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功体验作为一种情绪体验,是个体完成某项学习或活动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成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本文采用3 (情绪种类:快乐/悲伤/中性)×3(事件类型:道德两难事件/道德事件/不道德事件)×3(事件主体:自我/好朋友/同学)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究情绪种类、事件类别和事件主体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较于男生,女生的道德判断更加宽松。(2)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会表现得更加宽容。(3)情绪和事件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即出现了“好事更好,坏事更坏”现象。(4)事件主体主效应显著,即出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现象;事件主体与情绪类型交互显著,在正性情绪下,“包庇熟人”现象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游戏活动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活动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儿童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  相似文献   

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各种社会心理功能。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矛盾时期,他们较其他年龄段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本研究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道德圈儿研究材料操纵青少年产生排除或包含两种心向,从而探究排除或包含的框架效应对青少年道德判断与情绪归因的影响。结果显示,框架效应能够稳定地改变青少年的判断标准,但是并未影响青少年随后的道德判断。研究同时发现,青少年时期的道德情绪归因主要以道德定向为主,在"损人者快乐"现象上存在年龄差异,并且"损人者快乐"现象的出现与青少年道德情绪归因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6.
福乐是指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务的一种情绪体验.这是一种包含愉快、兴趣等多种情绪成分的综合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体验是由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其他目的引起的.福乐是人生非常重要的积极情绪体验,人在福乐中就是身心处在快乐的状态里.那么是什么让孔子总是处在忘我的、愉快的情绪体验之中?  相似文献   

7.
快乐导航:这套丛书使青少年读者不由自主地喜欢科学,在快乐中学习,丝毫没有枯燥感,反而认为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采用领域对比的方法,测查了江苏某普通中学初二到高二学生对道德、习俗、安全规则以及个人事件四个领域的判断,结果显示:1.在权威接受性和违反规则的允许性两个标准上,青少年对四个不同领域的认知有所不同;2.青少年对不同领域事件的认知表现出一定的年龄效应,高中生较初中生更倾向于不接受个人事件由学校或老师来作出规定,他们更加认可违反同学、学校或老师规定的个人事件是允许的.3.青少年对不同领域事件的认知与相应制定者的角色有一定关联.这些结果揭示出青少年区分不同领域事件的认知特点及发展趋势,支持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论,对青少年的道德与社会性发展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快乐是人的一种情绪,是指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后.对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快乐第一就是指作为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活动时一定要把是否能给学生带来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情绪体验放在第一位.把它作为设计活动、开展活动、评价活动的首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246名成人学习者为被试,采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研究结果如下:成人学习者自我价值感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青少年;男性的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性;专业性质在个人一般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特殊道德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父母文化程度在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和个人取向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上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对107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大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只对情绪调节能力发挥直接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行为情境下,个体内在监督和调节能力减弱、道德情感体验趋于弱化、对网络道德规则和规范产生的敬畏感降低、个体内在道德建构自觉性下降、传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面临挑战等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的践行.要增强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现实性认识,提高青少年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的认同统一性;完善网络社会规则,增强青少年对网络社会规则的认同与内化,提升个体内在道德建构效能;加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与执法,增强网络法律与道德的权威性,提升个体网络道德敬畏感;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培育,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水平,有效促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不断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3.
快乐是人的一种情绪,是指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后.对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快乐第一就是指作为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活动时一定要把是否能给学生带来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情绪体验放在第一位,把它作为设计活动、开展活动、评价活动的首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尊是指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或自我形象,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评价.高自尊的人具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和积极的自我形象,低自尊的人具有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和消极的自我形象.自尊在儿童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儿童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一个高自尊的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充满信心,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较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相反,一个低自尊的儿童总是倾向于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容易产生自卑、无助和焦虑的情绪体验,为身心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引导学生体验,展示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愉快热烈的情绪。2.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3.通过本次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爱心,发展其音乐想像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具准备:钢琴、新年装饰品、歌谱、打击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引导学生体验,展示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愉快热烈的情绪。2.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3.通过本次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爱心,发展其音乐想像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具准备:钢琴、新年装饰品、歌谱、打击  相似文献   

17.
活动名称:快乐是一种感觉活动目标:1.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对事物的看法 2.学会使自己快乐的方法活动重点:学会使自己快乐的方法活动难点: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对事物的看法教学设计理念:引起人们产生各种各样情绪的原因不在于事件,而在于个体对事情的看法。这就是说,同一件事,只要个人的看法不同,在他(她)内心产生的反应就不同。面对一件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产生何种情绪体验,决定权完全在个体自己的手中。对一件事,如果个体持积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如果个体对它持有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例如,两个同时参加高考的考生,一个觉得能有书念就不错了,另一个则一心想考入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聋哑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及其与负面身体自我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身体自我量表对359名聋哑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特殊价值感、社会取向特殊价值感上聋哑中学生与正常中学生的差异极为显著.在社会取向人际价值感、社会取向心理价值感上差异显著.聋哑中学生只在个人取向道德价值感、社会取向家庭价值感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他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年级的变化,在个人取向特殊价值感、个人取向人际价值感、个人取向生理价值感、个人取向道德价值感上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在社会取向道德价值感上年级差异极为显著.结论聋哑中学生负面身体自我与自我价值感总分在整体、相貌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道德自我和情绪体验在个体发展和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认知因素对道德自我的影响,较为忽视情绪因素对道德自我的影响.情绪心理学和品德心理学的新近研究表明,情绪体验对学生的道德自我认知、道德自我情感和道德自我调控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活动理念: 在调节焦虑和紧张情绪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寻找快乐,是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一个标志。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情绪不仅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无穷的快乐,而且还能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益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