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PC到NC:传受关系深刻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0-60年代):“大型机时代”,以集中式计算、处理为主要的工作方式。 第二阶段(70-80年代):“个人机时代”,以分布式计算、处理为主要方式。 第三阶段(90年代——):“网络计算机时代”,以网络式计算、处理为主要的工作方式。 第一阶段,我们还很难将计算机与受众这个概念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一.上海信息港是在信息技术进入“以网络为核心的计算机时代”的背景下正式全面启动建设的。 大家知道,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脑诞生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美国IBM公司S/360、370大型计算机系统为代表产品的“集中式计算机时代”;第二阶段,是由来自不同厂商、种类繁多、不断更新换代的个人计算机系统为代表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机时代,即分布式计算机时代”;第三阶段,即现在,进入了以Internet国际计算机互  相似文献   

3.
新技术第五个发展周期:移动互联网 2010年年初,摩根斯坦利发布的一项报告称,“上世纪60年代是大型机时代,70年代是小型机时代,80年代是个人电脑时代,90年代是桌面互联网时代,本世纪将进入第五季,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第5个新技术发展周期.”  相似文献   

4.
建国57年来,“当代文学史”的教材建设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这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之初至“文革”。17年的实践逐渐梳理出了“中国新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奠定了“当代文学史”知识体系安身立命的历史坐标;第二阶段,“文革”十年。“当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一样,在浩劫中走过了一段极其相似的心路历程;第三阶段,1966-1985年。“当代文学史”在恢复中发展;第四阶段,1985年至今。1985年“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和1988-1989年“重写文学史”的讨论,较大地影响了“当代文学史”的学科理念,教…  相似文献   

5.
论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认为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阶段、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阶段和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阶段;对每个阶段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总结,指出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目前正向第三阶段发展,并呈现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辅助手段,以信息网格为平台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范以锦在《财经》第14期上撰文说,媒体的批评报道有三个重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50年代,是舆论监督的兴盛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全党开展反腐败斗争阶段,是舆论监督优良传统得以恢复并得到提升时期;第三个时期是网络等新的传播手段兴起时代,  相似文献   

7.
李莉 《中国广播》2008,(8):54-56
“创新”一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频频出现,成为“十七大”报告中的亮点,特别是在第二章中提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在第七章中强调”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创新,成为党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8.
在基于服务域划分的层次型数字图书馆网格服务发布结构基础上,提出面向用户的多阶段数字图书馆网格服务发现机制,利用“我的服务”阶段、主服务域→子服务域阶段、主服务域间转发阶段和根域→主服务域阶段完成服务发现。  相似文献   

9.
《文汇报》于1938年1月25日在上海创刊,至今已有67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孤岛”时期(1938年1月至1939年5月),奠定了以后的发展基础。第二阶段是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6日至1947年5月24日),从一张爱国抗日的报纸发展成为革命的、进步的报纸。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顺应“拨乱反正”的时代潮流,在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发出振聋发聩的  相似文献   

10.
1986年9月-198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考古队发掘了汉长安城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出土了6万多件骨签。其中刻有字的骨签5.7万件。1996年出版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中发表了部分“骨签”及其有关情况的报告,即第二节中的“七、骨签”和“第三节中央官署建筑遗址的时代与性质”(以下简称《报告》)。  相似文献   

11.
一、计算机发展历史的总结和展望1.发展趋势的回顾和总结回顾50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五十年代的计算机还属于逐个研制的“手工业生产”,自六十年代以来,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六十年代是大型机的年代:七十年代是小型机的年代;八十年代是微型机的年代;九十年代是网络 PC 的年代;到了廿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则进入INTERNET 后 PC 的年代。后 PC 时代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奖得主授奖时滞和获奖年龄的周期变化特征能够揭示世界顶尖科学家群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获奖年龄差异,以及获奖成果取得后的检验周期长短。文章以1901-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以及1969-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分析样本,通过划分6个时间周期阶段,计量分析每个周期阶段诺贝尔奖得主的年龄和授奖时滞分布及其周期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的年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形态,46-70岁诺贝尔奖得主比例较高,偏年轻和偏老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比例较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偏年轻化,25-45岁获奖者占25%;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偏老年化,25-45岁获奖者仅占2%。诺贝尔奖获奖难度越来越高,获奖年龄呈现出老龄化趋势,3个学科诺贝尔奖得主各周期阶段平均年龄从第Ⅰ阶段的55.4岁快速增长到第Ⅵ阶段的66.2岁;诺贝尔奖获奖年龄和授奖时滞较高且随时代发展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年龄和授奖时滞随时代发展上升速度最快,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平均授奖时滞最长,达到31.06年;博士阶段是培育诺贝尔奖得主的黄金时期,几乎所有诺贝尔奖得主最早获...  相似文献   

