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国家天文台官网消息,1月24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与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望远镜首次成功实现联合观测,获得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干涉条纹。国家天文台F A S T团队与上海天文台VLBI团队合作,利用FAST与天马望远镜进行了条纹干涉实验,对致密射电源3C454.3进行了联合观测,利用上海  相似文献   

2.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是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为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人卫激光测距(SLR)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观测技术,对地球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的国家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球自转联测,简称MERIT计划,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和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共同组织的一项全球性合作项目。世界上已有许多天文台站参加了该项协作。MERIT计划于1980年8-10月进行试联测(即短期联测),1983年9月──1984年10月进行主联测,以后又增加了1985年6-8月的加强期联测。参加联测的有时纬经典技术和多普勒(DOPPLER)、人卫激光测距(SLR)、激光测月(LLR)、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等新技术。MERIT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联合观测,精确测定地球自转参数,对经典方法和新技术进行比较,进而提出应用新技术测定地球自转参数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蒋文兵  郭涛涛 《大众科技》2012,(7):20-22,25
深空探测活动离不开深空测控网的支持,但是,现有航天测控系统不能满足深空探测工程的需求。VLBI测量技术测量精度高,定轨时间短,是一种很好的深空测量方法。文章讨论了VLBI的概念和差分VLBI的基本原理,VLBI的定位体制及角度测量的变换,详细分析了差分VLBI的测量精度,并展望了ΔVLBI在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近5年(2006年~201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3个基准自动站和阿拉善盟两个基准站自动站观测资料,对内蒙古东西两地的气候观测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5年两地气候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刘玖芬  高阳  冯欣  薛彦萍  何海洋  赖明  代辛 《资源科学》2020,42(10):1944-1952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具有观测对象多、观测指标多、观测技术手段多等特点。为保证观测数据质量,必须构建覆盖从采集到发布数据全周期全过程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本文针对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对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基于国内外观测领域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依据ISO9000族国际标准,建立由目标层、组织层、制度层、控制层及评估层五部分组成的综合观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基于模块化集成思维,构建纵横多级质量控制体系:纵向上,建立综合研究中心—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4级外部检查,横向上,建立观测—校对—审核3级内部检查制度;质控技术上,重点研究了不同观测过程的质控模块,建立了QC0(样品实验测试质量控制模块)、QC1(观测数据内部质量控制模块)、QC2(观测数据外部质量控制模块)、QC3(数据质量的考核和评估模块)4种质控模块,提高了质控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全面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和科学的质控方法,保证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浅谈自动站雨量计(SL3-1)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自动站雨量计在日常观测中可能出现无雨量显示和降水量超差等情况,根据自动气象站和观测规范等理论知识,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自动站雨量计(SL3-1)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8.
<正>华北香河气候与环境综合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香河站”)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淑阳镇大罗屯村(39°47′54″N,116°57′28″E),占地约100亩,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香河站实验观测和科学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不断发展壮大,21世纪初加入了中国科学院日地空间环境观测研究网络,成为中国科学院对外开放野外台站。香河站是国家重大科学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以下简称“子午工程”)、全球气溶胶观测网络(AERONET)、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玉林市气象站,2008年1月1日起自动气象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以来,人工观测雨量和自动站雨量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降水量存在偏差。进过分析、探讨对于人工数据而言,观测方式不同、采集数据时间不同的CAWS600—B型传感器在测量降水量过程中,因未按照规范定期维护与自动站传感器自身特性是导致观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野外定位站(台)是中国科学院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49年建院以来,根据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特别是地球科学、生态环境科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等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相继组建了一批野外定位站(台),目前共有105个。其中从事农业生态研究的22个,林业生态11个,草地生态4个,江河湖泊湿地8个,海洋7个,沙漠与荒漠化防治11个,冰川积雪冻土与滑坡泥石流5个,生态环境保护8个,大气、遥感及空间观测8个,地磁9个,天文10个,腐蚀2个。有15个站通过院的论证和批准,成为院级开放站。