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1970年进入<南方日报>工作,前七八年在"左"的禁锢下办报,其后30年在改革开放中办报.从禁锢到开放的大转折时期,我们精神亢奋,但也有过困惑和压力,当时发生的一些事件,至今仍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
我1970年进入<南方日报>工作,前七八年在"左"的禁锢下办报,其后30年在改革开放中办报.从禁钢到开放的大转折时期,我们精神亢奋,但也有过困惑和压力,当时发生的一些事件,至今仍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3.
第六章一份艰难的刊物 1937年上海失陷后,大批文艺工作者从香港转往内地。茅盾也是如此,到香港后,转往广州,又挤上了北去的列车,来到长沙。长沙已有在街头宣传抗战的宣传队,十分热闹。茅盾在长沙除了参加长沙文艺界为他举行的一次茶话会,还应邀去作了一次公开演讲。演讲的第二天,便有人上门请教。德沚把客人引进来,茅盾才看清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穿着半新的黑色棉袍,浅黑色的脸颊上,一双富有南国特色的深陷的黑眼睛。他彬彬有礼地说: “昨天在‘银宫’听了沈先生的演讲,颇有同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抗战尽一分薄力。我也爱好文学,苦于没有人指教,听说您到长沙,我就想听听您的教诲。昨天从张天翼先生那里打听到您的住址,所以就斗胆来此请您赐教。”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但他的伟大形象在我的脑海中却永远不会消失;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尤其是对电视事业的关怀,对电视记者的教诲,都历历在目,好象事情就发生在昨天。周总理给我上的第一课我在学生时代,听了不少关于周总理的故事,虽然都是耳闻,但在我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一个概念——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九六三年,我刚到电视台不久,领导突然交给我一项任务,让我配合老记者李华同志拍摄周总理欢迎班达拉奈克总理的宴会,我真是喜出望外。因为刚从农村回台,连衣服也没换就风尘仆仆地去了人民大  相似文献   

5.
李杨 《当代传播》2006,(1):89-90
2004年2月14日上午10点,对于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六村党支部书记达吾提·阿西木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时刻。他在祖国的首都北京见到了亲人温家宝总理。对于我来说也同样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我采写的《达吾提·阿西木北京探亲记》获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照片获“全国党报好新闻”一等奖。 2004年2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达吾提·阿西木要到北京去看望亲人温家宝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已经和总理联系好了,要我们一起去北京拍摄这次活动的珍贵图片资料,明天就出发,要我做好准备。我听了非常高兴,回想2003年3月16日随同温家宝总理前往地震灾区采访时,总理亲民、爱民的言行在我脑海中如同电影般  相似文献   

6.
感谢经济频道给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今天,在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演讲之后,从理念到实践上,都给了我很多启发,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从藏独事件到汶川地震、从华南虎事件到瓮安事件,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愤怒、震惊和感动。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互联网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周老虎”在网民的穷追不舍下终于现出了原形;藏独事件中,外媒的歪曲报道也因网民的不断揭露而真相大白。这些事实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讨论公共事务、表达利益诉求、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网络民意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看报看题,可见人们对新闻标题的注意力。但我没有想到,我在一次演讲中,新闻标题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年 2月 25日下午,我们三峡晚报举行新春联谊会,目的在于答谢来自上海、武汉、广州和本地的广告客户。会议照例安排我演讲。怎么讲呢?我心里无数!这一天上午,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老惦记着下午的演讲。轮到我讲话了,也是情势所迫,突然来了灵感。我想,我们既然是新闻单位,是发布新闻的媒体,我何不把今天演讲变成新闻发言人的讲话,这种形式岂不妙哉?! 拿定主意后,我坦然地走上舞台。就是在走上舞台的四五步之中,我…  相似文献   

9.
大家好,我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吴春雷,很高兴这次受到大会的邀请,来做一个简短的介绍。这次会对我的触动也很大,从比如像从事标准研究工作的黄铁军先生这样业界的著名人士刚刚做的精彩演讲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讲的部分,可能大家从很多地方都听过一些介绍,也比较短,但它实实在在地告诉大家从美国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历史能借鉴到什么东西。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在我们中国的广电行业,特别是电视有线网络公司的发展上有没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谢谢。我们这里有一些描述,一个对一个国家的有线电视网络情况的描述。大家可以看看,数量众多,规模较小…  相似文献   

10.
周公永留天地间──读《谈判大师周恩来》李世琦我永远忘不了20年到的那一天,广播中突然传来了自耗:日思来总理困病逝世。圭国人民陷入深深的悲8之中。转眼20fy过去了,我们迎采了周总理逝世20周年’己息日。20年未,我从一个中学生变成了成年人,其间读了许...  相似文献   

