的兴起给传统的新闻文体观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被称为是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甚至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2.0版应用”或“新闻媒体3.0”。但在这种对网络的乌托邦式想象中,博客的功能和意义被无限制地扩大,尤其是在资本力量的推动和一批网络/技术狂热主义者的吹捧下,使得博客似乎具有了改变世界和社会结构的力量。但这种倡导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理想的型构过程,加之少数网络技术精英的垄断式诱导,使得众多论者和博客写手都在理想中沉浸,而忘记了博客背后的技术社会因素,也忽略了人自身,而将所有的想象寄托于并不可靠的技术之上。博客…  相似文献   

15.
刘飞 《科技编辑研究》2006,18(3):162-166
网络博客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本文认为博客文体确实存在,博客文体包含了网友评论、相关新闻链接等形式,是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文章结合一些最新出现的新闻现象,分析了博客文体的特点,以及博客文体的兴起给传统的新闻文体观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新闻博客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晖  贾甲 《今传媒》2005,(6):53-53
“Blog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简称网志。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于美国。目前美国博客人气继续高涨,浏览量大幅上升,类别很多,比如战争博客、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群体博客、移动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等。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  相似文献   

17.
博客与新闻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 "博客"一词指代较为复杂。一是对应于英文名称we-blog,或简称blog,中文称为"网络日志",或简称"网志";也可作动词,特指相关的活动。一是对应于英文名称weblogger,或简称blogger,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通常我们将人们在网络上利用博客工具,创建博客网站,写网络  相似文献   

18.
刘飞 《出版科学》2007,15(2):80-80,75
网络博客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博客文体包含网友评论、相关新闻链接等多种形式.本文从个人化、立体化、平民化和交互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博客文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博客图书文化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义及特性 1.定义辨析 将网络上的博客资源转化到传统的纸质媒介上到底是"博客出版"还是"博客图书"?这是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 在笔者看来,"博客图书"是个更加贴切的定义,指将依托于网络平台的博客文本资源转化到传统纸质媒体上出版的图书,是新、旧出版方式的调和、互补与相互借鉴.而"博客出版"则隶属于"网络出版"的大概念之下,是网络出版的一种更加活跃的形式,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数字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异军突起,成为互联网最令人瞩目的亮点之一。有统计表明,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国内博客累计注册用户达到3300多万。还有文章称,2005年博客开始走向大众,踏上了全民博客的历程。日前,博客网董事长兼总裁方兴东先生就博客的发展谈了一些看法。方兴东说,博客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深度交流工具。在传统网站,网络论坛是以话题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