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纳玛磋 《科教文汇》2008,(14):140-140
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是个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厚、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民族文化的重建等。但是大量的旅游人流带来外来文化,涵化了本土文化,使本土原生文化产生很大的变异。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在节庆、婚俗等文化旅游的变异现象出发,分析这种文化旅游的异化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并探讨了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西部民族地区是个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厚、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民族文化的重建等。但是大量的旅游人流带来外来文化,涵化了本土文化,使本土原生文化产生很大的变异。本文从西部民族地区在节庆、婚俗等文化旅游的变异现象出发,分析这种文化旅游的异化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并探讨了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江西具有丰富的独特文化资源,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又对江西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对江西的红色文化、陶瓷文化、道家文化等较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江西文化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旅游社会学角度。以广东省乳源瑶族旅游发展为例.对旅游目的地传统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变迁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对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现代化的矛盾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内在发展的一致性.探讨基于传统民族文化开发的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悠久醇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充分认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自寺价值,全面理解旅游产业开发的内容,正确把握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旅游强国目标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将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突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点 ,才能吸引广大旅游者 ,才会产生旅游消费和经济活动 ,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因此 ,推进旅游产业化 ,必须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作支撑。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 ,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 大力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 ,夯实城市的文化底蕴要把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旅游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 ,开发利用一批融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为一体、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  相似文献   

7.
对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及如何借民族文化打出旅游特色牌展开讨论,通过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的概述,分析土家族文化对长阳县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得到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优势这一结论。提出应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主线,形成一条具有民族特色,集旅游地形象、旅游项目开发、旅游配套设施构建及旅游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业,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提供旅游发展的一些良策。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历史文化资源是最具特色、最有竞争力的。它们具有起源早、持续时间长,类型多、谱系全,文物数量大和地下遗存丰富,体现多民族、多种文化的交流融合等四大特点和许多方面的唯一性;必须充分认识、确立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独特价值和核心地位,尽快将历史文化旅游开发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9.
郑莉红 《科技风》2012,(24):190
贵州众多的少数民族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速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诸如苗族刺绣的许多优秀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地消逝.本文试图从旅游业的发展对苗族刺绣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贵州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传承、发展问题提出一个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地区的主体旅游资源是在优美草原风光背景下的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因而其主要旅游产品是民族风情产品.然而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民族风情产品的开发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为此,坚持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1.
浅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开发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对民族文化造成了破坏,促使民族文化日渐消亡。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使开发和保护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不但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而且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是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的黎、苗少数民族文化)也极其丰富。文章从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互动整合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基于社区参与的黎、苗文化生态文明村”、开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中部旅游发展路径,并探讨黎、苗文化生态文明村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产业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串联西部偏远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区域优势,突出旅游地自身特色,以当地的旅游优势作为突破口,迅速提升整个地区旅游产业的知名度,还能促进偏远地区多种产业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鄂托克旗作为蒙古族传统风俗习惯保存较为纯正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条件来发展文化旅游业,这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亚 《科教文汇》2014,(11):132-132,15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设计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艺术文化资源。要形成现代与历史相结合,世界与民族相融合的独特的室内设计风格,设计师们必须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会民族艺术的精神,对民族文化进行探索、继承和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家居设计中,形成既具有民族特色的,又为世界所接受的家居设计风格。中国传统的符号,运用在家居设计中也会产生非常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不但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而且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是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的黎、苗少数民族文化)也极其丰富.文章从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互动整合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基于社区参与的黎、苗文化生态文明村"、开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中部旅游发展路径,并探讨黎、苗文化生态文明村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露营旅游是一种不依赖传统旅游结构和方式的新兴休闲旅游活动,它是集野外娱乐、户外运动、观光游览为一体的前卫消费行为。露营旅游首先是以自然为媒介和背景来发展的,露营地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旅游者的首要因素。人们希望在自然中体验和探索,露营旅游迎合了旅游者的需求,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潮流。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因地域的复杂性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露营旅游融合开发模式定会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全新的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7.
侯镔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4):121-121,123
文章认为,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发展,是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标志,是保存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它对于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当以知识经济社会为依托,充分发挥图书馆学习、教育和文化传播方面的职能,更快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实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深受日本民族精神和日本宗教信仰的影响,既充分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功利性和实用主义,又体现了西方科学文化和东方儒家文化的融合,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日本企业文化是其技术创新的精神密码,既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的赣州,曾是世界客家人瞩目的焦点,衍播四海的客家乡亲在第19届世客会期间相聚赣州,展示其举世无双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文化摇篮的赣州,在悠悠岁月长河中,为客家文化的存在提供了前提和发展条件。同样的,客家文化在成长、发展中也为赣州留下了大量风格独特的客家旅游文化资源,为赣州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加速赣州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海燕 《科技广场》2009,(8):105-107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客家文化旅游发展迎合了当前世界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作为赣粤闽边地区客家人居住地之一,龙南是客家文化的集中地。本文分析了龙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