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壮大,以创业型小公司的湮灭为代价,这种资源性垄断对IT产业的更新换代无益"中国为什么没有Instagram?"当中国首例互联网行业垄断诉讼案2012年4月18日如期开庭时,中国互联网的创业者们反思的却是这个问题。截至今日,尽管有40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可是中国的网络世界却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2006年之后,中国互联网界再无新的网络公司真正创业成功。而Instagram,这款两位斯坦福毕业生创造的个性照片分享应用程序,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便从苹果智能手机上的一款免费产品,变成社交帝国"脸书网"10亿美元的一桩天价收购。但是这则硅谷新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记者》2012,(1):61
《人民日报》"新兴媒体"版和人民网研究院日前联合发布"2011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一、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提出,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促进网络文化大发展、大  相似文献   

3.
谢湖伟  刘旺喜 《传媒》2013,(1):62-64
2012年是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一年.据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2012广东互联网大会上透露,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5.5亿人.据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0.2%,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甚多.这一年,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更加明显,"水泥+鼠标"已成为互联网融合、改造实体经济的新趋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2336亿元,第二季度为2684亿元,第三季度达2943亿元,同比增长均在40%左右,"双11"的网络促销更是创造了中国网络购物的记录.2012年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随着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和使用的普及,手机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微信为标志的各种移动产品应用璀璨夺目.本文将用9组数字来盘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012年.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公众阅读方式的深刻变化,期刊业面临种种挑战,一些行业性期刊因所属行业管理体制的变革,面临更大的冲击.但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行业性期刊与所属行业之间的密切关系成为其转型发展的潜在优势.本文从"媒体间融合"与"媒体和产业融合"两个层面,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行业性期刊的转型策略:一是通过"+互联网",将单一纸质期刊转型为以互联网形态主导的行业"垂直型"媒体群,极大增强自身影响力,通过"注意力经济"获得效益;二是通过"互联网+",与所属行业深度融合产生"乘数效应",分享行业转型带来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5.
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是中国网络舆论继续活跃的一年.以重庆征地拆迁"钉子户"事件和山西"黑砖窑"事件为代表,网民对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踊跃发表意见,形成了若干轮较大规模、较强力度的网络舆论,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2007年也是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舆情的引导工作趋于稳健和有序的一年.中央政府要求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不少地方政府开始重视互联网反映出的社情民意,在网络舆情的应对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本文将扫描200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重大话题,从中透视本年度中国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演变趋势,分析政府处理互联网舆情的得失.  相似文献   

6.
龚险峰 《出版广角》2021,(14):72-74
文章从"互联网+广播"视阈出发,通过对国内部分广播电台网络发展与转型的历史线性梳理,归纳国内广播电台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三种扩张模式,着力探讨国内广播电台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为中国广播业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曾妍 《今传媒》2017,25(10)
新常态下互联网行业以其独特的优势不断发挥着驱动和引领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还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战略措施.技术和政策的双重变革影响和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模式和途径.网络亚文化作为依托互联网的新生代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寻求生存与发展,寻求与主流文化共同唱响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互联网+"环境的特性入手,归纳分析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着力探索其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8.
"宽带中国"战略将从根本上解决网速低下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新媒体的创新发展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新媒体需要搭上"宽带中国"的动车,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早在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题的各类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包括三网融合、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宽带通信、移动智能终端、绿色通信等就已被展示出来。但是,所有这些新技术、新成果都受制于网络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李洁  杨木生 《出版广角》2016,(23):60-62
"互联网+"的兴起、发展与普及,给中国的政治生态、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网络空间治理体制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和网络安全技术不发达等问题,对政府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的问题日益突出,党和政府对网络空间治理也愈发重视.网络空间的治理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并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文章总结并分析"互联网+"下的网络空间治理出现的问题,旨在寻找创新型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战略"已经全面提出,"互联网+"时代教育不仅是网络及教育接入互联网进行简单的沟通行为,而且是转型、开放、整合的"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的新思路,这种新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让教育熠熠生辉.从教育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对于教育界来说是创新教育新思路和新模式的一个全新的可应用领域和平台.随着互联网环境的全面覆盖,传统的教育理念势必面临转型和创新发展.这种改变不仅仅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走向,更为社会价值的创造和经济效益的突破做出突出贡献.因此,在这种社会发展大方向的推动之下,互联网企业与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是有着光明前景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监管"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的最新动态,对于提高行政监管力度与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络调查法和电话访谈法,了解我国中央层面与地方层面"互联网+档案行政监管"的实施现状,借鉴市场、生态环境、金融和财政等部门"互联网+监管"的创新性举措与成功经验,从法律法规、治理模式、监管内涵、档案信息体系和数字赋能等5个层面,为推进"互联网+档案行政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给我感觉,或者说中国创新的环境相比一两年前成熟了很多。"动点科技主编卢刚在"2012CHINABANG互联网创新年会暨颁奖典礼"的开幕词上说到。确实,2011年的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就像是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看到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在新闻传播界和人文社科界有重要影响的六份学术期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六份期刊1994年-2011年间发表的有关互联网研究的文章进行了实证研究,对18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互联网研究的发展变化轨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研究发现:互联网学术研究的状况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对互联网的研究日益理性和规范;互联网研究的国际化视野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14.
虽然新年钟声让我们一下就步入了2007年,但2006年12月26日因为地震而“肝肠寸断”的中国互联网依旧在隐隐作痛。上不了.com、聊不上MSN……在地震的那一时刻,中国近1、2亿的互联网用户如同被人挑了筋脉,瞬间停摆。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突然瘫痪,电信、商务交易、股市、金融等方面信息不畅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在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正日益提升,本文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调查数据,描绘了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并探寻了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两个主要因素:工具层面/心理层面的瓦联网使用和网络社会交往.研究结果表明:一,网民们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比较低;二,上网时间、网络政治信息接触、社会列络规模、网络社区归属感、开放的人际讨论模式均对网络政治参与有着积极影响.这说明公民的政治冷漠在网络中也得到了体现,但随着公众对互联网应用和互联网社会交往的熟稔和认同,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重要性将凸显.  相似文献   

16.
每天出门上班前,我们往往会检查一下需要随身携带的三样东西:钥匙、钱包和手机.目前全球有67亿人,只有12亿台电脑,而手机用户已经超过50亿.随着新一轮移动互联网技术浪潮的到来,手机和平板电脑,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桌面电脑,越来越成为年轻人青睐的上网工具.在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0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占网民总数的66.2%,比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这些数字意味着,一个新的传播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继续高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大幅度增长,远远超过中国网民的增长幅度。手机网民数量首次超过PC机网民数量,预示着移动网民将继续大幅增长,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与空间异常广阔。这一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看点与亮点多体现在移动网络方面。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年,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正能量更加巨大,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本文基于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数据库统计数据,对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网络舆情热点进行监测与分析,试图从舆论平台、舆论主体和舆论话题等多个侧面,对2014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解析,进而对未来的中国网络舆论场发展态势做出客观研判。  相似文献   

19.
1994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联接,成为我国第一个与国际互联网联接的网络,从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网络大家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高速的移动网络和强大的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享受丰富的数据业务和互联网服务内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13年8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到8.28亿,移动互联网的全民化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传播变革,也为出版行业带来许多挑战,大量的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便是一项重要的挑战。信息网络传播侵权已引起相关产业的重视。不久前,多家网络视频企业发起"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合行动",联合起诉部分网络运营商的网络视频盗版和盗链行为。2013年第六届中国版权年会也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版权运营与保护"作为论坛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