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命写作”是王君老师早年“青春语文”教学理念中提到的作文教学理念,包括阅读、写作、生活三个方面,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提供了许多借鉴经验,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并创造性地回答了教师应该如何教写作,学生如何学会写作的问题,其教学理念强调通过“生命写作”,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与生活激情。而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如何借鉴王君“生命写作”教学理念促进初中生写作课堂的发展,这也是语文教育发展领域较为关注的一点。对此,本文力求通过分析“生命写作”的教学启示,从而探索出“生命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课堂中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1.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现状。强调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教育,是因为学生是一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也因为语文与生命活动,特别是学生精神生命活动有着特别的亲缘关系。日本教育家小原田芳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确实,人的生命只要存在,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应以“生命人”为起点,也应以“生命人”为归宿。语文教育不仅“教生命”,而且要通过“有生命地教”来“教生命”。语文教育应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源,帮助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激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人若想改变命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这是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生活共同诉说着的一个真理。改变自己,正是“超越“的生命逻辑。审视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谱系,“超越”成为他语文教学生涯的本质属性,改变自己,就是改变经由他创造的课堂教学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王老师的职业生命,正是由一个又一个充满着超越意识的课例层叠而成的,他们不但成就了王老师的语文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5.
在笔者的教坛生涯中,回首走过的语文教育教学之路,感慨颇多。但是,教育如何变革,教法如何创新,笔者有一个观点坚如磐石.也就是自己的“教育思想”吧。那就是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育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下而,谈谈笔者的心得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地位做出了新的认定,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在兴奋之余,不能不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一、如何看待语文教学1.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人”和“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人”和“人的发展”上,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学生。教师是一个生命,学生也是一个生命,…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生命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如何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新时期,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组织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小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加强作文教学研究和改革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全面实现语文教学价值和发展价值的一个重要问题。作文教学该怎样进行改革,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主张,但是不管怎样,都必须让学生亲近作文,对作文有兴趣、有感情,并且能主动参与,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心随意动”、“笔随心动”,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生命的愉悦。总的来说,就是让作文能够成为学生个体生命的表述形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生命的特征就在于它是有对话欲望的文化体。因此,走向生命对话是教育的理想追求。我们要确立教育的生命对话本质,就要转变独白教育的“成才”目的观、“我一它”师生观、“蓝本”化课程观,才能形成以“成人”目的观、“我一你”师生观、“文本”化课程观为基本理念的生命对话教育。走向生命对话,意味着教育从传递知识到生成知识的转换,体现了教育的创造性追求;走向生命对话,意味着教育重新开始了对人的关注,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追求。  相似文献   

10.
刘海燕 《辅导员》2014,(6):45-45
我们总想着教育学生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全面发展,可就在忙着“教育”学生的时候,恰恰忽略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等待。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语文是为学生立“本”的,而这个“本”就是“言语生命”。所谓言语生命,指的是通过言语而实现的生命的意蕴,或者说由生命生成的言语表现的生命意志、生命意义等。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对生命对象和生命本身的体验、感悟和理解。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着力由语言文字引发、由语言文字贯穿,着意学生精神思想的需求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作文演说为首要的教授法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界。长期以来,写作处于阅读的附庸地位,这似乎已成“定势”,将写作从阅读中独立出来的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   传统的“以阅读为本位”的语文教学观,是由封建教育的目的所决定的。封建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明道、宗经、征圣,所以学生必得以读圣贤之书为首务。尽管时代已发生根本的变易,但是,在语文教育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以阅读为本位”的观念却还是根深蒂固的。   而胡适却把“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  相似文献   

13.
徐莉 《学语文》2021,(2):23-25
传统家训不仅可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其内容中也包含着宝贵的语文教育思想。古代传统家训中的语文教育思想直接促进了古代的语文教育,研究、挖掘和继承传统家训中的优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将此运用到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极大地促进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本文侧重探析“大语文”背景下传统家训中“应世经务”的语文教育作用、“修身力行”的语文教育目标以及“阅读、写作和言语”等语文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4.
席娟 《现代语文》2014,(12):131-132
近年来,随着个性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能针对社会现象、生活现象,用议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在表达实践中发展逻辑思维”,“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张扬个性,又要理性表达,看似矛盾的两方面恰好反映了作文教学的思辨性。如何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将二者统一,成为当前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应指向学生长远的未来人生,即促进其可受用一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技能的不断内生。阅读教学的自救之路在于“正本”,即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品位阅读能力;而写作教学的成功法门在于“清源”,即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的写作与生命言说逐渐合体。语文教育的内生指向在于“立人”,即为未来社会立有丰厚语文素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6.
徐英 《辽宁教育》2014,(9):89-89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素质教育和自主成长的最佳结合点,大阅读教育让我看到了希望.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来审视大阅读教育,就必须尊重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语文教育回归生命,走向生活.如何使阅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阅读成为需要,让经典成为给养呢?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化,是教育从“工具价值”转向“生命本体”的重要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倡导将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这意味着语文教学需要融入“生命”意识,合理设计课程,落实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写作教学”与“生命教育”联系密切,通过语文“写作教学”来渗透“生命价值”,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日记,渗透德育的良好载体安徽芜湖铁中马章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必须根据语文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如何“渗透”和“潜移默化”呢?方法固然多种多样,几年来本人指导学生进行日记写作的...  相似文献   

19.
多棱视点     
《中国高校招生》2006,(8):117-117
高考应成为一件平常事,给我一个承诺,创造的可贵,教育该如何“拯救”生命  相似文献   

20.
常小芳 《教师》2010,(20):36-36
语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文教育,即为孩子打下一种精神的底子,给人的生命涂抹一种颜色。于是,如何利用写作教学为学生的人文精神积淀和终身学习能力“打底”,成为我不断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