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教育信息》2012,(12):79-80
据《韩国时报》2012年10月25日报道.目前韩国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成瘾问题比计算机上网成瘾问题更严重。韩国京畿道教育厅最近针对145.1万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66.9%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近10%的学生每日手机上网超过5小时.属上网成瘾高危险人群。每日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超过5小时的学生人数.随着就读年级或受教育阶段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与网络成瘾、学习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月平均手机上网支付费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4.84,P=O.009);上课时用手机上网的频率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3.24,P=O.041).②上课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F=5.34,P=O.005);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5.004,P=O.007).结论:网络成瘾程度高的学生也倾向于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排解学习倦怠情绪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3.
有专家称:调查显示,有10%的少年儿童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约1%的孩子上网成瘾,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她说,许多中国儿童专家认为,这将对少年儿童带来包括视力下降、肌肉劳损等身体伤害,同时精神伤害也难避免,但是中国的家长显然对此还缺乏关注。  相似文献   

4.
王德利 《成才之路》2009,(29):I0011-I0011
备受关注的网瘾诊治标准有望年内出台。在网瘾的界定上,初步认定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可认为是网瘾。40小时标准一出,立即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如此搞“一刀切”实在不科学。“单纯用每周上网超过40小时就判定上网成瘾,这种界定方法欠妥。”重医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蒙华庆认为,上网是否成瘾最重要的指标应该是心理状态,即看此人是否有不可控制的上网欲望;  相似文献   

5.
智能手机在给世人带来一些便利的同时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很多世人利用智能手机整日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等等.调查与了解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生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对于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具有一定意义.并对100位大学生分别进行1小时、2小时以及3小时的不间断上网或者打游戏的实验,旨在研究长时间利用智能手机进行上网或者打游戏对于大学生的视力影响及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内容偏好及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上网行为调查问卷及网络成瘾筛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上海某中学15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154人中有24人存在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5.6%;(2)中学生在网络依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中学生在网络内容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4)与网络使用正常学生比较,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和社交回避;(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上网时间、消极应对、游戏偏好、聊天偏好、社交回避对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鲜词     
寡欲手机 指只有基本通话功能的手机。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对学业和原本规律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影响。而上网离不开智能手机,于是,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参考》2012,(11):30-30
韩国女性家庭部协同教育科学技术部于2011年5月25日公布了对青少年上网习惯的调查结果,称5%的韩国青少年处于网络成瘾状态,亟需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上网成瘾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目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大难题。分析大学生上网现象,有助于探讨高校应对大学生上网成瘾问题的对策,提高引导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寡欲手机     
指只有基本通话功能的手机。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对学业和原本规律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影响。而上网离不开智能手机,于是,  相似文献   

11.
如今网络飞速发展,中学生上网成瘾愈发严重,从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支持四个方面分析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教学管理中常常遇见许多学生玩游戏上网成瘾,严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并因此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结合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对如何根治学生上网成瘾进行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发展,使其成为最大的网络使用终端,而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简要分析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并论述学生手机成瘾的主要危害及教育策略,旨在有效解决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智能手机使用理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学生上网痴迷成瘾的情况,并导致了一系列社会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面对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正确利用网络,特别是如何教育和转变上网成瘾的学生,成了新时期班主任必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率和网络成瘾率。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三种状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三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著差异;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和网络成瘾的认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编问卷对甘肃张掖市5所小学生网络心理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家长、政府部门政务公务管理人员采用谈话调查,发现以下事实:所有被调查学校里都已经开设微机课;88%的学生的父母不鼓励小学生上网;81%的学生认为上网会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91%同学回答自己周围的同学有向家长骗钱上网的行为;只有19%的同学回答自己进入网吧时工作人员阻止进入网吧,其他同学没有受到过阻止;小学生上网的资费60%以上来自父母给的零花钱;75%会在网上玩网络游戏;上网时碰到不良网站,23%的同学会很好奇地进入;近八成同学对网络存在依恋,每周上网时间超过12小时。大多数学生没有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分析这些事实,可以认为: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必须整顿网吧市场,严禁小学生进入网吧。小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应当在学校或家庭中有成人指导进行。  相似文献   

17.
对抚顺市300名高职高专大学生上网现状、存在的问题、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整群调查。同时,又对调查结果做了利弊分析,认为网络时代的今天,大学生上网是一种必然,而且上网是利大于弊,只要适度使用网络技术,大学生网络成瘾只是少数或个别现象。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上网的建议,对大学生戒除或减缓网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北京某医院牵头,出台了一个《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上网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且不说这个诊断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作为教育工作者,究竟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学生,是依照标准把他们统统归结为精神病患者,让医院去处置从而放弃教育责任,还是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让学生走出网瘾的泥潭。恐怕后面的做法积极意义更大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其实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是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相似文献   

19.
粟明昌 《湖南教育》2007,(10):22-23
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学生一旦染上网瘾,就变得注意力难以集中,性情急躁,成绩急剧下降.此外,学生上网带来的安全隐患让学校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20.
据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显示,国内青少年学生网民已经接近6000万,在网民总数中占1/3强(36.7%),每周平均上网时长为11.6小时,其中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6.6%,超过40小时的占5.9%。此外数据还表明:青少年学生网民对互联网娱乐功能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