有一些站(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锡林郭勒盟不同地域特征的4个台站自动站温度传感器的评估分析,发现自动站电子温度传感器测量数据一般低于人工水银温度计0.2℃左右,并且存在区域性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都会对自动站观测仪器测量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09,(3):44-44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承建的中科院与上海市政府合作项目——6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系统工程已经正式启动。这架望远镜选址上海天文台松江佘山基地,计划于2012年年底建成.届时将成为亚洲最大、国际先进的全天线可转动的大型射电望远镜,不仅可以很好地执行探月二期和三期工程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测定轨和定位,以及今后我国各项深空探测任务.还可以在天文学研究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这台望远镜建成后,按其口径大小在全球可排第三.仅次于美国的110米口径望远镜和德国的100米口径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天体的无线电波.确定遥远天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正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武汉大地测量站")经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于2007年,隶属于国家地球物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其前身为1986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建设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动力大地测量观测站。武汉大地测量站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重力、空间大地测量观测仪器,是目前国际上同类观测台站中测量手段最完备的台站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总结RTK在公路测量的应用。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RTK系统由GPS接收设备、无线电通讯设备、电子手薄及配套设备组成,要把这些设备分成基准站和流动站。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目前RTK技术在测量中主要应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放样测量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空间对地观测的地震监测技术、预测方法与应用示范”项目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社会公共安全领域能力建设战略布局,以及《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项目主要目标立足于地震监测预测技术发展对空间技术的需求,开展空间对地观测中电磁(EM)、红外(IR)、干涉雷达(InSAR)等多种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以震例分析为基础,开展地震前兆信息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分析地震电磁场、热场、形变场异常特征,初步探讨不同异常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光束干涉测量装置,对SONY公司的LCX023CMT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进行了测试利用计算机对得到的干涉条纹图像进行滤波、二值化、条纹细化和二值图像的滤波等一系列处理。计算出干涉条纹因LCD相位调制而移动的相位把参考灰度分别为255和0时测得的数据做了比较并取平均值绘制出LCD相位调制特性曲线。通过定性的分析,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减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在相移干涉测量中。用LCD代替PZT相移器能大大简化光路系统,同时避免机械运动。实现相移量的全数字化控制。  相似文献   

17.
GPS短基线定位精度的误差及消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定位测量用于精密工程测量,城市测量、形变测量等领域时,短基线(大多小于5km)和超短基线(一般小于2 km,最短可到几十米至几百米,平均边长1公里)被广泛使用。对于那些有特殊要求的高精度的精密定位测量,如大型水电站的大坝形变监测、古建筑保护、重要厂区的滑坡监测等,往往要求非常高的精度,仅靠延长观测时间是很难达到目的。因此,有必要对短基线精密定位技术作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14,(24):63-63
采用光学遥感技术为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对比、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水平和垂直分布及输送提供可靠数据:1.进行主要大气痕量组分(SO2、NO2)的源排放清单对比观测研究;2参与综合观测实验,利用光学遥感技术测量边界层结构及颗粒物的空间分布;3.观测北京及周边地区地面大气痕量组分(SO2、O3、NO2、CO)的垂直分布;4.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提供华北地区对流层和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和主要痕量污染气体(SO2、O3、NO2、CO)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28日星期日从出发到现在,我一共飞了多远?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掰着指头算算:26日变轨前飞了38.9万多千米,变轨后每圈大约17万多千米……我已经飞了70多万千米了!"科学家!科学家!"我叫了起来,"地球到月亮的距离总共才38万千米,我飞的路程差不多都够一个来回了,你们还要让我飞多远啊?"科学家答道:"你从入轨到正式进入绕月轨道要飞行1585219千米,现在还不到一半呢。""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儿让我到达月球呢?""别急,路得一步一步走。"科学家鼓励我,"这两天,我们全面启动了你的USB—VLBI综合测定轨系统,各项参数都说明你的表现很不错。""什么?USB?那不是插U盘的接口么?"科学家笑了:"这套系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这里的USB是‘统一S波段’的英文缩写,属于航天测控网,在测距、测速方面能力较强,但测角精度无法满足远距离测控要求;VLBI是‘甚长基线干涉’的英文缩写,用于天文观测的测量系统,有很强的测角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经中国科学院批准 ,中国科学院天文地球动力学联合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于 1 999年 1 2月 1 0日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同济大学联合倡议组建的。它的成立是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举措 ,是为促进我国新的交叉学科——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巩固和加强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进一步推动院内外科研力量的联合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而进行的跨地区、跨研究所建立新体制和新机制的有益尝试。80年代以来 ,以上海天文台为中心 ,相继建成了 SL R、VLBI、GPS等现代空间观测设备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