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西方基督教的"经书"--<圣经>,曾被许多作家不断借用到作品中.名字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的剧本<诺亚方舟>也是借用了<圣经>中的情节和人物.通过对<圣经>在<诺亚方舟>中的情节、人物的构建分析,更能全面的了解作家普拉东诺夫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毕飞宇是新生代作家中较为独特的一员.他的创作不断推陈出新,在近年<玉米>、<玉秀>、<玉秧>"三玉"系列中篇小说中又有新的创造与突破.在乡村叙事、权力欲写作、女性形象塑造、成长小说等方面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路遥是当代名作家,为学事业奋力拼搏、英年早逝。他的创作道路显示了作家坚强的人格力量,对广大读有着深刻的精神影响,一、定位——找准人生的坐标点。二、到位——确立自己的艺术自我。三、超越——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四,升华——生命夭折而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4.
卢新华是一个前后创作风格变化较大的新移民作家,从早期的"伤痕文学"开山之作<伤痕>始,经历了一个写实到写意的过程.本文想结合卢新华影响较大的<伤痕>、<细节>和<紫荆女>,对他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演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沈德潜诗歌选本中的诗学批评蕴含着特殊的诗学批评模式,不仅在作家的批评上有其特征,而且在诗歌的批评上也有其特征.诗歌选本中不仅有对诗歌的评价和选择,而且也有对作家的评价和选择.<明诗别裁集>是继<唐诗别裁集>和<古诗源>之后的又一选本,比前两本较为特别的是,<说诗晬语>是在此本之后写成,可以说<明诗别裁集>编选特征已经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6.
<高兴>是当代实力派作家贾平凹2007年出版的有关农民工生活的长篇新作.与优秀文学作品相比,<高兴>体现出对"反文明"话语的依附;对"世俗现实"的非个体化关照;走不出的自在写作等三方面的类型化的艺术特征.这三方面的艺术特征既成就了<高兴>个性化的内容书写,同时也阻止了它向经典作品靠拢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梁晓声改编成电视剧,将搬上荧屏.为此,我拜访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刚刚过去的一九九八年,对梁晓声仍旧是创作的丰收年.他送我九八年度出版的长篇结集散文就有:<凝视九七>、<梁晓声话题>、<心灵的花园>等新作品.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的文学巨人以他们的文化精神促进了俄罗斯民族的社会进步 ,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能够产生巨大影响 ,与作家自身的人格因素是分不开的。文章认为 :19世纪俄罗斯作家人格魅力主要有三种因素 :一是公民气质 ,民主意识和民族意识并存 ,对社会政治的关心 ,对现实的积极干预 ,形成一种奇特的现象 ,俄国作家既是文学上的巨人 ,也是政治上的难民 ;二是平民意识 ,俄罗斯大多数作家是贵族 ,但他们的许多作品创作是以一种“陌生化”的视角 ,平民的视角去透视生活 ,特别是关注俄国小人物的生活 ,形成表现小人物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是“意图谬误”所造成的二重人格。许多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违背原始的创作意图 ,或者是超越了自己的创作意图 ,现实主义作家的良心和与宗教立场、阶级立场相互矛盾 ,在二重人格中见出作家的人格。文章还就俄罗斯作家人格因素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家日记写作和出版实绩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景现.现代作家日记出现,源于"五四"对人的重新发现.现代作家日记是创作主体对自我形象的书写和生命意志的表达,其中体现着理性批判、个性自由、忏悔、孤独等现代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10.
须一瓜无疑是目前深富创造力的作家之一.她的<淡绿色的月亮>、<海瓜子薄壳儿的海瓜子>、<老的人黑的狗>等作品对于当下生活的突入与感悟有着独特风格和罕见深度.她的小说创作穿越人们庸常经验与贫乏想象之后,直抵现代人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1.
刘虎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4):112-114
余华以其过人的才华和勇于创新的先锋姿态参与了当代文学的进程,统观其小说创作,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男权文化思想浸淫着他。在余华的小说中,无论是对幻美型的想象和期待,对恶俗型的憎厌和欲望,还是对受难型的同情和讴歌,其实质都是他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建构起来的虚幻镜像,是传统的男权意识对其小说创作的规范和制约。  相似文献   

12.
周立波作为湖南现代乡土小说和当代乡土小说的承上启下者,贡献是巨大的,以他为中心,湖南形成了“茶子花”派,他的乡土小说体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之情,追求一种清新俊美的艺术审美风格,展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赢得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约翰·厄普代克的创作思想和他的“兔子四部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出版了许多小说 ,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美国小城镇的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找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素材 ,通过自己的小说把读者引向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在他的作品中 ,他向读者展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兔子四部曲”是厄普代克的经典之作 ,代表了他的最高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4.
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作家们从不同的审美视域表现着各色人等的不同状貌和境况,塑造了一批鲜明独特、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出了他们的心理深度和精神世界。既丰富了当代文学人物形象的画廊,又深化了现实主义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虚无主义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尤其在近30年来的当代小说中,虚无主义具有结构性的意义。小说家对价值虚无的痛苦认知与超克虚无的坚韧努力,使得这一时间段以来的小说创作不但在精神深度上达到了较高的层次,更让小说文本内部充满了哲学与文学之间的强大张力。将近30年小说确定为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对象整体,打破文学史的一般写作模式,不完全按照诸如从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新状态小说到后先锋小说等的线性时间的递进顺序,而是采取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共时性解读方法,从虚无主义的角度把被经典文学史基本确定命名的上述各类小说形态揉合成一个相互交缠渗透的写作整体。能提炼出近30年小说写作的内在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16.
自新写实小说始,作为当代中国现代性文化语境中的一大文学景观,日常化写作已成为文学视域中难以规避的当下经验。而“日常生活”无疑是把握日常化写作这一文学叙事和写作倾向的关键之所在,故由此切入,主要以新写实小说和晚生代小说文本为例,通过辨析二者日常化写作旨趣的诸多异同,从而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的日常化写作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王朔的小说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新的小说叙述模式,以迎合大众的“媚俗”性心理在社会上显示了它独特的价值,成为当时人们喜闻乐道的小说样式之一,也为当代通俗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书写模式。尽管文学界和评论界对于“王朔现象”的评论褒贬不一,但王朔的创作对于当下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卡夫卡的生存是为了创作,他的创作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与创作是一个整体,他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他的孤独、漂泊、恐惧、焦虑在作品中得到了真实的反映。由于卡夫卡的心态代表了当代西方人的生存境遇,所以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相似文献   

19.
当代江南作家苏童的创作来源于江南文化。综观其小说,无论是主题、风格还是语言,都带有浓郁的江南风味,是江南文化在当代的演绎与再现。苏童小说与江南文化的渊源关系是:一、唯美主义的女性主题。苏童在小说中细腻准确地塑造了一批美的女性形象,从纵向角度来看这可以追溯始于东晋永嘉年间的唯美主义文化传统;二、梦幻灵性的风格。苏童的小说时空混乱、叙事模糊、意象繁杂,这主要受之于江南地域文化的影响;三、感伤颓废的语言叙述。这是江南这块特定地区人文和地理积淀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甘智钢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4):52-54,82
鲁迅短篇小说文体观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的规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二、给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代小说的"先锋性"与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三、弘扬了中国文化中的精华,使中国古典传统在现代得到了创造性的转换,现代中国小说因此也找到了扎根民族文化土壤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