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为例,试论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民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探讨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民俗博物馆的发展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民俗文化与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图书馆学刊》2010,(5):11-12,27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更要适应形势,在发展中整合资源,拓展藏书结构和服务领域。以宁夏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论述了民俗文化与民族地区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它们的互动,将促进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也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中,传媒无处无时不在,人们的生活被大众媒介整理、呈现与保存,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建构,包括对民俗文化的重构与新构,日渐呈现出其强大的话语霸权地位,深刻影响着民俗的传承与变迁.  相似文献   

4.
王丹 《兰台内外》2020,(4):46-47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区的公益文化服务机构,充当了传播文化,提高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职能作用。在公共图书馆收藏了丰富的图书文献,其中富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提高国民素质,激发社会大众的爱国情怀有很大的帮助。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的职能作用,认识到公共图书馆在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的优势,并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同文同种,民俗文化是两岸共有的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传承和流变中蕴含着浓厚的亲和力。东南广播开播于1950年,是大陆最早专业从事为台湾同胞服务的广播电台之一。本文从民俗传播学角度出发,以东南广播节目为例,探讨对台传播中的民俗文化传播,以民俗促交流,融洽两岸同胞感情,共同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6.
何屹 《档案时空》2012,(4):25-27
在非遗和社会记忆工程的推动下,各地为传承和保护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逐步对优秀健康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及数字化处理,形成了系列的民俗文化资料,其中有的已经申遗成功或正在申遗,这些珍贵的民俗档案资料是随民俗而传承下来的物态文化,是了解地方历史、风土人情的重要资料。地方综合档案馆一直在采取多种形式把散存在社会上的民俗和民间文化艺术珍贵档案资料征集进馆,形成特色档案。但由于各  相似文献   

7.
菅丰  ;陈志勤 《文化遗产》2008,(4):105-111
城市化和现代化这种社会状况的变化,使存在于这个社会中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很大的质变。一方面,城市化和现代化被认为导致了民俗文化的衰退,甚至是使民俗文化走向崩溃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当城市化得以充分发展,且很多民俗文化不断消失的时候,反而激发了重新高度评价这些传统文化的势态。更进一步地说,虽然城市化和现代化使民俗文化产生了诸多变化,但其作用并非一定会导致民俗文化自身走向衰退和崩溃,有时反而会使民俗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找到民俗的变化规律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从现代民俗学的观点来研究民俗的传承过程时,我们不仅要认识其本质的一面,也必须考虑围绕这个民俗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外在要素对其的影响。本文即是以斗蟋蟀这种传统的中国文化为素材,对城市化、现代化所引起的民俗文化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保护传承独山花灯的现状及其重要性,探讨了公共图书馆保护传承独山花灯的工作路径,旨在为公共图书馆保护传承独山花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图书馆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以及公共图书馆参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指出公共图书馆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起的作用,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秦皇岛望海民俗,因其承载丰富地域文化内涵,浓缩当地民众勤劳、智慧与追求,富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审美价值.但由于民俗本身革新局限以及时代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传承逐步衰落.因此,秦皇岛望海民俗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对政策、法律、教育、市场等多重要素整合.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俗体育活动的兴衰与传承,直接影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我国民俗体育活动传承的相关问题,明确民俗体育活动发展的方向,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颜雪洋 《东南传播》2012,(4):99-100
节日民俗大多是从远古时期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文化沉淀发展流传下来,是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思想、民间信仰等悠久的文明沉淀和凝聚。面对节日民俗文化逐渐被淡化的现象,本文将节日民俗与动画创作相结合,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展望节日民俗类动画的创作前景及创作价值,探寻节日民俗文化类动画的市场投入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丹丹 《青年记者》2016,(5):106-107
传统民俗文化蕴涵了一个民族或区域的人民长期传承的风俗生活以及文化形式.齐鲁传统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博大精深、类型丰富多彩,孔孟之道及对泰山的崇拜形成了齐鲁大地上特有的民俗文化,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瑰宝.但随着大众文化形式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民俗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所以在融媒体时代依托大数据可以更好地传播民俗文化,为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传统民俗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现代城市的发展给人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致使传统民俗文化逐渐变迁。大连长海地区的祭海习俗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该地区城市化进程,当地的经济结构产生变化,祭海活动一方面在不断调整与适应现代社会,另一方面其精神内核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逐渐缺失,其传承主体的民俗文化意蕴也正在淡化。本文通过对长海县祭海活动进行了实地考察,还原了该地区祭海活动的变迁,并从传承主体、当地政府等角度探究了城市化与传统民俗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静  张孟军 《传媒》2018,(9):82-83
中国传统民俗舞蹈是舞蹈艺术的一个分支,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反映社会生活,深受人们喜爱.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原有的传播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娱乐和欣赏的需求.为此,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民俗舞蹈的艺术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高杰 《今传媒》2012,(5):150-151
近几年来,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关于讨论民俗文化和传播学关系的浪潮,继而出现了"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一些新兴概念。这些理论的产生,推动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晨 《兰台世界》2016,(13):78-79
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族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时伊斯兰文化也为维吾尔族民俗档案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过加强维吾尔族民俗档案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传承维吾尔族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电视的大众文化功能不断凸显。电视媒体离不开地方民俗,因为电视传播与民俗传播有着高度的趋同性。民俗文化使电视这一大众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从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民俗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易懂、真情和谐,让观众喜爱。传承民俗文化,取悦于民众,引导民众,是地方电视媒体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淄博市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结合该馆多年来采取的积极举措,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色优势,并提出路径优化的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依托公共图书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欣彤  申雪凤 《视听》2023,(12):132-136
区域文化形象体现区域的文化特征和精神象征,能加强区域识别和记忆,提升区域竞争力。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重视特色民俗体育的发展与传承。2022年,广西特色民俗体育相关短视频引起网友的积极讨论。本研究以探讨短视频内容对广西区域形象建构意义为目的,对民俗体育短视频进行视听觉语言、内容元素和叙事风格三方面的内容分析。结果显示,视听语言意图让观者感受到传统民俗运动积极参与和传承的区域景象;民俗文化的画面呈现较为丰富,但内容类别不够多元,观念类民俗、人文景观类民俗未能充分凸显;短视频主要通过科普型和趣味型两种叙事风格对外展现广西民俗文化。综合上述三方面的具体类目进行分析可知,短视频建构了活跃爽朗、新奇有趣的广西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