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农业在古罗马人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古罗马早中期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罗马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古罗马王政时期到共和国中期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罗马早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为罗马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古罗马农业的发展形成了欧洲以后的农业格局雏形,奠定了以后欧洲农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古罗马角斗士文化是古罗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长期发展而来的一种独特文化,渗透到古罗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独特的文化伴随着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发展,曾经风靡一时,对罗马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3.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保民官,以其独特的否决权,维护了广大平民的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维护了国家的稳定,极大地推进了罗马共和国的民主进程,为罗马共和国成功地抗击外敌侵略以及对外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古代史上的大帝国准备了条件。然而,保民官并非十全十美,同样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古罗马洗浴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古罗马人特别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洗浴对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对古罗马人洗浴习俗的演变及其影响进行了阐述,它有助于我们从较深的层次上把握和理解古罗马的社会特征以及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战争是罗马史研究最为经典的论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扩张性帝国理论成为学界主流,立足于经济利益和军事文化两大要素。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对外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从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悄然改变,罗马和平在意大利和个别行省逐步实现,军事性社会向民事社会转变。地中海东部希腊化世界的无序状态酝酿出竞争激烈的国际系统,希腊化王国间的兵戈扰攘、王朝统治者的霸权意识都为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战争做出生动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西汉与罗马共和国后期大体同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在东西方之间开拓出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笔者将分别探讨汉长安城和古罗马城城市形态,并分析这两个城市的规划思想,进而从城市形态上揭示两帝国之所以相提并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罗马始终未能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这是罗马使节制度的独特之处。罗马使节制度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产生的,在不断的争战和扩张中得到逐步发展。纵观罗马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年代,无论是在共和国时期还是在帝国时代,身负各种使命的使节往来不断,尤其是在早期争霸时更为明显。罗马有效的使节制度使其外交手段和军事手段一道成为罗马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帝国时期,罗马的使节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罗马城原有的使节制度演变成帝国的外交制度。使节制度的继续存在对于巩固帝国的统治仍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口社会构成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古罗马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化是促成早期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古罗马早期的社会经济特色是自给自足的农牧经济,后来由于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与扩张,促使其生产者的社会构成发生变化,主要生产者由以前的罗马公民农民变为外籍奴隶,这些奴隶多来自文化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他们被广泛使用在各行各业,促进了意大利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帝国的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马略军事改革是罗马历史上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破坏了作为罗马城邦经济基础的古代所有制,沉重打击了共和国以土地、公民和士兵相结合为特征的公民兵制度,动摇了共和国的阶级基础,促使了新的阶级力量的成长。改革对城邦的构成要素(城市、公民公社和国家)也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因此,这场军事改革对共和国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它以军事改革的形式埋葬了共和制,促使了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400年之后,罗马共和国一直不断地向外扩张,在近100年里,罗马几乎把整个意大利半岛纳入自已的统治之下。他们的坚韧不拔和勇敢精神,经历长期的令人精疲力竭的战争,最终夺得了胜利,使他们一跃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这些战争就是布匿战争(由Punica一词而来,即拉丁语中的腓尼基人),是与腓尼基人的帝国迦太基之间的战争。这对年轻的罗马共和国来说是一次胜利,然而,战争的胜利以及对地中海世界的征服,同时也显露出暗藏的可能导致共和国颠覆的阴险力量,并使社会内部的矛盾日益  相似文献   

11.
西塞罗的自然法理论是在吸收了古希腊哲学思想,尤其是斯多噶学派的自然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古罗马共和国晚期的社会实际创立的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它是西塞罗法律思想体系中的灵魂和精华,它对罗马社会以及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对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利弊进行分析,在吸取前人的政体思想精髓以及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政体的理论。他所倡导的混合政体,是综合了前述三种政体的优点、摒弃了其缺点的共和政体。他的政体理论是古罗马政治实践的总结,对西方后世的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古罗马帝国是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要了解罗马帝国的真相,包括它在物质建设上的最高成就以及社会人文中的最坏状况,我们须将注意力集中于帝国首都——古罗马城本身。正是在罗马城,罗马人建造了极其雄伟的城墙、壕堑、堤坝、水库等;正是在罗马城,罗马帝国吃力地对付着它所集中起来的大量民众,并给它其他方面的腐败堕落的大众文化加上一层合适的城市伪装,以反映出帝国的富丽堂皇。本文着重揭示古罗马城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14.
贫富差距在阶级社会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崇尚民主、自由的罗马共和国也是如此。贫富差距贯穿于整个罗马共和国,并且深深影响着共和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贫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就判断贫富的标准而言,在共和国不同阶段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文献   

15.
骑士等级是古罗马社会一个重要社会等级,被誉为“金融贵族”.在帝国初期,骑士等级日渐受元首重视,成为帝国新设官职的承担者,且逐渐取代元老等级担任大省总督、军队统帅等要职.作为新“官僚等级”的骑士等级的崛起,大大削弱了被释奴和元老的影响,加强了元首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6.
陈超 《历史教学问题》2006,(4):50-52,19
在罗马文明发展史上,作为“罗马美德”的忠勇爱国、节俭朴实和自立自强,曾经铸造了罗马帝国的辉煌,但随着帝国的强盛与繁荣,这种为世人备加称颂的传统道德却迅速沦丧,崇尚奢华、腐败堕落成为促使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的催化剂,古罗马的兴衰对后世具有振聋发聩的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古罗马兴衰时期的社会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罗马比较完整地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各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社会道德是有所变化的。本文试图就古罗马社会道德的变化及其对古罗马兴衰所起的作用,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共和国中后期,罗马政府采取授予行省居民公民权来实现维护其统治。在行省管理过程中,罗马原有的公民权制度成功地推广到各个行省。探讨罗马的公民权制度,了解其对行省管理在维系整个庞大帝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尽管恺撒的执政时间处在罗马共和国末期,但仍然有很多人认为他和在这之后的罗马帝国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他,很难说屋大维能不能开创那个强大的帝国。  相似文献   

20.
根据罗马古典作家的记载和碑铭资料,本文考察了古罗马儿童的游戏情况以及古罗马人的游戏观。一般而言,学前儿童的任何安全的游戏都不会遭到成年人的反对,而学龄儿童的某些游戏种类则会受到限制,并成为他们学习的附属活动。就本质而言,古罗马儿童的游戏不仅是孩子对成人社会的模仿,也是自己在未来社会中角色的预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