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次作文,不少学生写作文马虎,拟好写作提纲、打好草稿,不经修改,就誊在作文本上,甚至有部分学生为了赶任务直接写在作文本上,结果到处都是错误。教师批改发回去后,学生又不看,连圈的错别字也不  相似文献   

2.
王忠鑫 《山东教育》2008,(12):21-22
“作中修改”是“作中指导”的继续,又是“作后评改”的基础。在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作中修改”的环节,学生打完草稿之后,别说是让他们自主地修改作文,就是在课堂上也很少有这方面的指导。目前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许多教师仍然没有重视指导学生怎样去修改自己的草稿。教师所面对的仍然是学生直接抄在作文本上错字连篇的作文,  相似文献   

3.
注意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草稿,然后要求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具体做法是:学生四人一组,逐人轮流读草稿,让别人评议,自己修改誊抄,然后互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互学精神,又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此外我还通过家庭访问,请有文化的家长帮子弟修改作文草稿。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老师也能从批改作文堆里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4.
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为提高学生这种能力,我在教学中摆脱了传统的约束,实行了作文教学的六步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生初作。小学是作文打基础阶段,要练好作文基本功,就要有足够的时间酝酿,这样在以后习作中,就能达到速度快、质量好。我在上完一组主要课文后,就趁热打铁地指导学生做基础训练中的有关习作练习,一般提出作文的要求,然后让学生带回家列提纲、打草稿。 (二)相互修改。互相修改作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因修改别人文章,能吸取人家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而,我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学生草稿已写好,再抽出一些时间组织学生同座位换改或各组换改或写作水平悬殊的换改。同时,老师也抽选出七、八篇草稿作简单的修改,以便掌握同学们在这次作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教师指导。学生相互修改了草稿,老师又对一部分草稿作了修改。这时,我便根据这次作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针对性的指导。这包括审题、作文要求、学生存在问题及修改办法等。必要时,还可选读几篇典型的文章。 (四)学生再作。学生修改过别人作文,并听了老师的指导课后,我就要求他们根  相似文献   

5.
拔河     
这是老师批改过的一篇作文(略)。老师在“总批”和“眉批”中,对这篇作文的优缺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修改意见。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学会修改文章。请你把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运用修改符号加以修改。 也可以将自己的一篇作文草稿读给老师、同学听,征求他们的意见;再参照他们的意见认真修改自己的草稿,然后誊在作文本上。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学语文教师一个沉重的负担仍是作文批改,特别是作文的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像锁链一样紧紧地捆住了教师的手脚,结果是教师拼死累活,学生却收效甚微。正如叶圣陶先生听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在作文批改中,我采取的是分三步批改的方法,谈出来求教于广大同仁。第一步:学生自改俗话说:“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首先要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认识,自改作文,不仅是把作文写好,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修改,逐步摸索到一些作文的规律,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梁旭煜 《现代语文》2013,(8):126-127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受"学生写,教师改"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费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教师也被拖得精疲力竭,且效率低下,但学生并不领情,常是一塞了之。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明确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养成一种惰性——写作文是我的事,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事实上,学生每次把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都要经过十天半个月的批改后才能进行讲评,那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连认真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因此,教师的修改就显得劳而无功,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加强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他们都普遍认为批改文章是语文教师的事,作为学生,只要将作文写完,就大功告成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发现,我们教师费尽心思修改并写了好多评语,但在发到学生手中时,大家也只是急忙地翻看一下分数,就将作文本塞到抽屉里了。对于作文的修改,学生并不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学生作文老师改,形成了一个写——交——搁的模式。因此,即使学生作文写得再多,教师再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改,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而作文改革应在改字上做文章。况且,修改本来就是作文的一个方面。学生习作应当是既会写又会改,才能全面掌握作文的本领。因此,我在作文教学时,初步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经过一阶段的探索,得出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多写之后,教师苦于批改时间不够用,精力也够不上。教师的“精批细改”,学生也接受不了,作文本发下去后;大多数学生只看看分数,瞧瞧评语,好的笑笑,差的发牢骚,甚至把批改过的作文撕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毕业班作了改革尝试,采用“领、扶、放”的批改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所谓“领”,就是领着学生学会批改方法。教师选一篇问题比较多的学生习作,抄在纸上(或黑板上),或油印出来发给学生,在“作文修改”课上,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在修改中,充分让  相似文献   

12.
林秋芸 《现代语文》2011,(9):117-118
叶圣陶曾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要“改变精批细改的作法,因为学生得不到实际好处,要启发学生自己修改文章,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观点十分精辟,它向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启发学生自改文章。大纲也明确规定要让写作者自己修改作文。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出学生的自改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根据这一要求,现将自己运用“五步指导法”,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尝试,赘述于后,就教于大方。 一、针对“学生写教师改”的弊端,提出问题 传统的作文批改(即同步教学作文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背着学生在办公室批改。教师精批细改,费尽心血,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教学改革的一条途径。多年的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逐步形成了这样评改的“三部曲”:第一步,自读自改每次作文指导课后,学生完成习作草稿。老师强调学生重视朗读自己的习作,把自己的习作朗读几遍,看它是不是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如发现不妥之处,自己修改。修改时着重注意三点:①有无多字漏  相似文献   

15.
一、有事写,多鼓励,榜样引路 每次作文,题目必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把平时观察的事物表达出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如:初一上学期写记叙文《我的新伙伴》,初二上学期写说明文《我们的学校》,要求学生先写草稿,再请两位同学修改,然后抄写在作文本上,由教师批改。这样做,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明显减少,教师主要从内容、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批改,注意要多鼓励,少批评,不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作文评讲时,应选择写得较好的作文,在学生中朗读评讲。这种榜样引路的作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不仅要确定好作文评改的标准和重点,而且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作文自改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评改前要阅读学生文章,掌握普遍及个别情况,写出或肯定、或鼓励、或启发、或商讨的评语,使学生看到进步,增强信心,进而激起学生修改作文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样,学生真正成了作文的主体,能在亲自参与评改中提高写作能力。下面是我采用的六个步骤。第一步:个人初改。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口述成篇的基础上拟出草稿,先要轻声诵读,边读边想,思考内容是不是具体,与题目的要求是否一致,句子是否通顺、明白、生动,…  相似文献   

17.
许多语文老师苦于作文批改,叠大叠的作文本让他们颇费气,既要改病句、错别字,又要写评。可是辛苦过后,学生作文却起色大。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解决老的苦恼呢?我认为有,那就是把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自己的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可指导他们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老把作文修改权“转让”给学生,则了学生思考、改写、提高的机会。次,我让学生以《校园之晨》为题作文。一个学生在文章开头用较多的篇幅,孤立地写了清晨从校门经过的市民赶班的情景。我在…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实际效益,可以探索在作文时“不拟草稿,一步到位”。何谓“一步到位”?我指的是在单元作文训练项目中,通过教师的细化指导,学生在拟定了必要的提纲后,腹中打好全文的草稿,随后等教师指导结束,在作文本上一气呵成地完成作文。以下是我对小学作文教学实施“一步到位”的若干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学生怕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头疼,课堂上学生口咬笔头,眼瞪天花板,两节课下来,草稿上只写了开头,有的甚至篇篇开头一个样,毫无新意;另一方面,教师批改作文又是一个苦差事,教师整天趴在办公桌上批呀点呀,苦不堪言,作文本发下去学生连看都懒得看,真可谓是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20.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切的的感觉到学生写出来的习作绝大多数都是缺乏创意,层次混乱,着实堪忧!对此我围绕"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修改作文"三方面展开研究,学生们已经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一篇篇真实感人的习作令我喜上眉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