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渊足 《求学》2004,(5):29-30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必其藏?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谁欤普渡驾慈航?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  相似文献   

2.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是欧阳修《伶官传序》(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第二册 )中的句子。人教社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对这个句子的解说值得商榷。《用书》的“课文说明”里说它是两个设问句 ,“关于练习”中又认为“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是反问句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是一般问句 ,整个句子是选择关系的复句。显而易见 ,上面的解说前后矛盾 ,莫衷一是。我们认为 ,这个句子是一个用选择复句的形式表示的反问句。首先 ,从这个句子的构成看 ,两个问句是选择关系的复句。“得之…  相似文献   

3.
先看以下例句: 1.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 (2003年4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115页韩愈《祭十二郎文》) 2.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同上书第116页) 3.其然乎?其不然乎? (同上)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句中“抑” ,课本注为“或者”。《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考察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 ,都是由于人为呢 ?”最近浙江朱岁终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 0 0 2年第三期撰文进一步探讨“抑”的用法“抑”作转折连词用在句子的开头 ,可译为“不过”、“只是”。译文应为 :“(这 )难道是 (人们说的 )取得天下艰难 ,失去天下容易吗 ?不过 (我在本文 )探究庄宗成功与失败的史迹 (证明 ) ,却都是由于人为 (造成的 )吧 ?”笔者认为这…  相似文献   

5.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2004年,镇江)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相似文献   

7.
实践国学谈     
<正>1.实践国学说日月之行,安明其久,江河之流,不知其远。河洛之图,难测其深。三坟五典,胡探其幽。煌煌乎美哉!诸夏之衣冠。恢恢乎胜哉!中华之文明。法天地日月于经纶,顺七情六欲于礼法。归之于道,复之于德。通之人情,达之物理。发乎一气之流行,至乎自性与本体。明德而入道,兴仁而教义。  相似文献   

8.
贬五柳先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相似文献   

9.
回执     
博士先生: 初读汝信,实以为然,觉吾信之言过矣.然精读,以吾之愚见,汝言实有偏颇之处,不足为训也.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汝之所言,关乎人性、科学、生活之辩,安能失之以毫厘乎? 伯爵者,兼具人文、科学之心也.瘟病猖狂,彼以财物给民,日:人文之心有矣.至于科学,以资相助,得显微镜,故日:科学之心具矣.然观其二者,其实无共通之处欤?显微镜者,察微鉴毫,能观病菌,是以诊疾治病,解瘟病之患矣.况伯爵二者并行,兼顾济民与科学,故功成也.吾见汝,专顾科学,固然也.然火星者,与人文相较,则吾可言风马牛不相及也.汝岂能言临火星而缓饥荒乎?  相似文献   

10.
君子中庸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这就把中庸说成了最高道德. 中庸怎么会成为一种最高道德呢?主要原因,与文明的艰难历程有关. 人类在开始拓植文明之后的很长时间,艰险的环境危及生存,不得不处处运用过度之力.  相似文献   

11.
(一)设立委员会之缘起本校自实行选科制以来.对于职业指导.即甚注意.初级中学有选科指导一门.使学生明白高级中学各分科之要旨及其内容.高级中学当请人演讲国内各大学之概况.为升学之预备.其余若学种营业之使费耶.广告信  相似文献   

12.
友人皆为余言.『余决不愿担任任何职务.有如君者.欲举一八万万金圆资本之营业.憑余一人处决而运行之.实为一种恐布之责任.亦为一种继续之烦恼.』或者亦有他人以是言语等.此仅为寻常对于营业上管理所抱思想之一种表示.大多数人皆认定.凡为大公司之领袖.不论其名义为总理.或经理.或总董.即解决公司一切事务之人.其主要任务.在坐写字桌前.听其伙伴等种种意见.其善者.即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想从儒家思想对中国农村人口发展的影响出发,探讨农村人口控制的途径。儒家学派以“仁”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人口思想也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孔子曾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认为孝弟(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是“仁”的根本:孔子又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曾子也说:“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之北海  相似文献   

14.
对<左传·宫之奇谏假道>一文中"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的句读,一般处理为"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把它当作一种特殊的倒装句来看待.如果换个角度来分析,却可以把这个语句理解为两个问句,即:"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照此处理,这个语句非但不是倒装句,其语义和语义关系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南朝著名文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提出为文必须宗经的主张.他在该书的《序志》篇里,声明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这里说的文之枢纽,指为文必须掌握的关键.在这个枢纽的五个部件中,“本乎道”是核心,要贯彻“本乎道”,就要通过“师乎圣”,而圣人以文明道,圣人之文即是经书.因此,贯彻“本乎道”必须由“体乎经”来落实.所谓“体乎经”,就是根据经典.他在该书设《宗经》篇专门论证了为文必须尊崇和学习儒家经典一五经的主张.宗经思想贯串整部《文心》,全书论  相似文献   

16.
《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相似文献   

17.
学报赋     
夫学术者,聚文脉,续学统,为天地立心,为国家奠基,为民族植根,为子孙后代万世开太平也。时移势易,中国近现代大学应运而生,薪火相传,革故鼎新。国学与西学交融,科技共人文齐辉。此乃思想之宝库,精神之渊薮;文化之摇篮,文明之大纛也。泱泱乎,千古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浩浩乎,百代神州先哲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8.
学报赋     
夫学术者,聚文脉,续学统,为天地立心,为国家奠基,为民族植根,为子孙后代万世开太平也。时移势易,中国近现代大学应运而生,薪火相传,革故鼎新。国学与西学交融,科技共人文齐辉。此乃思想之宝库,精神之渊薮;文化之摇篮,文明之大纛也。泱泱乎,千古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浩浩乎,百代神州先哲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9.
疑问句是指在古汉语中借疑问词和否定词而发出疑问的句子。按发出疑问的手段,疑问句分为: 1.借疑问代词发出疑问的疑问句。这些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wū)等。如: 何不试之以足? 2.借疑问语气词发出疑问的疑问句。这些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欤、邪、耶等。如:  相似文献   

20.
一、文化之概念及其意义据金开诚先生统计,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余种,其中外国学者所下定义有一百七十余种,而国内学者所下定义也有三十余种.且不用说定义本来就不足以表述概念,仅就这些定义数量的本身,就可说明文化概念具有着广大的内涵,它几乎与道相似.难以称名.而就其名辞之起源, 始见于《易经·贲卦》象辞,其中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知文化者,本谓人文化成也.即以人类之文明精神化成天下之谓.且文明可分精神与物质两端.故今之学界常有文化之定义云: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总和.这就说明了文化概念其内涵之大之广,确非其它概念所能比拟.若就其所具备之覆盖功能而言,有似民间口语言之“东西”一辞,东西者,东西南北上下六合之缩略语也.六合者,宇宙之异名也.而“文化”一辞实堪与之并列,其作为概念而言实可赅尽人类精神及其所化成之人文化物质成果之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