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崛洲翻洲..尸妇坛决4 1.把下面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一4 ( 9一3 )<( 5 5 )<( 6 3 )<( 8一0 )<( 7一7 )<( 2.把6、2、7、9、4、3填在圆圈里,使三个算式都成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o一O=5;O千O=8;O O=1。。记住每个图形表示的数,然后计算。二5☆二6△二7.二★=2口=3▲=4 3.O口 *一.=口 △一O二△一. 口二O一★ O二☆十口 .二▲ . ★二夺掣__~_~_,月比INGSAIYUANDI 4.明明从布袋里拿出球剩下8个,花皮球剩下球,个花皮球。5个白皮球和7个花皮球后,白皮三个。布袋里原有个白皮5.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  相似文献   

2.
我们先把左边数字三角形各横排的奇数分别加起来再进行研究。分别加起来后的结果是1、8、27、64、125、216、343。我们发现1=13、8=23、27=33、64=43、125=53、216=63、343=73。我们发现这个数字三角形每横排的和是以自然数列的立方数排列的。奇妙的是:在用奇数和表示立方数时,每一个自然数的立方数,不再是从“1”开始的奇数相加,而是按奇数顺序连续排列组成的加法算式来表示,如第一行“13”得数是1,用“1”表示;第二行“23”得数是8,则用“3+5”表示;第三行“33”得数是27,就用“7+9+11”表示。奇数的个数也正好是自然数本身的值。例如:43…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9的组成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 2.学会一图四式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难点:看一幅图写4道算式。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复习准备 1.口算直接说得数:  相似文献   

4.
一年级一否进算得又对又快。 ;弓卜5一十生- 2节一6一于牛=5十37干5卜3一611一理二O一312一G4」一2一白色色四填上“J一”“一”符一号。八nQ臼O曰︸匕3二1111L口及U=10=137一11000000n6八匕户曰尸a八b0000002一8一卜6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月任勺0 J4 no犯139看图写出两个加法宝式。6一5十8一式和两个减法努7“5127悦4团团五圈巨8=12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一排。画几一回一一回一一一】6+7{③六)=13一一一一在10、4、9、5、2、7、1、6、3、8这些数中,哪两个相加得11;哪两个加得12;哪两个相加得13;将这些算式分别写在下面的框里。填…  相似文献   

5.
殷皙 《小学数学教育》2023,(8):42-43+45
<正>“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是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的开始,也是认数活动的延续。教材在编排上,从“一图一式”开始,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分与合”的知识与经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初步学会通过数数以及根据数的分与合思考加、减法算式得数的方法;接着是“一图两式”,引导学生根据加、减算式中数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直接写出得数。 38十12 51一33 35+46 67一49 8X7 6X5 2X9 7只3 63令9 56十8 27令3 36分41令l 0X9 80+15 600+140 8000+2000 7000一3000 285一85 75一20二、看图填空。④④④④ 口X口=口表示() 口宁口一口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口令口=口表示()里面包含()个()。三、想口诀写算式。 1.写出积是24的四道乘法算式。 2.写出商是7的九道除法算式。四、在O里填上一、>或者<。 2只3火s〔)25 81令9只8〔勺70 72一s令304 4 xg~605 15+2一2018 45一s+s峪84 2元018角24角02元4角五、读出下面各数。 765 5487 6400 500739六、写出下面各数…  相似文献   

7.
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个单元的新课结束后,我在数学活动课上引导学生"自编减法表"(其实就是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起初我以为学生会按照书上的排法来编,可上完这节课才发现学生的思维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学生是这样来排的: 方法一:按照得数是9的减法排成一排,得数是8的减法排成一排,得数是6、5、4、3、2的分别排一排.这种排法的学生已经对20以内的减法很熟练,并且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 方法二:学生按照两两对应的算式来排列.如11-9=2和11-2=9有联系,学生就把被减数是11的减法算式两两对应地排成一排.然后把被减数是12、13、14、15、16、17、18的减法算式分别两两对应地排成一排(不成对的单独放最后).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通过观察发现得出此表.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与编排结构本册加减计算教学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分成六小段,分别是:5以内的加减,有关0的加减,有关6、7的加减,有关8、9的加减,10的加减,加、减两步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则按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三段安排.在10以内的加减法编排上,人教版教材有别于苏教版,人教版仍然将10以内的认数与计算穿插编排,数的认识与加减教学同步进行,而苏教版则把1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教学分开安排,先学习认数、写数和大小比较,再利用“分”与“合”的思想探索加与减的含义、计算方法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两种思路各有所长.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编排上二者基本一致,都是将数的认识与计算分开来教学.值得注意的是,20以内退位减法都安排在下册教材里.二、编写意图与教材特点1.重视加减法含义的教学(1)例题从现实情境引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含义.苏教版教材加法的第一道例题就向学生提供了一幅情境图: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依据这幅情境图,学生不难得出有5人浇花,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把3和2合起来,列出算式就是3 2=5.在此基础上,学生...  相似文献   

9.
袁淑仪 《生活教育》2014,(24):113-113
在第11周,我进行了一次微课,微课的内容是对"8和9的加减法(一图四式)"进行教学内容重点上的整改。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并发现有以下方面需要改进:一、要培养学生的数感不足:在教学时出示图形让学生列出算式,他们对于加法的算式比较熟练,但对于减法的算理掌握得不够。例如,本节课是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相似文献   

