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翥词作融南北宋词风,于清代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接受。清前期浙西词学推崇张翥词作姜派之风及格律音韵;清后期常州词派赏张翥词作忧时伤乱及以词为史的特点。同时,身处浙常二派交汇的张翥词风亦对介于浙常二派中间词人群体的形成及促进词坛全面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词的发展与诗体密切相关。本文以元代张翥词为个案,从题材、性情抒发、语言体貌以及与音乐的关系等方面一一梳理,从而论证出张翥词的诗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翥是元代诗词大家.其诗词各有特色,但又有同一之处.究其原因,当是张翥文学主张影响浸染的结果.张翥没有词论存世,故本篇旨在研究张翥诗论对诗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翥是元代著名的词人。其词善于铺叙,感情细腻,音律谐婉,空灵清逸,刚柔相济,确为宋代格律派词风当然继承者。  相似文献   

5.
《乐府补题》的出现,标志着咏物词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完备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张翥以贯通南北的词学视野,转益多师式的创作姿态,主动回归姜夔的咏物传统,从而成为元代咏物词创作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6.
<乐府补题>的出现,标志着咏物词的发展已经进入较为完备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张翥以贯通南北的词学视野,转益多师式的创作姿态,主动回归姜夔的咏物传统,从而成为元代咏物词创作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7.
宋末元初,周密、王沂孙、张炎等成为受姜夔词影响最大而又成就较高的一批南宋遗民词人。共同的人格追求、相似的人生际遇使这些南宋遗民词人非常尊崇姜夔,把他的创作奉为唯一典范。以这些南宋遗民词人为主形成的宋末元初词坛最具影响力的"姜张词派",开启和推动了元代词坛"复雅"风气的形成,其影响直至元代中期被誉为"一代正声"的张翥等人的创作,这是姜夔词传播与接受的第一次高潮。  相似文献   

8.
张翥为元末诗词大家,一生历元朝之始终。实为元代后期历史的见证人。本文通过检阅大量史料和文学作品,勾勒了张翥的生平仕历、交游酬唱、思想性格、爱好特长和著述。  相似文献   

9.
刘继才教授、张翥副教授新著《宋词精华论析》,即将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选篇精当,分析透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所选63首词,既包括普通中学、职业中学教材中的宋词名篇,也包括普通大学各类职大中文系所讲授的宋词佳制,有较广泛的代表性。作者的论析,博采众长,出以已意;探胜发微,时有新见。尤为可贵的是,  相似文献   

10.
张翥诗歌对元代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描述和暴露异常深刻,为元诗所少见,呈现出鲜明的史诗性特征。首先,真实地描画了元代广大人民在统治阶级的残酷赋敛、连年征战和严重自然灾害中的悲惨生活情景;其次,客观地反映了元代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斗争情况;第三,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丑恶本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张翥诗歌对元代农民起义的生动描述和高度概括,在元人诗歌以至历代诗歌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典型意义,它深刻反映了元王朝一百年左右的统治时间里,这一极为突出的矛盾现实,堪称一部形象有力的元王朝衰亡史。因此,张翥诗歌在元诗中具有独特的史诗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翥(1287—1368),字仲举,晚号蜕庵,是元代著名的诗词作家。其籍贯,《元史》本传著录为“晋宁”。对此,近、现代学者说法纷纭,莫衷一是。总其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2.
《蜕庵诗集》是元人张翥的诗集。《蜕庵诗集》的源头为张翥本人的手稿,卒后其稿为大杼编次而成手抄本。《蜕庵诗集》的版本,按卷数分类有四卷本、五卷本、两卷本及补遗一卷、不分卷本。有稿本、抄本、刻本几种版本传播。四卷本最为流行,主要有刻本、影印本与抄本三种;五卷、两卷、一卷本主要为手抄本。  相似文献   

13.
介绍仙游郭坑现存有的3种林氏族谱;阐析清代康熙年间《郭坑林氏族谱》抄本中收录的元代张翥《灵著录序》和清代林朝裕《灵著录略》及其他一些妈祖史料的学术价值;指出《郭坑林氏族谱》并没有收录宋代廖鹏飞撰写的碑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疆土广阔,历史漫长,不同地方同名的现象很常见,同一地几次换用不同名字的情况更是常见.一旦地名混淆,属于这个地方的人物也必然随之混淆.后世的人要想明确这些地名,就需要多加进行考辨.元人张翥就是因为地名不明确而导致后人的误解,历代名叫张翥的有好几个,现在的人把他归于其他地方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5.
张翥组诗数量颇丰,题材内容丰富,取材范围广泛,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思乡怀远抑或是惜别送别的诗作内容都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展现元朝的兴衰存亡以及作者自己对世事翻覆的感慨哀叹.其诗广泛地记录农民战争、百姓疾苦和宫廷生活等方面,展示了元末尖锐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具有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这些组诗的创作,既继承了唐代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雄浑壮阔的创作风格,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况周颐词集之词论文献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况周颐癖词五十余载,词论、词作成就卓著。其词集除《蕙风词》之外有总集两种、别集十一种,为其成就更高的词论所掩,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其词集自序、论词之词、词之题序与自注,蕴含丰富的词学理论,可与《蕙风词话》正续编及其他词学文献相互发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扩展了况周颐的词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国外俄语随机词的研究情况:随机词的构词类型,随机词与新词语、潜在词的区别,随机词与语言规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敦煌曲子词作为早期民间词的代表,在词调、格律、风格等方面与唐五代词、宋词以及其后的律词都存在着相承与发展的关系,从形式与美学风格角度奠定了后世词体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9.
转词是《马氏文通》所论的句读成分之一,《文通》卷十彖四对转词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在 书中的其他章节对转词也都有所涉及。根据动字的类别,转词可分为外动字之转词、受动 字之转词、内动字之转词与同动助动之转词四类。转词的用法涉及到所系动字、所用介字 与转词先后之位等方面。《文通》中对转词的论述存在着未给转词下明确定义、转词与止词 界限不清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元十二世纪初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金源王国,在以武立国的同时,又特重文化,其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金代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刘祁《归潜志》说:明昌、承安间,作诗者尚尖新,故张翥仲扬,由布衣有名召用,其诗大抵皆浮艳语。……南渡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由赵闲闲、李屏山倡之。屏山幼无师传,为文下笔,便喜左氏、庄周,故能一扫辽宋余习。而雷希颜、宋飞卿诸人皆作古文,故复往往相效法,不作浅弱语。赵闲闲晚年诗多法唐人李、杜诸公,然未尝语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