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约专稿     
媒体天生喜欢追逐有名的东西,媒体和名声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请看中国传媒大学刘宏教授的《媒体为什么喜欢追逐名人》。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一个新课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中国驻美大使馆就CNN专访达赖一事向CNN提出严正  相似文献   

2.
狂人末日     
卡扎菲被捉。卡扎菲受伤。卡扎菲死了。42年执政,7个月战事,60天逃亡,最后短短几个小时命运急转之下,戏剧性的人生仓促地画上了句号。当少校满脸血污的照片迅速传遍世界的时候,另有一张照片同样引人注目:一名年轻的反对派战士,高举着从卡扎菲身上缴获的金手枪,对着西方媒体的镜头炫耀。  相似文献   

3.
孙飞 《青年记者》2012,(26):48-49
记者在工作中难免遇到采访被拒的情况,那么,对方为什么不肯接受采访?如何化解这一难题?笔者结合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及电视媒体特点,谈谈如何积极应对。采访被拒往往可采制出独家新闻当前媒体竞争激烈,记者都在抢新闻。由于种种原因,采访对象有时会不愿合作、不肯接受采访,让众多记者吃了闭门羹。这时,一旦你能突破重围,往往就能抓住一个采制好新闻的机会,甚至  相似文献   

4.
正品牌是什么?从实质上讲,品牌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还代表了对顾客长期利益的承诺。为什么要突出地方媒体的品牌?因为地方媒体总体上属于"弱势群体",它的品牌建立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有符合自身定位的要求。本文就此对地方媒体的品牌进行粗浅的探讨。一、地方媒体为什么要提品牌再造上面的问题其实是想引起看官的思考——媒体跟品牌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地方媒体尤其要注重品牌的塑造?原因只有一个:自身的生存发展受  相似文献   

5.
CNN等西方媒体在拉萨事件中有意歪曲新闻事实引起了网友的强烈不满,清华学子饶谨率先对CNN等西方媒体对中国拉萨事件的不实报道宣战,自办了一个“Anti—CNN”(反CNN的网站),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访问人数就突破数万。而此前,中华网的军事论坛发起了抵制状告西方媒体签名,全球招募律师活动。  相似文献   

6.
肖枭 《声屏世界》2003,(1):53-53
一个电视媒体,特别是卫星电视媒体,在五年内亏本是非常正常的,美国第一新闻网CNN花了十多年才盈利;  相似文献   

7.
大主题宣传的传播效果常常差强人意,然而近期许吉如《国强则少年强》的大主题演讲却在网络和微信等被频繁转发,备受瞩目。为什么这则大主题的演讲被广泛接受?广电媒体作为正能量传播的主力军,应该从这则演讲中借鉴什么?我们从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世人瞩目,各路媒体对此的关注度都是空前的。可是,在中央级媒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面前,地方媒体就显得"势单力薄"。而面对同城其他媒体,广播似乎在奥运报道中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何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宣传良机,使其成为凸显媒体优势、树立媒体品牌的良好平台?如何在林立  相似文献   

9.
许运 《青年记者》2007,(5):26-27
采访多哈亚运会,一直有个心愿未了,那就是探访号称“海湾CNN”的半岛电视台。这个成立于1996年的年轻媒体,是什么“神秘的力量”让它在短短10年时间内由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在卡塔尔这个弹丸之地,半岛电视台发出的声音凭什么能让全世界都侧耳倾听?  相似文献   

10.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纷纷通过媒体生产流程、盈利模式、管理方式的变革,争做媒体改革的弄潮儿,生怕被改革的浪潮拍于沙滩之上.然而,变化的是传播方式和渠道,不变的依旧是内容为王,因为传媒产品的特殊性,如何以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读者是包括新媒体在内所有媒体最重要的生存之道.通过从CNN的发展之路,来浅谈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先驱优...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14日,西藏发生骚乱之后,西方主流媒体针对中国所作的一系列不实报道,使得3?14骚乱以意料之外的速度发酵,激起我国政府、媒体、民间和海外华人的巨大愤慨,他们从各个层面揭露和谴责CNN等媒体的恶劣行径,向世界传达着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热议     
《视听界》2008,(3):4
1.媒体不能太“CNN” 相关事你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媒体,近来持续的涉华偏颇失实报道,引起中国民众强烈愤怒,官方也对这些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予以谴责。媒体界人士认为,CNN新闻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很多西方媒体和国际社会对中国还缺乏了解,但事件不会影响中国欢迎西方媒体到中国从事新闻采访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B2B的电子商务不会成为过去,C2C人人都在熟练地运用,而C2B模式是企业、广告主应该关注的模式。常常被问及一个问题:贵公司的电视、新媒体、纸媒体、电台及户外移动媒体的广告占比是多少,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诞生仅4年多的凤凰卫视台就能拥有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亿收视人口?为什么《北京青年报》能够在全国报业的激烈竞争中始终走在前列,发行量直线上升?传播媒体该如何处理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收到“双赢”的效果呢?首先,媒体形象的自我包装是受众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过去,媒体是为企  相似文献   

15.
戴元初 《视听界》2013,(3):123-123
偷闲乐观POINT 没有独立价值立场的呈现,会让媒体远离主流人群的视线,最终被人抛弃。在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渗透的电视市场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需要改成“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才能更为准确地描述不同电视媒体之间优势变化的节奏。中国如此,欧美国家更是如此。有个很典型的例子。在海湾战争中一炮而红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991年,他们关于战争的现场报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1年,CNN于9月11日上午8时49分开始现场直播“9·11”事件世界贸易中心遇袭情况,  相似文献   

16.
"精确媒体"是美国一家右翼保守的媒体监督机构,经常跟美国主流媒体过不去.这个机构是如何运转的?它为什么要揪住美国主流媒体的小辫子不放呢?以下是记者与该机构董事兼研究员罗杰.阿洛诺夫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季东平 《新闻世界》2023,(11):13-15
到底什么是融媒体工作室?为什么要做融媒体工作室?要做什么样的融媒体工作室?全媒体时代,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是传统媒体的根本出路。本文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打造融媒体工作室为例,阐明了融媒体工作室“是什么”,并从媒体转型、体制机制、用户连接等角度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工作室,从IP打造、内容输出、双效建设、激励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融媒体工作室“做什么”,为市级媒体孵化组建融媒体工作室指明了方向、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18.
自从《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发表后,“妖魔化”成了中美媒体、政界和学界历久不衰的争议话题。常有人问:“美国媒体为什么要妖魔化中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徐盟 《声屏世界》2012,(2):61-63
CNN以迅速、及时地报道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事件享誉全球,成为美国国内和全球范围最主要的电视新闻提供者,在全球信息传播领域享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但是,CNN新闻报道是西方媒体议程设置的结果,不仅预设了媒体自身的立场,还加入了其双重价值观倾向。以下笔者将  相似文献   

20.
安徽电视台《超级新闻场》栏目于2010年12月10日播出了一段有关“学校天花板掉落,校方负责人反说雷人话语”的视频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很多媒体纷纷转载,持续发酵.引起众多媒体炒作的主要因素是视频报道凸显的以下答问:“有没有学生受伤?” “没有!” “可我们得知有多名学生受伤,这是怎么回事?” “你把学生喊来啊!”“为什么教室里的天花板会掉下来?”“你说天上为什么会掉下陨石?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你给我解释解释!”于是乎,“陨石哥”“地震哥”在网络上热传,甚至有人戏称当事人的答语是2010年岁末最雷人的语言,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也给学校声誉带来了很大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