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评级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力发展信用评级业,制定统一、科学合理、具备国际权威的信用评级体系,培育国际评级机构,对未来中国金融市场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次贷金融危机发生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作为监管和风险防范最全面的国家发生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值得深思.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信息中介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解决了投资者和融资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活跃了市场交易;另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和融资者之间构成了委托一代理关系,其评级结果可信度下降.由于信用评级机构具有"准监管者"的权威,它与监管机构之间构成了实际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监管机构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失误使得劣质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泛滥,最终导致次贷危机.  相似文献   

3.
2009年,美国三大信用评级公司将希腊长期主权信用级别降至负面,引发了今日欧洲债券危机,使得欧盟国家"人人自危".信用评级已经影响到一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可见信用体系的重要性,我国虽早有评级公司存在,但是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发展并不充分,因此有必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问题完全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人们在对金融业失望之余,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指责之声也不绝于耳.文章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美国的规制及其漏洞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将大型信用评估机构国有化;信用评级重新回归到为投资者提供服务的本来目的上去,而不是仅仅为金融产品发行机构服务;加强信用评估机构的责任监管等.  相似文献   

5.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的“不光彩”表现受到广泛批评.通常认为,发行人付费的商业模式导致了利益冲突显现,从而影响其评级的公正性.明确金融危机特殊背景下利益冲突的类型和存在的成因,进而为我国在金融危机后对信用评级机构所作出的监管提出法律意见,以保障国家金融安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后,2010年美国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和民事责任进行了较大改革,并强化了SEC对评级机构的监管职能。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巨头继续垄断国际评级市场,并催生了2010年以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作为发展中大国,如何发展、壮大我国的评级行业,增加在国际评级市场的话语权,以维护本国的经济主权。美国评级行业发展与改革实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8年至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监管政策的变化周期,以及2013年至2020年城投债发行市场与信用利差的省级月度面板数据情况,可以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投债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和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城投债发行规模显著增加,且城投债信用利差显著扩大。对不同地区城投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的环境下,东部地区城投债规模扩张程度更大;高评级城投债的信用利差在西部地区增加幅度更大,而低评级城投债在东部地区增加幅度更大。因此,为了防范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造成的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扩张和融资成本升高,应尽可能保持经济政策连续性与渐进性。首先应加强市场调研以密切掌控实体经济发展新动态;其次要增进财政、货币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最后在经济强劲复苏的背景下可适当缩减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以节省政策空间,并适度创新专项债使用范围以支持融资平台公司发展。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是创新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即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相互促进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也就是互联网的跨界。"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一切皆是服务。图书馆不仅是信息交流的平台,还将是休闲学习的多元化中心。"互联网+"图书馆让数字阅读无处不在。新时代图书馆要不断跨界融合创新,推进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9.
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是当前世界上三大鼎鼎有名的国际评级机构,通常被视为"金融市场看门人"。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在评级时一些利欲熏心的做法遭到广泛质疑。在2008年,美国国会为调查"金融海啸"举行的听证会上,穆迪一位经理级人士承认,"我们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来换取金钱"。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大数据是平台内部各种信息的汇总和分类,当二者相互融合与社会生活实现深度对接,必然会对传统的律师业务带来许多新的挑战。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青年律师来说是挑战,但更是难得的机遇,青年律师有必要也有优势去进行业务创新,主要应从围绕大数据与互联网培训专业知识点,在律师业务中贯穿大数据与互联网的纵横线以及跨界开拓"互联网+大数据"的法律业务三方面着手,探索业务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