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是小学发展的巅峰时期,名著众多,成绩斐然。高邮王氏父子四种是其中的佼佼者,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基础阅读书目。扬州大学张其昀教授多年致力于王氏父子研究,成果颇丰,影响深远。所著《〈广雅疏证〉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3月)荣获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时隔不到五年,作者的另一部巨著《〈读书杂志〉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问世,分上、下两册,全书洋洋洒洒九十万字。前作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今仅就其新作《(读书杂志)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中常见疑问代词"孰"和介词、 动词或连词"与"连用。 "孰"和介词"与"连用表示跟谁的意 思。如: 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 从子而归耳。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孰与处于此,跟谁待在这里? 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 御,孰与处乎土中。 (班固《东都赋》) --孰与处乎土中,跟谁处在中心地区? 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 音者,谁怜长叹人。 (王实甫《西厢记》  相似文献   
3.
二○○五年元旦来临之际,让我们说说“元旦”这个常用语词吧。“元旦”今指公历一月一日,它沿袭古汉语中的“元旦”而来。原来“元旦”指夏历正月初一。吴自牧《梦粱录·正月》云: “正月朔日(即初一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年节序,此为之首。”原来“元”的本义就是头、首。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 “元”的字形均为突出人的头部的象形字。古文献中不乏“元”指人头的例证。如:  相似文献   
4.
作为革命家、思想家、学问家的章太炎先生,他的论著的突出特点是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和表述上的古奥.这种特点在<訄书>中表现得尤为显著、集中,可谓淋漓尽致.一般读者接触<訄书>时往往望而生畏、望而却步.首先会被书名吓倒,笔者也不例外.这古奥的"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虽然章氏三言两语的<叙>是理解书名涵义的最好注解,但要读懂它却谈何容易!现在徐复先生的<訄书详注>出版了,为"深入深出"的章著提供了深入浅出的详尽注解(顺便说一句,目前不乏"浅入深出"的论著,热衷于急功近利而故作深奥,读起来最为痛苦).  相似文献   
5.
成语“跳梁小丑”与“信口开河”,人人会说、会写、会用。但对其中的“梁”与“河”的确切含义却多不理解,真可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跳梁小丑”的“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梁上君子”的“梁”,后者指屋梁。“梁上君子”语出《后汉书·陈定传》“有夜入其室,至于梁上。定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是矣。’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后来  相似文献   
6.
酒矸倘卖无     
台湾流行歌曲<酒矸倘卖无>唱的是由回收酒瓶的吆喝起兴的一首歌.其中"矸"在闽南方言中指瓶;"倘"由假设之词,"倘使"引伸为设问之词.值得注意的是"无"字.   ……  相似文献   
7.
陈源源所撰《汉语史视角下的明清吴语方言字研究》是一部以历史方言字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是近代汉字研究的力作,拓展了俗文字学研究的范围,弥补了汉语文字学、方言学研究的薄弱环节.书中既有个案的实践研究,又兼具理论方面的探索,为历史方言字的研究提供了范例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著名散文《种树郭橐驼传》脍炙人口。但是人们对其中“种树”的理解多不确切。一般读者、教师、注释者甚至名家(如“百家讲坛”主讲人)都有意无意地把“种树”理解为今天所说的“种树”即种植树木。其实这是误解。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释"蔚起"为"蓬勃兴起",所引书证为清王士稹<居易录谈>卷中:"誉麾蔚起,诸生之诵法弥殷矣."此处书证,盖据丛书集成初编本(2824册).但"誉麾"显然不能成词. 查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笔记小说大观>第六编第七册<居易录谈>(卷中第八页左栏).该例的上句作"誉髦蔚起".可以断言,"麾"当为"髦"的误字.理由有三:其一,台湾本是据道光本<学海类编>影印的,比排印本的<丛书集成>要可靠得多.  相似文献   
10.
成语“三令五申”的“三”、“五”沿用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指三次、五次,比喻多次。“三令五申”谓多次命令,反复说明,即再三告诫的意思。 古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没有动量词。一般只用数词表示动量。数词表示动量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