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形成学生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2.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包括心理培养、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等。在学校中,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语言交流或活动等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心理为出发点,对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问题进行积极教育与辅导,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健康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防止大学生中的一般心理困难、心理问题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高校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校应提高认识,重视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存在着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而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现象。一部分高校的领导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模糊认识,认为只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就足以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了。事实上,学生中不仅存在思想问题,还存在心理问题,学校的思想政治、思…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阐明了现阶段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心理进行探讨,本文论述了体育教学过程的心理特点提出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以及体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今不少大学生存在着心理困扰,严重地阻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必须对这些情况进行排查、分析和调试,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尽快摆脱不良心理的困扰。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存在着心理失调、心理障碍两种特征.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切实转变观念,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端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培养孩子们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7.
汪荣跃 《教师》2013,(31):30-31
中学阶段是初中生身心发展关键期、"三观"形成时期、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是告别童年,向成年靠近的过渡期——青春期,这时期中学生心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于半成熟,像个"小大人",是中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时期.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后,广大中小学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任务纳入工作范围.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特殊生心理教育问题,对此有必要进行认真探析.如何对这些"留守子女",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了中学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留守中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找出原因,寻求有效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中专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已成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目前导致中专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心理调整方法,消除和克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以浙江省盲人学校 1 1 5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在校盲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结果表明 ,盲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焦虑、敌对。低段年级组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突出 ,令人深思。结合教育实践 ,探讨盲生心理卫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建议。希望通过调查引起各界对盲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对开展盲校心理健康教育 ,对盲童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使辅导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教育决策服务 ,为保护盲童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刺激因素与生物、理化致病因素同等重要,心理上的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心理平衡失调,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身心疾病。升学考试是学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之一。有研究表明,考试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紧张在其生活事件中占主要地位,日本青少年的自杀中,学业问题为常见原因之一占27.8%(郑日昌、学校心理卫生随谈之一——心里卫生教育,1988)。为了解中、小学生升学考试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给学生升学考试心理卫生指导提供依据,我们于1990  相似文献   

11.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重视。据某教育科学研究所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有49.6%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  相似文献   

12.
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重要。目前,我国有近9.5%的小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冷漠、厌学、孤独、焦虑、自卑、敌对等倾向,导致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懒惰、怯懦、自私、抑郁等缺点。如果小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及时开导教育的话,任其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必须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小学生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分析(一)小学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不可否认,小学阶段.学校还是以分数来评定学生的好坏.学生学业越来越重.考试越来越频繁.分数越来越看重.素质教育得不到推行。很多小学生在学校之外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教育中,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我们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最近,我们采用国际上较为通行的MOSIMH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对部分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测试。结果发现48%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2%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余均有轻度的心理不健康症状。测试表明,小学教师心理不健康症状表现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中职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业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的策略主要是: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社会关注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的氛围;加强校园心育工作建设,创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15.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都先后进入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农村初中生很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作为一位农村初中班主任,应该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进而改善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生进入高三备考阶段之后,各科考试应接不暇,不少学生由于不能正确面对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复习备考效率和心理健康.鉴于此,在高三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认清学生在英语应试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和在考试后进行心理跟踪,预防不良心理问题出现,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克服不良应试心理,这自然成了高三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虽然全社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视,很多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有的还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仍未引起广泛关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医学化。有些学校不考虑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也不考虑教育方法,只给学生发课本,安排上心理课,甚至举行心理知识考试。还有些中学设置专门的咨询室,安排穿白大褂的心理医生,给人的感觉,似乎进门的学生就是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样,许多学生有心理问题反而不敢让人知道,害怕招致更严重的心理刺激和他人无端的猜忌。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孤立化…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学生行为及心理具有矛盾性,青春期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三个因素。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策略:开设心理培育课程、设立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学校心理教育要融入课堂教育中、利用好心理咨询室开展个别咨询、利用各种活动培育学生健康心理功能、引导家长参与对学生心理调适工作、建立详实的心理档案。  相似文献   

19.
考试焦虑是个体面对考试情境时产生的,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的情绪反应状态,是现代学生的一种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般来说,适度的考试焦虑是必要的,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以心理辅导课、团体心理训练为主要形式。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主题活动承担着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20.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育人工作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关乎学生全面、协调发展。SCL-90作为了解就诊者或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广泛适用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针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选取54名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谈心谈话,参考研究对象关于SCL-90各项因子的测试得分,在此基础上,评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学校方面、家庭方面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