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创新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以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讨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高管货币薪酬和股权激励均与企业自主创新显著线性正相关;(2)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自主创新呈U型关系;(3)股权激励对货币薪酬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以上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改变回归模型和改变样本范围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2.
采用2011—2018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创新政策组合、高管激励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政策组合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高管薪酬激励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特别是能增强政策组合对高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企业产权性质不同,高管激励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差异: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高管持股产生的调节作用较弱,只有非国有企业的高管持股才能产生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在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推行解决了委托代理问题,可有效提高公司业绩。实证研究发现:在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高管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企业业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公司中公司业绩与高管股权激励水平显著正相关。制造业上市公司应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控制债务融资水平、适度提高高管股权激励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4.
以2008~2013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政治关联、公司治理与研发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和高管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股权的过于集中不利于企业的研发创新;政治关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研发创新效率,且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能够有效减弱股权过分集中对研发创新的抑制作用,增强董事会独立性和股权制衡对研发创新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股权激励制度的不断发展,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如何进行股权激励的话题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然而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对中国情境下股权激励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未得出一致结论。鉴于此,本研究使用元分析(Meta analysis)方法,对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60篇文献样本,174个效应值,以及股权激励模式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27篇文献样本,90个效应值进行定量统计分析,以此得出关于股权激励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阶段性定论。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激励水平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财务绩效;(2)分别实施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模式均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要优于限制性股票;(3)情境调节因素(股权激励的模式、企业上市板块)和方法调节因素(企业财务绩效测量指标、数据类型)能够对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企业性质对二者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从更加宏观的视角阐述股权激励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内在机制,探究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存在不一致性的潜在调节因素,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我国上市企业建立更加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高管薪酬差距划分成内部薪酬差距和外部薪酬差距两类,分别考察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未来绩效的关系,并检验了市场化水平在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未来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均与企业未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薪酬差距对高管具有较好的激励作用;此外,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未来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强,说明市场化水平提高了薪酬差距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8年沪深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财务柔性的视角下,探讨高管薪酬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货币薪酬对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股权薪酬对研发投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财务柔性加剧了高管货币薪酬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且加剧了高管股权薪酬对企业研发投入的阻碍作用。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医药企业应该加大创新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合理的高管薪酬方案、强化研发投入监管等,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8.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研究一直被视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将2008至2012年的沪、深2市A股市场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分为成长期和成熟期2个研究样本。通过加入生命周期变量,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行为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公司发展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其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是不同的。根据相关分析提出政策意见,规范上市公司的高管行为,优化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9.
针对政府补助会计实务中有违会计可比性原则的一些现象,在简要分析企业与政府之间资金产权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会计准则有关政府补助的规定,面对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扮演着双重身份的这一现实,以政府在具体市场经济运行活动中实质性的角色功能为抓手,具体地分析了政府补助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界定政府补助与专项应付款性质的会计职业判断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2—2021年173家上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财政补贴与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期财政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研发投入以及企业价值存在正向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当期财政补贴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正向中介效应。基于研究结论,分别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相关建议,认为政府应该健全补助政策、加强政府补助的成果监督和管理以及加大国内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企业应提高研发效率并积极参与研发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