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游韵  谭斌 《教育学报》2009,5(1):25-32
儿童作为一种悖论式的存在,一方面寄托着成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成人世界以"小红花"为标志的对其天性的规训.这一悖论通过文学艺术中"另类儿童"的"小红花情结"得以显现.论文从描述影视文本中"另类儿童"的教育经历入手,反思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制度化教育对儿童天性的规训,揭示教育在"天性与规训"之间的矛盾.论文受现象学教育学的启发,提出要尊重"儿童的秘密",在敬畏、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给予其一种"恰当的教育关心",将儿童基于天性的成熟和发展合理地纳入到社会需要的轨道中.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秘密空间是儿童开辟的不被成人发现的场所,是儿童的另一个时空。儿童的秘密心理伴随着儿童成长,儿童不断生成着自我的秘密空间。秘密空间的存在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体验秘密的机会,促进了儿童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而且为儿童创造了体验自我的空间,促进了儿童内在自我的发展,给予儿童存在感与安全感。成人要正确对待儿童的秘密空间,尊重并允许秘密空间的存在,照顾到儿童的秘密心理,必要时帮助儿童创设秘密空间。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认知发展,儿童逐渐开始拥有秘密,秘密空间便是他们对于秘密的特殊体验方式。儿童秘密空间所蕴含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及观察法、访谈法的运用,探析儿童对于秘密空间的真实感受,发现在秘密空间中,儿童会与自我对话,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秘密空间是儿童实现自我建构的场所。然而,身处“权威与服从”的语境之下,儿童秘密空间正经历着被破坏、被监督、被入侵的遭遇,甚至越来越多的儿童早已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空间。这不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独立和觉醒以及道德人格的成长与完善。为此,家长和教师应适当地给儿童一些“失控”的空间,尊重儿童的个体发展,理解并保护儿童的秘密空间。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体现着不同时代教育理念的变迁,"秘密"作为儿童文学的常见题材,折射着成人对儿童这一本体的认识,分析成人的"秘密观"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当前对儿童观与教育观的认知。通过选取三本具有关于儿童秘密的代表性的绘本,从规训的角度分析成人对儿童秘密侵犯带来的儿童自我意识消解和道德认识偏差的问题,建议成人在尊重儿童的道德领域同时,适时选择介入方式。  相似文献   

5.
"懂事"是对儿童成长中外在表现的最直观评价,隐含着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期待。这种教育期待虽有重要意义却并不美好。儿童在这种期待中"被长大""被成人",往往令其在自我建构的关键阶段被迫转向"随和",使之成为教育活动的附属品。化解"懂事"教育的此种隐忧,需要以不抑制儿童的天性为基本前提,用儿童可理解、可接受的方式,让其明白事理,学会判断,使之在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心的教育氛围之中不断实现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6.
"秘密空间"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创设幼儿园秘密空间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丰富儿童内心真实体验;有利于培养同伴交往能力,促进亲密人际关系形成;可以引导儿童学会调控情绪,培养儿童积极稳定的情绪。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应关注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创设秘密空间,尊重儿童的秘密空间,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秘密通常会被认为是阻碍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屏障,就像一堵墙将人与人分隔。但是儿童时代与秘密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改善儿童的人际关系行为,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成人而言,一方面要认识到秘密对于儿童发展的巨大作用,尊重儿童的秘密;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利用消除儿童内心不良秘密,不断改善儿童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视角下,教师能更好地倾听幼儿的声音,尊重幼儿的参与权与表达权。随着学前教育的日益发展,幼儿不再作为"被研究"的对象,而成为了"自我生活世界的专家",教育工作者亦当转变教育观念,意识到儿童对世界独特的认知与表达方式。游戏是幼儿积极主动且自主自由开展的、带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成人"既是一个古老的教育问题,又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要求,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中"成人"观进行梳理,同时借鉴大田尧教授回应生命本质的当代"成人"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对"成人"活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儿童哲学的活动中找到了符合当代教育观的"成人"之维。儿童哲学在当代备受青睐的原因即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与对"生命"的关怀,在其活动中既体现了当代哲学对"他者"的尊重与理解,又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共育"的认可与实施,更是对"生命"的解读与回应。  相似文献   

10.