11.
富士施乐在2009“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上的演讲题目是“出版可以从一本书开始”.这一题目表明按需出版印刷的个性化的优势和强大的实用性,在精彩的演讲中也诠释了富土施乐对按需出版前景充满期望。在论坛期间.我们采访到富土施乐公司,听听他们对按需出版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还一直在揣摩和重读已故的Jan Ekecrantz教授的著作.他的著作对我们今天关于全球媒介问题的讨论有重大贡献.我在这里以及今后将参加的会议中都将感念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今天我将尝试解决Jan在他最新的文章中提给自己的问题--"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如何进行媒介研究?"(Ekecrantz,2007:169).因此,我的评论不仅仅是针对Straubhaar教授的演讲或著作,而更多地针对从国际传播到全球媒介研究的范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我们研究工作的影响.我的演讲基于以下的假设:当理论发生变化时,我们就必须改变方法论以及与方法论相对应的经验事实的收集.这些变化理所当然会影响我们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优酷面世 从"张钰事件"到"沈阳大雪",从"屏蔽百度"到"三小时封网",从"合计划"到<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在媒体把这些事件炒得沸沸扬扬的同时,古永锵的出镜率也不断攀高.  相似文献   

14.
白晶 《记者摇篮》2009,(4):80-80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视察。在此过程中,有一个新闻事件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即总理站在瓦砾堆上,眼含热泪对被困其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报界几乎不约而同的以《孩子们挺住!我是温爷爷!》为题进行报道,此后,“温爷爷”便成为温家宝总理在抗震救灾期间见诸媒体的高频词汇。  相似文献   

15.
黄斌 《声屏世界》2006,(5):66-66
在2006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为了让记者的提问更能体现广大公众的心愿,从3月5日开始,CCTV就和搜狐、新浪等网站共同发起了“我有问题问总理”网上征集活动。到3月14日早上,已经征集到百姓最想问总理的问题多达几十万条。像这样的网络征集活动在“两会”报道中还是首次。笔者以为,此举在创意上高人一招,在行动上胜人一筹。至于在当天记者招待会上发问的是白岩松还是王小丫,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无怪乎,温总理的开场白就是“:现在面对我的是记者、是少数,但是,在会场外听我谈话的群众是多数。我必须向…  相似文献   

16.
我收藏大铜章,入门也晚,也没有鲜明的主题,被行家看来是“杂乱无章”。尽管如此,我仍乐此不疲,数年来,收集到了不少国内外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与某一历史人物的大铜章,使我在玩赏中陶冶了性情,在寻觅中也增长了知识。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28日,冰雪覆盖中的瑞士小镇达沃斯寒气逼人,在金融危机的侵袭下,参加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商界领袖们更多感受到的也是和这里天气一样的阵阵寒意,但是1月29日,温家宝总理的演讲给达沃斯带来了一股暖意。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马云进行了一场公开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我不懂技术,所以阿里的技术是BAT中最强的人们一直认为阿里巴巴的技术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中最差的,百度李彦宏懂技术、马化腾学技术,只有马云什么都不学,好像认为马云很差。其实正因为我不懂技术,我们公司技术才最好。不懂技术,在于我们对技术的尊重,我们没法吵架。如果我很懂技术,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很就会悲催,我三天两头会告诉他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因为我不懂,我才会好奇敬仰地看着他们说就应该这么做。事实上也是这样,阿里巴巴的云计算  相似文献   

19.
2009年被称为我国“微博元年”。短短两年时间,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微博事件层出不穷:从“我爸是李刚”事件到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从上海高层住宅大火事件到腾讯与360大战事件。从唐骏“学历门”事件到周立波与网民对骂事件,从后宫优雅事件到郭美美事件,从四川会理县领导“悬浮照”事件到江苏溧阳卫生局长“微博开房”事件,微博已经从单纯的网络社交工具,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民主政治的多棱镜。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1月21日晚,雷军在北大团中央主办的"活力中国说——一刻大型公益演讲"肩动仪式上发表了演讲。部分MBA、EMBA校友有幸与小米科技创始人冒军先生展开了一场短暂而精彩的交流。以下为演讲实录。每—个屌丝都渴望像马云一样逆袭我在乌镇参加了全球互联网峰会,在这个会议上有马云,也有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说:"雷军,你说你有一个目标,要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做成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全球第一"。我忙着点头,我的确说过。但是他没有问我,他去问苹果公司的高管,说:你怎么看?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