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謇,我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兴教育、办企业”中,秉持忠孝仁爱之德,凸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黎民百姓以及民族兴旺,并将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创新精神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形成具备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立足新时代,高职教育应将张謇企业家精神引入校园,为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共同进步做出贡献。对此,文章从张謇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涵出发,探究其对现代高职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张謇和卢作孚都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基于史料分析比较二者的职业教育观及其实践,提出二者的职业教育观皆源自传统文化,并借鉴西方经验,终极目标皆为救国,但二者职业教育救国的路径、职业教育体系的架构、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态各有特点。张謇秉持的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双线发展的理念有战略高度,适合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卢作孚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观实用性强,适合初、中级技术工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根据张謇创建教育体系、发展职业教育和聘用人才的实践,总结提炼其爱才、惜才、育才、用才的人才观,并结合当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与现状,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职业教育和培养与使用合一等方面阐述了张謇人才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作为清末状元,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面对晚清朝政的腐败,毅然决定辞官返乡,满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热血,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中。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对实业救国的主张,张謇也有其自己独特的观点,无论是前期"实业救国"思想的提出,还是后期兴办实业的实践,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他在追求实业救国理想的过程中,提出了"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职业教育主张,并身体力行,创设了办学层级齐全且专业门类广泛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社会教育事业,堪称教育史上的翘楚式人物。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实践,为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与教育家,其一生以救国为目的从事实业与教育活动。受时代、个人、实践等多方面因素,促使其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独具特色的实业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对南通的近代化及后来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謇和荣德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他们探索实业救国之路,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文章从伟大的爱国者、时代的先行者、无私的奉献者三个角度对张謇和荣德生进行分析,并阐述了二人间的影响和联系。  相似文献   

8.
张謇基于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时代需要,主张教育救国、视教育为国家富强的根本,表现了清末以来鲜明的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张謇强调师范生人格的培养和教学实习的重要性,倡导"师范先行"的师范教育独立系统;主张"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凡事必求其适"、"德行必兼艺而重"、"学必期于用,用必适其地"等,形成了以求实业之实用为目的的近代职业教育理论。张謇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近代民办职业教育、民办师范教育的先河,对中国教育,尤其对江苏地方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教育史,尤其是江苏地方教育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謇和孙中山在关于发展工业、商业、交通等产业的重要地位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张謇主要是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创办一系列的企业来探求救国道路,而孙中山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质属于改良性质,而孙中山的实业救国思想则是改革性质的,主张以全新的资本主义模式来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0.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为职志,高举“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大旗,大力提倡并且兴办职业教育。从1902年在通海垦牧公司创办农学堂起,到20年代,张春在南通开办了不同专业和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20多所,还支持外地的职业教育事业。1918年,黄炎培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学校,张謇和其子张孝若每年捐助1200元。他当之无愧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开拓者。如何看待职业道德教育,换言之,它在职业教育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与技能培训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这长久以…  相似文献   

11.
1916年,一次世界大战方酣之际,我国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民族实业家张謇的纺织工业也正处于欣欣向荣的黄金时代.为长期发展纺织工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扩大原棉资源,培植后劲,张謇运用自己多方面的影响力,号召通、海、启移民,溯风北上,在大丰沿海滩涂上创办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农业模式的"大丰盐垦公司",废灶兴棉,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实行自己"办实业、兴教育、实行地方自治"的实业救国乌托邦梦想,为了推广植棉新技术,提高棉花产量,1932年在大丰盐垦公司创办了农垦训练班,对外名义称"南通农学院农科附属农垦训练班",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职教特点的农村职业教育,是张謇实业教育职教思想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张謇教育文论选注》是教育史,它通过对张謇教育情怀、实践与思想的梳理、解释,呈现了南通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程,并且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境和脉络;是教育学,它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彰显出张謇"村落主义"理念的伟大抱负和鲜明特色,也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的启迪;是教育家评传,它采用多种方式对张謇这位伟大教育家进行多视角的解读,让张謇可贵而独特的教育人格在对其文论的选注中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顾润生:请介绍一下“‘张謇大生思想’体验式启蒙教育”项目的建设背景和基本内涵。帅宁华:“大生”一词源于《周易·系辞》,是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的根本宗旨、强大动力和高远境界。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赓续张謇教育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着力研究“张謇大生思想”在当下小学教育中的定位、活化、运用与发展。“张謇大生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爱国救国、造福民众的大爱思想,心怀责任、勇于担当的大志精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大为追求。  相似文献   

14.
张謇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实业家、教育家。一百多年前,他创办了师范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他理念先进,做法独特,成为早期职业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职业教育实践的先行者,对职业教育的四大问题作了初步探索和精辟回答。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激励着职教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15.
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在实业和教育方面的成功实践,对当今农职校的教学改革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张謇职业教育思想对农职校教学改革的启示在于:专业设置——现实与前瞻紧密结合;课程改革——教学与需求无缝对接;技能培养——谋生与创业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4月14至15日,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本刊特约记者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组织的第二期江苏职业教育文化寻宝主题教研会——"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在南通举行。江苏各市职教教研机构负责人一行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文化寻宝活动,追寻张謇足迹,现场体会张謇职教思想的当代传承,受益良多。集张謇职教思想的学术研究、思想宣传、文化建设、素质教育、遗产传习于一体。  相似文献   

17.
张謇在倡导和实践“实业救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依据法律来管控和调整涉外经济活动的思想。基于文献研究,分析了张謇涉外经济法思想的核心,即以国家主权为基础,保持审慎的开放主义和履行国家安全审查义务,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保护国家的经济利益不受侵犯。张謇涉外经济法思想启示当前应构建主权原则下公平的营商环境,以法治保障对外开放的营商环境,并不断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8.
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教育救国”又是张謇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张謇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科考经历和晚清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及他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共同构成了其“教育救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9.
张謇作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拓者,具有远超出其所处时代的先进思想。挽救民族危亡及振兴实业的责任使命,赴日考察的经历感悟,以及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熏陶,推动张謇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的诞生,并使之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推动者。他提出和推行的“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学理念,“知行并进”的教学方法,“以严为轨”的学生管理,以及“爱国爱学”的职业道德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仍闪烁着熠熠光芒,对我国当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黄彩萍 《江苏教育》2015,(12):42-43
<正>位于清末状元,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张謇先生故里的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在国示范项目建设中,顺应时代发展诉求,充分利用家乡先贤张謇这一德育资源,践行"德艺双馨,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贯彻"遵循规律、全程培育、打造特色"的工作思路,构建了以传承张謇思想、弘扬张謇精神为中心,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两大任务,创设三个平台,促进四个融合,激活五大载体的立体化、多元化中职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追寻"素养与技能同步提升,人品与学业同步卓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