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上曾一度流传这样的话题:子女放学回家,中国家长往往会问:“今天你完成了多少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外国家长则更多的会问:“今天你向老师问了多少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材料作文自编自导罗桂根美籍华人吴健雄教授说:“在中国,家长往往这样问他的孩子:‘你今天得了几个A(即高分)?’”在美国,家长往往是问孩子:‘你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要求:根据这则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  相似文献   

3.
开心万花筒     
反应德育课上,老师教育同学们说:“你们回到家里,首先要关心父母,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的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第二天,老师要同学们汇报父母的反应。乐乐说:“我爸妈说,你想要钱就直接说好了,别拐弯抹角,跟谁学的奉承人?”走迷宫请快速穿越迷宫,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家长通知书从乐乐手里抢过家长“你今天是怎么了?这么半天老摆弄它父亲说着,干什么?”翻阅起来。:“在课堂上通知书,只见上面有老师写的批语往同学的衣服里塞虫子……请家射弹弓,。”你长大会成什长来谈一谈“你在学校里净干这些,是我从您父亲向乐…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班中经常会发现有那么几个孩子,平时总爱和同学磕磕碰碰,今天跟这个同学闹意见,明天和那个同学不说话。他们在同学中也没有好朋友。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往往情绪不高,家长问起时,孩子也很委屈。孩子往往会说:“我真讨厌某某”、“我恨死某某了”、“某某真没劲”…… 不同的家长对此反应也就不同。有的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有的会说“谁欺负你了,去告诉老师”,有的甚至“告诫”孩子“谁欺负你,你就打谁”;当然也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在学校与同学  相似文献   

5.
一年级的新生放学了,做父母的免不了要关切地问这问那,您经常向孩子问些什么问题?您是否问过:孩子,今天你高兴吗?孩子入学后,大概家长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经常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喝水了吗?”“学校的饭好吃吗?”“老师留的什么作业?”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少有人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高不高兴?和老师、同伴在一起愉快吗?他们喜欢你吗?其实这些都是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关键问题。孩子的行为往往会受到情绪、心境的影响,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心境不佳,则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家园沟通的实效性,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展其才,使家长园地会“说话”,确实成为家园沟通交流的窗口。一些家长只重视智育,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结束时,往往只会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小一班开设了“考考你”专栏,设置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让家长做答,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的育儿观念。例如“:你知道孩子的好朋友都有谁?”有的家长能脱口而出,有的却支支吾吾。“您的孩子今天高兴吗,为什么?”“您的孩子今天提问了什么问题?”此类问题的设置,不知不觉中引导着家长观察、关注孩子,转变育儿观念。同时,教师在和家长“说话”的过…  相似文献   

7.
吉菁 《小学生》2005,(10):14-17
“老师,昨天我家晚上停电了,所以没完成作业。”毛毛低着头向老师汇报。老师说:“知道了,你今天把作业补起来。”毛毛一转身,做了个鬼脸,回到了座位上。“昨天晚上的韩剧你看了吗?”毛毛问同桌。同桌感到非常奇怪,就问毛毛:“你家昨天晚上不是停电了吗?”毛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相似文献   

8.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关心孩子的家长就会忙着询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有的家长会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家长就会感到失望。还有的家长会这样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发现了什么?”让孩子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甚至让孩子提出问题来。两种提问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思考:你赞成哪一种提问呢?  相似文献   

9.
<正>全世界犹太人口有两千万,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将近200人。中国拥有13亿人口,至今仅有8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且他们获奖的科研都不是在中国完成的。从两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角度来看,犹太文化与中华文化至少在注重家庭教育上是一致的。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更多的原因恐怕是教育方法与理念不同。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会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落脚点是"学知识";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却问"你今天问了什么好问题",侧重点是"提问题"。表面上看是问题不同,实质上是理念差别。  相似文献   

