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外语阅读中理解出现困难常常是因为对句子的分解遇到麻烦,无法建立命题,长句理解困难原因是词多组合复杂。句子理解主要有两种策略:句法策略和语义策略,这两种策略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中命题结构理论是对句子语义的基本理解之一,句子命题结构是以语义学和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把词语的指涉表现与命题的主、谓项位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句子的语义。本文以俄罗斯学者的逻辑语义句义理论为基础,采取称名学研究方法(从意义到形式的方法),以俄语的句子结构模式为参照,全面对比俄汉英简单句四大逻辑语义类型,即品评句、存在句、命名句、等同句。  相似文献   

3.
常虹 《考试周刊》2012,(69):22-23
汉语是主题凸显的语言,而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汉语句子的主题是句子陈述的对象,是具有语用功能的句法成分.该成分有的是整个句子的所关,有的是句中某一部分的所关。文章拟从语义层面来确定主题的语义角色,并按照英语句法成分映射语义角色的表现形式来探讨汉语句子主题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从语的语义、语用上的隐含及信息处理两个角度,对研究生英语写作中中常见的三种语义连贯问题进行了粗略的分析,指出(1)语篇中句子缺乏上义句或下义句;(2)语篇中句子顺序安排无主次之分;(3)语篇中句子结构安排不当是造成这些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句法启动范式和移动视窗技术,探讨中-英熟练双语者在英语句子理解中的句法启动机制.实验1中的启动句同目标句的关键动词相同;实验2中的启动句同目标句的关键动词不同.在两个实验中,都出现了句法启动效应,表明中-英熟练双语者在实时的句子理解中存在着句法启动效应,在句子加工中能够利用抽象的句法表征.研究结果支持动词句法表征模型.  相似文献   

6.
英语“花园路径句”给人们造成理解上的路径误导,它涉及多层面的因素,诸如: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从认知机制的模式结合句法、语义和语用几个方面对英语“花园路径句”的理解进行阐释,旨在探讨人类语言认知机制,从而有益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花园路径句”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7.
句法包含线性的句法结构和非线性的句法特征两个层面的问题,非线性的句法特征必须通过句法操作改变句子的线性结构,在句子的表层结构得到体现。非线性的全句语义-语法特征主要是否定特征和时体特征,它们作用于全句,必须通过移位、加标、重叠等句法操作手段实例化。但全句语义-语法特征不具有成句性,不能决定句子的性质不是句法学意义下的句子功能。  相似文献   

8.
英语逻辑连接词是连接句内或句子间语义关系的逻辑纽带.逻辑连接词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逻辑连接词,读者可以了解句内或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甚至可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很快理解阅读材料的语义.  相似文献   

9.
在句法层面上相反的两个句子最终表达相同的语义,在语义层面上看似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却最终产生相同的语义,本文主要研究汉语言中这种句法互反和语义互反现象。我们认为一种句法互反现象,是句子成分的应对性造成的;第二种句法互反现象是一肯一否却同义。语义互反现象与反义复合词、偏义复合词和同词反义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张莉 《海外英语》2023,(23):82-85
歧义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多方面。歧义句的加工研究能验证语言加工机制,促进语言学习。二语句法歧义句的加工研究使得学习者关注母语引发歧义的同时更加注意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句子加工机制,以此调整句法结构来促进语言理解。研究发现,母语学习者句法歧义句的加工机制和二语学习者句法歧义句的加工机制之间存在差异。此外,句法结构、工作记忆容量和语义关联性等都会影响二语句法歧义句的加工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1.
轻重音在英汉歧义现象中的辨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词重音和句重音这种超音位特征是引起语音歧义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和汉语的轻重音特征在歧义词语和歧义句中所起的作用同中有异。词重音中汉语的轻音承担着与英语的重音大致相同的辩义功能,能区分同形,同类词的词性和词义;句重音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辩义功能大致相似,都能改变句义和话语结构,但汉语作为一种声调语言,其轻声在语句中的辩义功能是英语的轻音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2.
沈阳根据动词所能投射的名词的数量而划分出的V1、V2、和V3三类动词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可以不受语义、语法、句法等方面的限制,在句子中进行移位,从而产生空语类,并留下一个痕迹.以沈阳的研究为基础,通过英汉对比,发现被动句式、名词短语提升、同一信息不同形式的表达、对某一成分的强调是汉语名词短语移位的四个主要激发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个句子的不同成分可以借助于不同手段加以强调,在口语中可借助韵律特征以及副语言特征来强调某个成分,而在书面语中则需倚重句法手段。文章对"分裂句"的应用及其演变进行跟踪分析,以期掌握分裂句的各种变体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对英汉语说明性因果关系表达法作一对比,发现显性表达法既有交叉相似部分,又有很大不同,句子层次上的隐性表达法彼此相差甚远。这些区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特点。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人们对语法有着多种理解,对其所研究的学科对象有着不同的观点,先后产生了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功能主义语法等。我国的语法学源于西方传统语法学,对语法性质及研究对象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但就汉语的实际而言,句子结构包容量大,句子是最基本的交际单位,其结构和使用规律反映了语法的基本规律。因此,语法学研究应该以句子的结构规律和使用规律为学科对象,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反问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询问句相比,反问句的句法、语义、语用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句法结构上,反问句有其特有的表达式,同时在语义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特指问和是非问有的可以互相变换,特指问内部有的也可互换;深层语义结构中,反问句不存在未知语义成分,从而造成反问句表达判断而不表达疑问对象;语用环境中,反问句必有一个充分条件的语义前提,反问句表达的判断只是这个充分条件的前提的必然的毫无疑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与句法相关的语用研究,主要关注句法结构表现出来的语用意义,以及语言符号与语言环境的关涉。基于此,从三个方面探讨句法与语用相合的课堂教学,即语用意识在句型教学中的培养、语用分析在句型教学中的应用、语用实践对句型教学的检验,从而构建起"句法—语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英语科技性体长句为主要成分。弄清英语原的句法结构,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及其各层意思,然后分析几层意思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再按照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正确地译出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