13.
陈刚 《新闻知识》2004,(1):18-19
第一代青年期刊:理想时代的冲锋号(50年代-60年代) 第二代青年期刊:启蒙时代的教科书(70年代-80年代) 第三代青年期刊:改革时代的望远镜(80年代-90年代) 第四代青年期刊:商品时代的消费品(90年代中期后)  相似文献   

14.
我国Internet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Internet的发展,经历了1994年开始的科研教育上网,1996年的百姓上网,到1999年的政府上网,2000年的企业上网。它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按其应用性质来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86~1993为第一个阶段,是电子邮件使用阶段;1994~1995为第二个阶段,是教育科研应用阶段;1996~1997为第三阶段,是商业应用阶段;1998~2000为第四阶段,是普及阶段。按时间顺序来分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为萌芽时期,第二阶段是初创时期,第三、第四阶段为发展时期。其中,第三阶段为低速发展时期,第四阶段为高速发展时期。一、电子邮件使用阶段:1986~1993这一…  相似文献   

15.
网格从g谈起     
《信息系统工程》2005,(8):62-62
OOracle10g中的“g”是指网格。注意,该网格不是学术领域和科学领域所普遍使用的无限制,无结构网格。Oracle10g中的“g”表示企业网格计算。在此情形下,网格表示由任何给定企业所限制的计算资源和IT资源。Oracle10g的目标是提高可管理性和总体响应性,同时通过使用商品计算组件(如刀片技术-可以在机架存储中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网格应用模型研究(Ⅱ)——网格监控与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检索模型中网格所要实现的功能,设计并构建了网格监控和网格调度.在数字图书馆网格应用中网格监控包括网格监视和网格管理.网格调度是网格资源管理的核心,它负责接收用户的作业请求,并选择适当的资源运行用户作业;建立了资源发现、系统选择和作业执行3个阶段的网格调度机制和网格服务功能.文章论述了WSRF工厂模式实现网格调度服务的关键步骤,即使用WSDL定义Web服务,根据WSDL文件生成Stub文件,用Java语言实现服务端网格服务、部署服务和客户端程序设计.实践证明,这种网格监控和调度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为向社会展示档案行业的精神风貌,宣传档案工作,增强档案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国家档案局决定开展“中国档案行业徽标”(以下简称“徽标”)征集评选活动。本次“徽标”征集评选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4月-10月31日为“徽标”设计方案征集申报阶段;第二阶段:2009年11月-12月为“徽标”设计方案评选阶段;第三阶段:2010年1月为获奖“徽标”设计方案公布和颁奖阶段。获得金奖的“徽标”设计方案将收入中央档案馆永久保存,并颁发中央档案馆收藏证书,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外新史”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 9791 983)是观念更新阶段 ,其特点是对西方新闻理论由完全彻底的批判转变为批判性地引进、批判性地介绍 ,研究范围有所扩大 ,但传统的思维方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产生着影响。第二阶段 (1 984~ 1 989)是大量引进、介绍阶段 ,其特点是由批判性引进、介绍转变为介绍多于批判 ,评价较为客观了。第三阶段 (90年代 )是理论渐趋成熟阶段 ,其特点是在引进、借鉴的基础上努力寻求符合中国实际的新闻传播学发展的道路 ,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伴随着三个阶段 ,“外新史”研究实现了四个转变 ,即从全盘否定到部分肯定的转变 ;从纯意识形态到学科研究的转变 ;对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逐步廓清了一些理论问题。“外新史”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对国外情况的了解仍然太少 ;第二、实践超前 ,理论研究滞后 ;第三、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流派 ;第四、新闻教育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9.
张立勤 《青年记者》2007,(17):15-16
美国电子出版预言家罗杰·菲德勒曾将人类传播体系的媒介形态大变化划分为三阶段:第一次是口头语言的兴起促使早期广播领域的出现;第二次是书面语言的产生催化了印刷时代的到来,报纸由此诞生;第三次是电在传播中的应用和数字语言的出现,使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化和扩展以惊人的速率在加速。  相似文献   

20.
<2006中国报业发展报告>中这样论述:"中国报业的几次增长周期分别为1990-1993;1994-1999;2000-2004,其中2000-2004年是最为强劲的一波.在前三次周期性增长中,晚报都市类报纸都是重要的拉动力量……在即将到来的第四个增长周期中,以数量扩张为主要增长方式的中心城市都市报,将难以成为第四增长周期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