<正>事实上,秘密不仅对儿童具有教育意义,理解儿童的秘密也能帮助成人更好地发现自己。儿童以及儿童秘密的存在,会唤醒成人对外在和内心世界的认知,发现世界对自我和儿童共同的价值与意义。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秘密花园,弗朗西斯·伯内特笔下的《秘密花园》讲述了失去父母的小女孩玛丽闯入久已禁闭且荒芜的秘密花园后,和花园一起经历复活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育习惯于从“成人视角”来考虑问题,因而在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都不免刻下成人权威的印记。现象学教育学采用全新的“儿童视角”来看待教育问题,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思想,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和体验,为我们理解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以及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新的视角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儿童生命的表达,是儿童生存的方式。但在实用主义和教育功利性影响下,教育者之于儿童的生物性焦虑、成长性焦虑和社会性焦虑悄然滋生。让儿童"自主"游戏是儿童生命的回归。成人要给予儿童自主探究的机会、自由选择的权利以及自主建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以儿童为主体,儿童与劳动有着特殊而密切的关系。相较于成人劳动的非自然性、功利性,儿童与劳动的关系是天然的、动态的、非功利的、超越的。儿童与劳动都源自并依赖于"自然",都富含"改变"本性与能力,都以不断"生成"新意义和新体验作为确证自身的重要标志,都具备提升精神境界的"超越"意旨。儿童与劳动的互通关系赋予儿童劳动独特蕴意,与当前劳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相呼应,是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依据。由对"儿童"与"劳动"本原关系的回溯与沉思中可发现儿童劳动及儿童劳动教育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秘密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人类共同的体验,也是童年经历的一个重要内容。普斯曼在他的《消失的童年》一书中说,秘密是童年的标志.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对待儿童秘密的态度,父母应该是欣然接受它,从而更好地理解儿童,对儿童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和教育,了解他们又不破坏他们的安全感和平衡感.帮助其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童年是人生一段特殊的历程,有着独特的成长密码。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他们拥有与成人不同的精神世界。我们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从儿童的视角来探索、体验,内化,直至形成自己的个性品质,才是"有道德"的。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秘密。秘密是人对内心的体验和意识,"意识到属于内心的东西,知道隐藏什么,有隐藏、隐蔽、掩盖、掩饰、隐瞒、掩蔽、保护的意识"。[1]秘密不仅体现了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而且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它处于存在与不存在的中间地带,需要被保护。对儿童来说,秘密始终都有被泄露的可能,因此秘密既是儿童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意识,有时也是儿童人际交往中的一道障碍。关于儿童的秘密,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儿童的秘密?儿童的秘密有何价值?成人应如何对待儿童的秘密?笔者尝试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常以“成人立场”来从事教育。教育者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用成人的思维思考儿童,想当然地要给儿童什么,希望儿童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做,把儿童仅仅视为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儿童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其实,每一个儿童,哪怕是教师眼中的“差生”,都是独立的、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个体。“任何人都具有为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各种需求”“,只要提供了适当的环境,这种倾向便会显现出来,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我们的教育应该确立“儿童立场”,要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18.
儿童与空间之间本质上是一种相互嵌入与作用的关系。以往关于儿童空间的研究强调空间对儿童的制约和规训作用,遮蔽了儿童的主体性。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对空间向度的重视与空间理论的构建促使西方童年研究者开始采用感官民族志等研究方法,着重探讨儿童在多种日常活动空间与公共生活空间中的能动表现。结果发现儿童不仅以感官的、身体的方式认识和体验所处空间,用语言及视觉标志物定义空间,而且可以借助“非人”元素转化和建构空间。这启发我们应转变认识儿童的方式,提升儿童在社会中的位置;应基于儿童的空间体验,反思教育空间的构建;应鼓励儿童的参与,推动儿童与成人的空间共建;应引入地方视角,尊重多元化的儿童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9.
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哲学的问题源于语言的误用。因此,需要从概念上进行澄清。这对教育学、心理学等也同样适用。通过儿童说谎概念的界定,发现儿童的谎言不仅遵循成人世界内说谎的"符合律",还需要契合"排除律",两者缺一不可。有基于此,成人对儿童的说谎应当做到:首先,澄清儿童谎言的概念,反思习以为常的观念。其次,辩证地对待儿童谎言,避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再者,指向"善"的教育目的,朝向"爱"的教育方法。此外,成人应当和儿童多交流、常对话,走进儿童的世界,理解儿童、包容儿童、接纳儿童、呵护儿童、守护童年。同时,对于不能明晰的不可说的"谎言"领域,应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20.
徐萍 《中国德育》2006,1(5):78-78
在电子媒介时代,儿童能比较轻易地取得步入成人世界的“通行证”,儿童与成人分享着同样的秘密与信息,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区分变得越来越模糊,进而出现了“童年的消逝”。童年的消逝对原来的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了冲击,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如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增多,并且有向低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