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淑梅 《新疆教育》2012,(18):111-111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由此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阅读理解是高中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也是重中之重。它是学生理解语言文本内容的重要学习方法与途径,有效地开展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这种阅读教学也有利于较为直观地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因为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英语学科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徐琴 《广西教育》2011,(34):44-45
语篇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材料。它以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和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丰富的语言信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相关信息,从而在语言知识和技能、阅读兴趣、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实现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亚 《考试周刊》2011,(59):119-120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应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基础性特征,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育环节更是起着奠基石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知识,初步形成独立的情趣以及审美理念。同时,语文教材当中包含着丰富情感,更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源泉,可以不断地丰富以及完善学生情感体验与感悟,避免学生情感缺失问题的发生。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情感教育的意义,并灵活巧妙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7.
易卫红 《中学文科》2009,(7):107-108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传递和练习,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现代情感心理学理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与义务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因为积极向上的情感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充分重视情感因素,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增强记忆力。学生在无情感焦虑,身心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英语,会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学习结果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因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不同方面将情感因素融入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发展,并把它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们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较之于其他学科,语言与情感的关系更密切。因此,我们要让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特殊的作用。一、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语言交流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交流促进人际交往是人类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情感态度在  相似文献   

10.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英语课程中的内容体系更全面,以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为课程的内容。传统的观念认为外语是教会的,过分强调教师的“讲”,造成“一言堂“”满堂灌”。而新课标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一、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  相似文献   

11.
承载知识、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的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能使学生获得良好意志品质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学生在诸多文化、价值观方面的思想碰撞中也会掌握更多语言知识以外的东西,获得有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各种媒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的。情感态度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共同构成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然而,目前东西方的教育在对待情感教育方面都存在误区:A.重视知识和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发展。其后果是使受教育者人际关系淡薄、精神方面不健全,身心得不到健康、全面的发展;B.忽视情感与认识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育中,过于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培养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忽视情感的影响。此外,教育者们对于情感态度的研究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其实质是思想情感在审美愉悦中的碰撞、交流与生成,让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知识素养艺术而深广地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其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本文将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三方面论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5.
夏剑 《教师》2008,(9):48-50
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以及文化等方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课程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要素组成。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首次作为教学目标被列入其中,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作了如下说明: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语言交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语文课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其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本文将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三方面论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导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语言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20.
张静 《成才之路》2012,(36):49-49
注重协同运用,尊重学生的英语学习表达习惯和学习认知差异性,通过与教材资源、表达运用、课外阅读等方面的协同来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协同理念的运用过程更是有助于丰富学生书面表达思维情感,增强写作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