10.
一、坡空。 1.看图列式,并写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丧示有()个苹果,每盘放()个,可以放()盘。 口、口=口(盘) 2。()一30=30 3 .56令()=7 4。()+()=()x() 6。72二9=7+() 6.小玲晚上九点睡觉,第二天早上六点起床,小玲睡了()个小时。 7。四个相同加数的不「l是20,这个斗}_}同力11数是() 8。9。2)口口口曰 10。在O里填上>、<或=号 ①9、901②8056、8 ③603X3 二、到断下面各题是不是正确,正确的在()内面“了”,错误的画“x”。 1 .54‘6=9表示把54分成6份,每份是 三、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 X4=93一8=3 x 2 X4= 30宁5=72二9=40一6+26二 16+…  相似文献   

11.
一、把左边的3只小玛圈起采,给石边的第3只小鸡打..V”。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ha十位个位搞益()个一十和()个一()个(2.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个位上的数是8,十位上是l,这个数是(3.1个十和4个一组成(),7个一和4.从。数起,第20个数是()。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96一()=49+()6.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排列。 飞+R 10+74+97+8 ()个() )。 )。个十组成()。=14 >>>>7.算一算。 9+7=9一2=18一10=三、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5+4+l=9一3一5= 18一8一6二9+6+7二 10一()=46+8 10一4=10一2一4二8+9一7=’、必必必必大约是_时再…  相似文献   

12.
一年级一填空。 1。(),10个一是(), 100里有( 10个十是)个一。 2.76这个数,丁在()位,表示 ()个();6在()位,表示 ()个() 3.40这个数,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个()。 4.一个数,十位的数字是8,个位上的数字是7,这个数是()。 5. 2X5二]0被乘数是(),乘数是(),积是();表示()个()连加,和是()。 6.用口诀“四五二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7 .2尺5寸=()寸4斤2两=()两8角一()分二、看图写算式。 1.在图上表示22减7--—争)10 203)一( O OO )=()0 0000 00 00加法算式: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读下面的题,先列式然后用图表…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指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共计72道计算题(其中进位加法36道,退位减法36道)。教材是按得数是11、12、13……18的加法的顺序排列的,减法穿插在加法之中,如教完得数是11的加法,接着讲11减几。教材在12减几的内容后面,安排了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法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听到两个教学案例,皆与分类相关,故想谈谈分类应该怎么分。[案例一]《百以内数的加法、减法》(归纳、延伸课)(教师出示六个数:70、61、8、39、20、5)师:请你选出2个数组成一道加法算式。怎样有序地选?师:请写出你能组成的所有算式,并按顺序贴在桌子上。大部分学生都能按顺序写出所有的算式:  相似文献   

15.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说课设计普兰店市教师进修学校东亚飞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49页“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得数分别是4、5、6、...  相似文献   

16.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要使学生加深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口算技能技巧,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10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复习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使学生初步知道应用题的结构,能结台加减法的含义列式口答。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整理和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义务教材是按9加几,8加几……顺序编排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师可先让学生分别写出9加几,8加几……的所有算式,并按规律排成20以内进位加法表,对照表进行口算练习。然后围绕这张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明了表的内容、范围和排列规律,找出表内每一部分算式的特点,算式  相似文献   

17.
小孩学走路时,如果大人总是抱着或搀着,不肯放手,那是永远学不会的。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也一样,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增长聪明才智。 基于上述认识,一年级讲20以内的减法时,我们首先复习填加数的式题,如3 ( )=12,然后再从这一道加法算式中引出两道减法算式,学生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发现它们之间的互道关系,就能很快地找到正确的得数。于是,12减4、5、6、7、8、9的减法都可以让学生按照:“做减法想加法”的规律来做了。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记住20以内数的加法口诀。(二)理解1.能说明9(8、7、6)加几的口算过程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2.懂得9(8、7、6)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算式中是几加几或几减几。3.看懂表格应用题,说出应用题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4.能根据图意说出比多比少和多几少几的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20以内数加、减的数学戏游牌.纸牌数量:40或60张(从1到20每字两或三张).纸牌规格:同一般的扑克牌一样.游戏人数:2—6人为宜.游戏方法:先选一个记分员,然后把搭匀的牌从左到右轮拿,每次一张(可由记分员先拿).当每人都取够5张牌后,开始出牌.一般由先拿牌者出先.出牌者可从手中牌任选两张把牌上的数用加或减口述算式(两数和若在20以内,加、减都可以,超过20用减法)让大家算出得数.然后由先出牌者右边第一个人对照手中牌看是否有这个得数(包括两张牌的数相加或减),如果有就取得出牌权.当手中牌没有或者不能算出这个得数,可在桌上余下牌里取一张,倘还是没有得数就没有取得出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的复习切忌单调重复。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写出得数等于13的加法算式有哪几个?学生在解答时,既有重复,又有遗漏,还缺乏条理、系统。据此,教师应点拨学生的思路,并教给一定的方法。如引导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加,就可分别写出得数等于13的加法有:0 13、1 12、2 11、3 10、4 9、5 8、6 7、7 6、8 5、9 4、10 3、11 2、12 1、13 0。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思维始于问题,学生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