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烦恼不再     
成长是浪漫而又温馨的童话,成长是放飞理想和智慧的乐章,成长是充满快乐和困惑的驿站。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期擂台赛,更加关注自我内心的成长,正确对待来自学习、生活、同学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不断清理、消除自己的烦恼,以便带着多彩的梦走向成熟,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美丽人生     
成长是浪漫而又温馨的童话,成长是放飞理想和智慧的乐章,成长是充满快乐和困惑的驿站。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期擂台赛,更加关注自我内心的成长,正确对待来自学习、生活、同学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不断清理、消除自己的烦恼,以便带着多彩的梦走向成熟,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成长是浪漫而又温馨的童话,成长是放飞理想和智慧的乐章,成长是充满快乐和困惑的驿站。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期擂台赛,更加关注自我内心的成长,正确对待来自学习、生活、同学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不断清理、消除自己的烦恼,以便带着多彩的梦走向成熟,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成长是浪漫而又温馨的童话,成长是放飞理想和智慧的乐章,成长是充满快乐和困惑的驿站。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期擂台赛,更加关注自我内心的成长,正确对待来自学习、生活、同学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不断清理、消除自己的烦恼,以便带着多彩的梦走向成熟,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优生的烦恼     
成长是浪漫而又温馨的童话,成长是放飞理想和智慧的乐章,成长是充满快乐和困惑的驿站。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期擂台赛,更加关注自我内心的成长,正确对待来自学习、生活、同学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不断清理、消除自己的烦恼,以便带着多彩的梦走向成熟,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高原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一大瓶颈。从"高原期"突围,经历第二次成长,关乎师生的生命质量。教师的第二次成长,根本动力来自教师的内在需求和个人主体性的发挥。阅读、实践、研究,走向人师,走向课程,走向创造,走向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个性、风格和思想。教师第二次成长,人人皆有可能。  相似文献   

7.
成长     
成长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从幼稚走向成熟是成长,从恐惧与害怕走向大胆与无畏也是成长,从失败的眼泪进步到成功的喜悦更是成长……人无时无刻不  相似文献   

8.
郑海燕 《教育》2022,(19):47-49
成长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长大成人"摆脱稚嫩,走向成熟,同时也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一直多为大家所关注.他们是否能够成长为更好的人,决定世界的走向和人类的命运.成长的美好给予青少年无穷的潜力和梦想,但同时,他们又是稚嫩的、弱小的,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呵护、引导和领航,因此我们要协同家校社共...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所赖以存在的最深厚“土壤”是教学实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不断改进。由预设性教学走向生成性教学——专业成长的生长点;由技能性教学实践能力层次提升到反思性教学实践能力层次——专业成长的提升点;由既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走向在教学实践中生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专业成长的突破点;由高超的专业能力走向丰满的教育情怀——专业成长的超越点。学校应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0.
《人性的枷锁》具有成长小说必备的一些要素,如直线型成长轨迹,成长的引路人及对其成长起到决定性意义的一系列顿悟。论文着重分析了主人公在其成长过程中从自卑走向成熟,从盲从走向自主,从依附走向独立,从迷茫走向觉醒等摆脱人生枷锁,思索人生真谛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欧茨的作品《我带你去那儿》是一部描写女性个体成长与自我生成的小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女性成长的关注和期待。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可分为"外出求学"、"经受考验"、"走向成熟"三大阶段,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体成长的人生历程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充分展示了小说的个人成长主题,诠释了作者渴望女性走向成熟、完善自我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2.
成长是影片《死亡诗社》的重要主题,影片刻画了一群处于父母期望与个人梦想夹缝中的高中生,如何在文学课教师的启迪下,了解诗歌、青春、理想、人生的真谛,并在经历了人生考验之后走出青春的困惑,实现自我认知,心智走向成熟的过程。影片告诉我们,引路人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自我"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成长的重要环节;而"顿悟"则是个体从天真走向成熟,从依附走向独立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3.
孕育智慧、催生思想、促进成长。从带着研修到走向自我修炼,从被动发展走向主动生长,从个体优秀走向教师领袖,主题教研成为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永动机,不断引导广大教师从埋头苦干的沉寂走向理论到实践的争鸣,使教研活动走向一种教研生活,继而形成一种教研文化,成为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和课改推进、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成长自觉性是指生命个体认识到自己应该不断发展、完善的自觉意识和有计划、有目标的自觉行动,它源于人的超越性和生成性。拥有成长自觉性是小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和谐发展、独特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具有成长自觉性的小学生在活动中具有自知之明、自治之能、自省之意和自强之力,并表现出能动性、创造性和开拓性等特点。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生命的整体和自由,善待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的生成性;让管理从“他律”走向“自律”,让成长由自发走向自觉,唤醒生命成长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常州市金月昌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是常州市唯一的一个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以发展教师为根本,借助项目研究平台引领团队专业成长,实现班主任从经验管理走向研究探索、从知识关怀走向精神关怀、从教育叙事走向项目研究的三个转变。工作室以活动为抓手,推动工作室发展和团队成员成长。一是实施项目研究。各成员根据学校、专业、班级情况建立研究子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领路人,学生本人是发展和成长的主体。教师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还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答案显而易见。为此,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榜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教育手段。随着目前我国由传统走向现代,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时代,从封闭走向开放进程的深入,社会发展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必然要进行全面的更新,才能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要求,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教师站稳讲台是一个被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发展中无法回避的十分重要的话题。从职业情怀的涵养、发展方向的明晰、成长机遇的把握、成长规划的实施和成长平台的创设与突破几个方面对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进行系统的、深入的思考,引领教师用学习与研究带动自己由成长走向更大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学校是每个人生命中的驿站,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完成个体社会化的同时,促进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怎样让校园充满成长的气息,让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绽放智慧的花朵,让生活涵咏华美的乐章?我们的思考和实践是:为了生命的成长,就要在激情中不断超越,超越功利、超越科研、超越道德,在超越中走向真璞、走向智慧、走向完美,而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三名市级优秀班主任成长历程进行了深度访谈,运用认同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整理。通常而言,认同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优秀班主任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从追求他者,尤其是重要他人的认同走向自我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专业成长主体的班主任的心理实现从关注外在评价到持续自我反思的转变,进而走向精神自觉和发展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