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一种心理因素。研究如何科学地激励教师的积极性,是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课题。国外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创立了行为科学。行为科学里的合理成分对了解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协调人际关系,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都有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加以研究、吸收,使我国学校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育管理中的激励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励方式是指根据人的需要,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段来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目标。该概念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需要;二是激励手段是一定的外部刺激,运用它去激发人的动机,使之朝向一定目标进行;三是激励方式包括从需要、动机到目标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徐飞 《河北教育》2009,(4):26-26
激励,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简言之,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学校管理中,激励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管理者们,特别是校长普遍意识到了激励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校长要合理运用以下几种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标激励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理论,对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运用目标激励,实施学生管理,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一、目标激励的一般涵义和原理目标是指行为的指向或行动的对象客体,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行动所要产生的结果。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人产生内在动力,以促使个体更积极地实现目标。人类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自觉行为。人们行为的发生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又与其内在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是外部因素与内在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行为发生的基础决定于人的内部需要和动机,…  相似文献   

5.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实质是调动人的行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与行为的全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是指由未满足的需要而产生的紧张开始,再由一个事实上的刺激而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由动机引起目标导向与目标行为,进而实现目标。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教师动机心理的激发,唤起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激起教师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教育激励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励是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心理学上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需要和动机,使之产生一股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激励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形成了诸多教育激励模式,本文试图从教育激励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探究几种教育激励模式。 一、教育的目标激励模式 目标激励是指教育者设计具体目标,从而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的行动具有目的性,一种目标一旦确立,即能成为人的行动的巨大激发力量,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H·Vroom)的期望理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反过来对于激发一个人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激发力量=效价×期望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校的管理,主要的是对教师的管理。因此针对当前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正确运用激励理论,坚持激励性原则和方法,会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目标激励目标是人的一种奋斗方向,是一种外在的诱因,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任何人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存在,这正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所谓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目标激励,是指管理者利用设置恰当的目标来调动人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曾归纳了一个著名的公式: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  相似文献   

8.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其中,激励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所谓激励(Motivation),就是激发人的内在需要和行为动机,鼓励和帮助人们为实现目标积极努力的过程。激励的条件包括内在愿望和外在刺激,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清楚提高下属积极性的方式。而社会组织包括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一是尊重——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即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情感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沟通——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即沟通应强化管理的服务意识,沟通应下移学生管理的重心,沟通应创设学生健康心理条件;三是激励——学生管理工作的手段,即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  相似文献   

10.
教师激励,不是将教师作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实行激励的问题。而是要在社会整体背景下,考虑如何追求一种教师群体激励效应。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激励方式是指根据人的需要,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段来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目标。该概念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需要;二是激励手段是一定的外部刺激,运用它去激发人的动机,使之朝向一定目标进行;三是激励方式包括从需要、动机到目标  相似文献   

12.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自我激励又是一种内滋激励,即自己鼓励自己无限地坚持下去。 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激励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威力,是因为人们在进行自我激励时。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会调动多种积极因素。产生神奇的作用,而  相似文献   

13.
一、激励和需要、动机的关系 在我们所用的《学校管理心理学》教材中,分章讲述了激励的理论、需要和动机,这可以让学员分别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但由于这些内容是单独设章讲授的。所以,学员往往无法将其横向联系起来认识,即把握不住激励、需要、动机的内在联系。 所谓激励,是指有着未满足的需要与欲望的人,在受到一定刺激(内外诱因)后,就会激发起行为动机,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过程。简言之,激励就是针对人的未满足的需要,采用各种手段,激发起行为动机,调动其活动积极性的过程,它是和动机与需要密不可分的。其关系可以这样表述:  相似文献   

14.
邹永松 《文教资料》2006,(3):185-186
学校管理者要组织和激励教职工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职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掌握一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在学校管理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可以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因此理解掌握并能自觉运用激励理论是学校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心理学所说的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可表示为:需要引起人的动机,动机又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所以激励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即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如环境刺激、目标反馈等)引…  相似文献   

15.
激励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心理学上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需要和动机,使之产生一股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近几年我国广大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激励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然而激励也是一种艺术,本文试就体育教学中的激励艺术谈点个人看法。1目标激励目标一旦确定,即能成为人的行动的巨大激发力量。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H·Vrm)的期望理论,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激发力量二效价X期望值。该公式说明,如果一个学生把某种教学目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1 目标激励 目标对个人的动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激发力量的大小则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这两个因素.目标价值,即一定目标对满足人的需求的意义,它能影响一个人实现目标的欲望和努力程度.期望概率是指个人经验性地判断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它也能影响一个人行为动机和实现目标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 ,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对发挥人的内在潜力 ,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 ,重视并运用激励手段为科研工作者营造一种良好的科研气氛和环境 ,同时通过目标管理和情感管理追求最佳的激励效果 ,这对于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质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高校管理的动力,而管人的关键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就是高校管理者运用直接和间接的一切因素激发职工内在潜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或物质刺激的手段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动机。具体做法是深入了解教职工的需要,尤其是抓住教职工的优势需要,实行需要激励;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实行动机激励;设置恰当的目标.实行目标激励;正确运用奖惩手段.实行强化激励。  相似文献   

19.
所谓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活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行为。与成人一样,婴幼儿的积极性也是建立在需要之上的。这种需要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激励的根本作用在于促使他们产生需要,形成动机并将动机付诸行动,最终实现激励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学生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学生工作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高校学生管理不仅要调动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应重视激发广大学生的成才动机,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作为一种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工作方法,“激励”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并在高校广为应用。一、激励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激励是组织行为学的术语,它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也可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人被激励后动机的强弱,即积极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