10.
说日记     
从幼儿成为小学生,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转变: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转折期”,是学校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家长,我想出了一个帮助孩子“说日记”的办法,使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的同时.让孩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刚开始的几天,他一放学,我们就问他:老师是怎么上课的?今天学了些什么呀渐懂了吗?等等。天天的询问把孩子问烦了,不再愿意回答了。不了解孩子就无法教育他。于是,有一天晚上,当孩子写完作业想玩一会的时候,我说:“咱们…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不端正,必须在家长、老师的监督下完成作业。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从而回到了那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上:学习是为了什么?暂且不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建设祖国而读书”这类话题谈论,先说说我给刚读一年级的儿子的一句话:“学习是你的责任”。开学报名那天,我领着儿子去他向往已久的新学校,见新老师,并当着他的面办完了入学手续。回家的路上,我问儿子:“你看见妈妈为你交的钱吗?多不多?”“多,有一叠呢。”“是呀,但这是妈妈必须做的,因为供你…  相似文献   

12.
问我女儿从幼儿园回到家里,有时就会问我一些老师怎么样不对了,或小朋友打她了,而我从公正的角度来说,女儿是有一些道理的,可我却不知如何回答。专家答:从你叙述的情况来看,反应了如下问题:一是孩子与所在集体不很融洽,消极的感受居多;二是孩子难以处理与外界的人际关系,既敏感又柔弱,只能以“倾诉”与“求助”来缓解心中的的压力。对此,家长应该怎么办??下面提供你一些具体做法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潘月娟  冬青 《家庭教育》2005,(12B):30-31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看报纸。提醒 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几位家长问了我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当他们问自己孩子问题时,总是问不出什么答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我通过观察了解,发现这几位家长大致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经常问孩子一些相同的问题。如:“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上课发言了没有?”“今天学了什么?”……经常是这样,孩子当然没有与你交谈的兴趣。这里提供几种有利于与孩子交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是做谈话的发起者。要引导孩子们说话,成人得有想像力。比如问“告诉我,你今天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有家长在孩子刚入园进会对老师说:“我们的孩子比较弱,我很担心他在幼儿园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在接送时间发现孩子脸上被抓破时,有的家长马上会问:“今天谁欺负你了,把你脸都抓破了?”有的家长甚至会说:“如果下次再有人欺负你,就去告诉老师,或者打回去。”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及西欧的一些国家,学校里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对老师讲课的内容会接二连三地提出诸多质疑。在美国的家庭中,许多家长问放学后的孩子的第一问话往往是:“你今天在课堂上向老师提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如果孩子有不理解的事而提不出质疑的话,将会受到家长的严加批评。笔者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对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很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我们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特别的作业,作业就是做一盘西红柿。回到家我自言自语地说:“今天没作业,我先去做凉拌西红柿,只要切成片片,再放上点糖就行了!”做好之后,我就去看电视去了。“砰!砰!砰!”响起了敲门声。我问:“谁呀?”“是我呀,我是你爸爸。”“门没关。”我说。爸爸进门就问:“作业呢?”我说:“在这里。”爸爸看了看,满脸奇怪地说:“这就是作业?”“老师要我们做一盘西红柿给爸爸妈妈尝一尝,再打分。”“老师会布置这样的作业?走,跟我到老师那里去。”爸爸一脸的不相信。到了学校,正好陈老师在洗…  相似文献   

18.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吴健雄在评论中美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不同做法时说:“在中国,家长往往问孩子:‘你今天得了几个100分?’而在美国,家长总是这样问:‘你今天向老师问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啊?’”显而易见,美国家长的做法要正确得多,进步得多。  相似文献   

19.
假期里的一天,我带着小记者团的一架照相机回到家里。妈妈见了问:“你会拍照片吗?”“当然会啦,我是摄影小记者呢!”我自信地说。“那给你外婆拍张照行不行?”“行!”我满口答应。第二天,我和妈妈来到外婆家。我一见外婆就喊:“外婆,今天我是特地来给您拍照的!”可外婆却说:“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拍什么照?”舅舅说:“‘摄影师’上门拍照,机会难得。”妈妈说:“免费的,不要钱!”经我们七说八劝,外婆才答应了。这下子,我们忙开了:舅舅端藤椅,妈妈拿木梳,舅妈搬盆花……经过一番忙碌,才准备停当。我从取景框中看出去…  相似文献   

20.
《家教指南》2006,(8):32-33
近日,湖北省试验幼儿园公安厅分园在该园60位5~6岁的幼儿和家长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问道: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您经常会问哪些问题?回收的问卷显示,1/3的家长最爱问“你吃了什么”、“你受欺负了吗”、“你学了什么”等3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