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其思想体系中的生态哲学体现了先秦儒家对于自然的认知,及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诠释。从孔子的生态哲学观之,他汲取了《诗经》和《易经》中的自然观,结合远古社会敬天畏天思想,以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透析自然的发展规律,并将其援引至社会生活之中,构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和节用、爱人的社会伦理观念。立足于孔子乐山好水的情怀、敬畏自然的天命观、遵守自然之序的理论观念及与自然之序相适应的社会伦理观,探讨孔子生态哲学观,对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益。  相似文献   

2.
孔子“贵和”思想注重整体和谐,对处理好人类社会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解决人际冲突及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和谐思想的价值取向是“道”,核心观念是“中”与“和”。其和谐理念渗透在人与自身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三个方面。重温孔子和谐理念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敬畏天命""仁爱万物""取之有度""乐山乐水"等生态伦理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生命、节用资源、热爱自然等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5.
安东 《江苏教育》2007,(13):124-124
2007年6月28日,江苏省教育厅隆重举行吴为山教授捐赠孔子塑像揭幕仪式。王斌泰厅长在仪式上说.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在教育大厦敬立孔子塑像,意义重大。全省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厅的机关干部,必须带头认真学习研究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带头继承与弘扬孔子教育思想的实质与精髓。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智慧与21世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为作者出席1997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和孔教学院举办的“孔子思想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所提供的论文。文章从“天与人”、“义与利”、“端与中”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孔子的智慧对于建立现代生态伦理学,形成转型时期的新型价值观,以及创立解决当今世界矛盾的“和合”方法所具有的不朽价值。  相似文献   

7.
《广西教育》2007,(5A):5-5
课程改革:我们究竟要改什么,全面发展的九要义,创新要营造非平衡态,回到孔子与发展孔子  相似文献   

8.
孔子一生没有留下论诗的专门著作。由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撰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通过孔子与学生的一些片言只语的简洁的对话,发表了他对《诗经》的~些精辟独到的见解,是其闪烁光辉的论诗真言。孔子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诗经》的评谈中。孔子是第一个深知《诗三百》的艺术价值和政治思想意义、也是第一个接受《诗三百》教益的大人物。在诗方面,孔子的主要贡献在诗论。春秋时代的一些美学和诗论的新观点在孔子的发挥下趋于成熟,且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诗论奠定了基础。与孔子的中庸思想相对应,他诗论的一…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述而不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零散记载了孔子对写作现象的思考及言论。本文从三个方面予以重点分析,理清了孔子以“述”为核心的多层写作思想,展现其与孔子世界观的相互联系,从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孔子“述者”兼思想家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略论孔子的政治思想戴哲人一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庸》中总结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八个字,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完全对。孔子是理想主义与实际主义相结合的思想家,说他对,是因为孔子政治思想是在尧、舜、文、武的基础上形成的,说他不完全对,是因为孔子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孔子仁学是对社会人生的观照。孔子说“仁”,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述的。在孔子的仁学话语中,“人”是社会的人。孔子认为真正的“人”要“知天命”、“明道”、“行道”。孔子的仁学,以有别于西方世俗化人文主义的东方社会化人文主义为其思想基础,要求“人”参与社会、关心天下,求得“己身”与“他者”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孔子和孔子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意见分歧也许更大。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在理论上遇到三大难题,即:孔子思想的性质如何认定的问题;孔子保守的政治倾向应如何看待的问题;"真孔子"与"假孔子"的问题。对这三大难题的求解提出理论上的思路,有助于从理论上澄清"打倒孔家店"和"儒学复兴"这两种极端态度中的若干迷误。  相似文献   

13.
面对长白山野山参濒临灭绝的现状,从生态美学角度出发,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同时从长白山采参习俗、人参故事,弘扬孔子德行观。  相似文献   

14.
孔子2557纪事     
2006年是孔子诞辰2557年,回顾这一年国人对于孔子及儒学的新认同,令人深思与振奋。  相似文献   

15.
孔子与中华传统美德李文春,顾成昕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一生所从事的教育、文化及其社会活动,对继承、创造、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做出伟大贡献。一、孔子推行德治论、强化伦理道德教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素...  相似文献   

16.
【同题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的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曾引发争议。其实,历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孔子标准像。有人一生搜集各种孔子像达两千多种,分“皇家孔子”“布衣孔子”“海外孔子”等类,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人们心目中的孔子形象。其实不只是对孔子,对曹操、关羽、武则天等历史文化名人,不...  相似文献   

17.
谢银峰 《学子》2004,(4):56-57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上把孔子与孟子合称为“孔孟”,认为他们的思想体系是完全一致的,由此便有了“孔孟之道”之说,形成了儒家学派和体系。其实在维护封建统治和君主专制方面,孟子与孔子的思想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孟子虽自诩是孔子的传人和后继者,但从他的思想言行上看,其思想要比孔子激进得多,性格也刚烈得多,特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孔子有弟子七十多人,《论语》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思想的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这对我们今天探索教育发展,提升教育内涵,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孔子德治的最高理想是大道之行下的大同社会,王道之行下的小康社会则是其最低理想。“仁”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礼”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总纲,“天命”则成了孔子德治思想的封闭环。“克己”与“爱人”是实现孔子德治思想的两条主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晚期,所谓第三代新儒家学者对孔于的自由思想谈论较多,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现来把握孔子的自由观念却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作者认为,孔于的自由观念很明确,而且自成体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孔子的自由现完全可以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接轨。孔于的自由观念重在行为,不在于思辨,个体的人经过长期修养把握了仁和礼,把仁和礼变为自身自然而然的行为——克服和控制情欲,处理好己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也就获得了自由。因此,孔子的自由是个体对仁和礼的修养的最高境界。其中贯穿着自由的超功利的可贵思想,也隐藏着孔子自由观念中重视对规律把握的意蕴。正是孔子的自由观念维系着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群体。研究孔子的自由现可以进.一步看清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对孔子美学思想含有较新认识。论文最后指出如何看待和评价孔子思想中的局限问题:孔子的局限中隐藏着孔子思想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