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开发潜力的大小,为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清石竹湖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福清石竹湖旅游资源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游憩、环境和保健价值。福清石竹湖旅游资源是具有较高水平的风景资源。  相似文献   

2.
华侨文化旅游开发探讨——以福建福清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华侨华人的经济、人际资源对侨乡的影响日益凸显,开发华侨文化旅游,对侨乡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辐射作用.本文以福清市为例,在探讨侨乡资源的基础上,对福清华侨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优势进行分析,进而对今后福清华侨文化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经济的提高提出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体验旅游视角下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开发意义、开发形式与对策,体验旅游的定义、特点、类型、开发原则和对策.体验旅游视角下,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参与性、真实性、文化差异性和市场导向的原则,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有个性化设计产品、挖掘名人文化内涵、设计场景调动旅游者积极性、策划参与项目、开发名人文化旅游纪念品、留住体验记忆、完善导游讲解系统.  相似文献   

4.
徽州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是旅游的核心属性之一,体验旅游是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徽州文化旅游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正面临一些问题,影响其进一步发展,有必要进行体验旅游开发.徽州文化开发体验旅游的条件优越,可从进行资源普查、推出体验主题、营造体验氛围、策划体验活动项目、充分利用纪念品几个方面分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体验经济时代下,在旅游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文化体验是越来越多旅游者的诉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稀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体验式的开发能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西江千户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高,有条件进行体验式开发。对西江苗寨进行调查访问后提出相应体验开发建议,以期为西江苗寨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福建大田板凳龙舞历史悠久,富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板凳龙制作工艺精巧,具备审美价值,龙舞活动具有观赏和体验价值。大田板凳龙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采用传统博物馆展示型静态开发模式以及民俗体验开发模式、节事旅游开发模式及旅游商品开发模式。保护与创新利用相结合,开发龙文化旅游是福建大田板凳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名人资源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资源,拥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以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在分析其利用与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完善景区建设,凸显成功文化内涵;增加游客体验,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大产品营销力度,推进成功品牌建设。以期对南安旅游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及城市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成为满足旅游市场需求、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趋势的必然选择。在分析扬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扬州文化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的对策:树立独特鲜明的旅游整体形象;加快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外化;加强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注重旅游产品深度体验开发;加强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大力开发娱乐休闲产品。  相似文献   

9.
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足于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开发基础、客源市场等池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遵循强调文化内涵、注重美学效果、结合市场需求、加强资源保护四项原则,初步设计出尧舜遗迹寻访游、佛教名山朝圣游、古老戏曲探秘游、民俗风情体验游、诗词文化欣赏游、建筑文化考察游六大旅游专项产品和九华庙会、茶文化节、傩文化节三大旅游节庆的池州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并对池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山旅游国际化进程中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饮食文化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同时。地方饮食文化也是一种融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游客通过对地方饮食文化资源的体验.不仅可以增进对旅游目的地美食的了解,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而且还可以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饮食风俗、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等.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成功开发旅游饮食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及品质,也能繁荣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