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学校都不乏一套一套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但并不是每个学校的管理都能让一线普通教师们满意。我们一线的普通教师所希望的管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的管理,不实事虚做,虚事实做的管理!可以通俗地概括成以下几点:领导与教师平等相处教师,不管是“骨干”教师,还是“刺头”教师,大家都是一家人,应该平等相处。如果在小小的学校里面,领导还摆架子,讲级别,岂不是笑话!当然,每个人必须各负其责,各行其是,工作面前,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含糊。提倡人性化管理。反对“亲小人,远贤臣”式的“帝王操作”,坏了学校规矩的“江湖人情”管…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生产一线的实践技能型教育,因而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存在着诸多差异,其专业发展不可同一而论。在高职教师管理中,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因此学校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确立高职教师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实行人本化的管理,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除了学校因素外,教师个体自主发展的意愿和...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对于一线广大教师来说,既面临着一次严峻的洮战,电将得到一次发展的机遇。对我们一线管理者来说,它将使我们以全新的管理理念重新认识课程,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评价教师,以多样的方式重新审视管理。下i酊就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组织之一,是一线教师参与面最广的学校组织,教研组的建设关系到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影响着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建设优秀的教研组是打造学科优秀团队的孵化器,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基地,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摇篮,每个一线教师都期待教研组成为学术性组织,从而让自己能在教研组这个团队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刘平友 《教书育人》2006,(11):38-38
制度要落实。由学校机房负责人统一制定,并报学校分管校长签字生效。学生在校上网主要是秆上课期间,相对管理容易些:而教师在校上网很多时候都处于“自由”阶段,管理起来相对复杂些。为此,机房负责人要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存充分考虑大家意见的情况下,拟出一些上刚内容,诸如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撰写日记等。当然制度是不可能把学生、教师在网络做的事情全部包罗进去,但机房负责人要把握一个原则,一切有益于身心的活动,都应该鼓励去做:否则就要坚决杜绝的。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发展中,把教师当成第一生产力和第一决定因素,着力打造敬业、乐业、勤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校管理者所要做的主要工作。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正确处理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学校帮助教师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做好自我设计,学校也要为每个教师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7.
夏冰 《教育》2011,(1):29-29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让每一位孩子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最大心愿。  相似文献   

8.
学校每次的大型文艺演出都会让音乐教师非常头疼,要办好一场演出既要费心又要费力,弄得不好就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有时每个节目都由自己去排练,虽然这样做可以保证节目质量,但是不能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而且学生参与积极性不会很高。作为一名从教近二十年的一线高中音乐教师,对于如何组织好一台学校文艺演出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方法,可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去充分地尊重、宽容和信任学生。教师应该懂得爱的艺术,帮助学生形成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老师,还是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我都反对学校对教师的签到制。其因如下:一是签到制不能解决学校教师出勤存在的问题。我想,实行签到制的学校肯定是希望通过签到制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近日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南京理工大学对2005年的新教师进行了一系列岗前培训,学校对新教师提出了一条基本要求.“从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做起。”这条看似普通而平常的规定在高枝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赞成认为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一个老师如果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那怎么套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和指导呢。质疑则认为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并不现实。尤其对于课多的老师来说难度大,有的即使名字记住了也很难对上号,所以不应该强求老师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一、变管理为服务 1、校长角色的定位。校长是特殊的职业,其特殊性体现在:对外校长是联络者和代言人.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对内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组织者,是学校发展的牵头人,更是为教育一线教师提供全方位保障的服务者,我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校长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3.
管理作为一门“道德技术”在学校教育的领域中应该发挥育人的教育功能。教师的个性、品格、行为、态度在对学生“涵濡性情、成就德行”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都应通过教育的中介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一、建设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学校不同于企业、机关,它是知识.文化的传播场所,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文化的沟通对教师和学乍来说都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营造一种独具特色的课程开发的文化氛围的过程。为此,我们一是在重视对文验教师进行培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加强全体教师的培训.使每个一线教师都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原则、目标、任务,认识  相似文献   

15.
周梅芳 《职业技术》2009,(10):53-53
学校领导要做到善用沟通营造学校和谐的环境.认同教师参与管理,体现教师个人价值:欣赏教师,做教师的心理“按摩师”这样,学校的和谐管理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让教师眼中充满和谐,学校各项工作才能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6.
一直是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执教小学英语二十年。最近两年,开始担任班主任。这样的角色,意味着我不得不面对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的各类调研、评比、展示及竞赛活动。学校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甚至党建、工会,上传下达各种工作,将诸多任务逐一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学“七认真”、教学质量、科研任务、班级管理、少先队活动.都有专人做专项检查。  相似文献   

17.
黄敏 《教书育人》2011,(21):50-51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生产一线的实践技能型教育,因而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存在着诸多差异,其专业发展不可同一而论。在高职教师管理中,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因此学校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确立高职教师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实行人本化的管理,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除了学校因素外,教师个体自主发展的意愿和方向,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师专业化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以教师为本”的管理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确立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二是教师是能发挥积极能动性的、有思想、有创造力的管理客体,而不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源或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工具这样简单的管理客体:三是注重教师发展的管理,这种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以促进教师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进,广大学校管理者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模式。每个学校均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方案,对教师的管理考核都有一套方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在考核教师的方式上,有个别学校采用的是管理考核部门对教师进行考核,在月末的考核奖励工资当中兑现奖惩,所有教师本月被考核扣发的内容单列在一起,供每一位签字领工资的人查阅、  相似文献   

20.
“老师一律不准做家教,也不允许在外面授课。”(XX学校教学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的校纪之一)“家教”是当今社会非常熟悉的一个词,不少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都有过请家教的经历。特别是现在,学习成绩差的要请家教,学习成绩好的也同样有可能请家教。可见,在重视子女教育的今天,家教是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一个市场。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在职教师做有偿家教,当然基层学校也不乏有此规定者。对此,有的一线教师认为,既然有需求市场,我们就可以投入其中,至于收费那是市场经济使然。也有的一线教师认为,做有偿家教有损教师的“德高为范”的师德形象。作为一线教师,你怎么看待有偿家教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