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气氛,又称班级社会气氛,课堂心理气氛,它是一种社会心理气氛,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成员的共同情绪(情感)状态,它是由班级社会体系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气氛可分为三类,即积极型、消极型和一般型。积极的课堂气氛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而消极的课堂气氛的基本特征是主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脱离了学生…  相似文献   

2.
课堂心理氛围,即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消极的课堂心理氛围,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往往产生不满意、沉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呢?第一,教师是创造课堂心理氛围的关键人物,教师对班级的态度与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的心理氛围。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想像力和…  相似文献   

3.
积极和谐的气氛表明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它反映出来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动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  相似文献   

4.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互动共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一般型三种类型。积极型的课堂气氛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上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学生在这种课堂上能获得愉快、轻松、积极的情感体验。消极型的课堂气氛表现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紧张,教学内容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之间也没有合作和交流,学生在这种课堂气氛中表现出紧张、压力、害怕、烦闷等特点。而一般型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效果一般,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积极型的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课堂气氛也称课堂心理气氛,它是一种社会心理气氛,主要是指“工作集体中的情绪”状态,即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学指出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课堂气氛就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师生情绪、情感状态,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积极的、健康的、生动活泼的气氛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始终存在着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心理活动的双向交流。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气氛则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不…  相似文献   

6.
教育活动气氛是指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学指出,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教育过程中,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育情境,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与此相适应,教育气氛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热情活跃型和冷漠沉闷型.前者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情境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产生了理解、信任、愉快、满意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后者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情境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产生了不满、烦闷、厌恶、紧张、恐惧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美的教育气氛指的是前者,即热情活跃的教育气氛.这样的教育气氛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而且可以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美的教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复杂过程(桂诗春,1985:219)。外语教学的成败是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外语课堂气氛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气氛是指“工作集体中的情绪”,即班级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课堂气氛有两种基本类型: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气氛和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气氛(文卫平,1998:143),也有人将前者称为“支持型气氛”,后者称为“防卫型气氛”(韩向前,1986:6)。积极的课堂气氛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  相似文献   

8.
刘进 《宁夏教育》2010,(1):49-49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的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产生了满足、愉决、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作为“教”和“学”的组织者的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也就是使课堂教学气氛始终处于能让学生充分发动其思维能力的最佳状态,做到活而不闹,松而不散,静而不死。  相似文献   

9.
王岚 《学周刊C版》2014,(9):68-69
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愉悦、满意、进取、收获、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一种享受甚至陶醉的感受。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相似文献   

10.
课堂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产生了满足、愉快、互动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  相似文献   

11.
课堂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教学的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学生产生了满足、愉快、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激活学生的脑细胞,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并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12.
正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愉悦、满意、进取、收获、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一种享受甚至陶醉的感受。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呢?一、教师应该"心中有爱"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人说严厉打骂也是一种爱,但是在打骂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北大,其心理也是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13.
课堂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在这种气氛中,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思维活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师生双方均有满意、愉快的情绪,师生彼此配合默契,教学活动进行顺利,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课堂气氛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软指标,作者首先对比积极课堂气氛和消极课堂气氛。然后提出问题:如何营造恰当的课堂气氛?再从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教师文化、艺术素养、教师引领水平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课堂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课堂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而且也取决于一定的教育情境。教室里的座位、布置、光线等可以说是硬情境,而课堂气氛则属于软情境。所谓课堂气氛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它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是教学活动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消极或对抗的课堂气氛则会使上课成为负担,甚至可能使教学一无所获。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不管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是怎样的,教学方法也许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6.
课堂气氛是活跃在整个课堂内的一种活生生的气息.是一种特有的心理情态。课堂气氛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积极的气氛表明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它反映出来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正常和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的成绩会提高,而在紧张、压抑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下降。  相似文献   

17.
课堂气氛又称班级社会气氛或课堂心理气氛,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班级成员的共同情绪(情感)状态,它是由班级成员互动而产生的,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反之,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智力活动,窒息智慧火花。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其课堂气氛总是积极的、活跃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师生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某种占优势的情感与态度,是课堂教学心理效应的总体反映,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的一种潜在反映。它可以分为积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和消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的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指课堂教学的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求知欲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和谐。在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中,师生思维敏捷,心情舒畅,会产生满足、愉悦、成功、幸福等积极的体验。创设自然科学课堂的良好心理环境,旨在使学生主动而快乐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0.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定情境,它是课堂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健康、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不健康、消极甚至对抗的课堂气氛则会成为课堂上师生共同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使课堂教学一无所获。要营造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