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借通还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础支撑条件。《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技术规范》(DB4401/T96-2020)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地方标准之一,该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规范广州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促进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释了该标准的编制背景、意义、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目前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有关现状,以及国内开展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的情况。探讨了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的服务模式、管理办法及运行状况,分析了柳州市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的优势,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广州城域范围省、市两级公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服务的障碍为切入点,探讨了城市大型图书馆在异构系统基础上实现通借通还服务的一般路径,提出了大型图书馆逐步畅通馆际间的文献流转渠道以实现通借通还的策略,即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和创新服务模式等,以期为构建全域通借通还服务网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沈阳地区图书馆的基本现状,以及国内开展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的情况,分析了几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的发展思路。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沈阳地区图书馆的基本现状,以及国内开展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的情况,分析了几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的现状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沈阳地区图书馆的基本现状,以及国内开展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的情况,分析了几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可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结合由江西省图书馆牵头组织实施的南昌地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的实践,分析"通借通还"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余胜 《图书馆论坛》2006,26(2):166-166
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又有新举措。从2005年12月18日起,深圳市又有4个区图书馆加入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至此,深圳市、区公共图书馆全部实行联网,深圳图书馆与6个区图书馆之间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读者持有一张借书卡,便可在市图书馆和6个区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图书,享受到一卡通行的便利。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是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办公室2004年推出的方便市民借阅图书的一项新服务。2004年8月,深圳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系统试运行,深圳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宝安图书馆加入该系统,三馆联合开展图书“…  相似文献   

10.
在多校区开展通借通还,能使读者不出校区便可完成对其他校区馆藏图书的借还,是图书馆以人为本、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文章调查了多校区图书馆不能开展完全式通借通还的原因,分析了开展完全式通借通还的关键因素,并介绍了在新老两馆开展通借通还可行的模式案例。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又有新举措,从2005年12月18日起,深圳市又有4个区图书馆加入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至此,深圳市、区公共图书馆全部实行联网,深圳图书馆与6个区图书馆之间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读者持有一张借书卡,便可在市图书馆和6个区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图书,享受到一卡通行的便利。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是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江西南昌城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启动仪式在江西省图书馆举行。通借通还服务开通后,7家成员馆之间实现一证通行,这意味着7家公共图书馆的持证读者均可在南昌城区任意一家公共图书馆完成借书还书,享受7家公共图书馆服务及总量达380多万册的藏书资源。江西省文化厅厅长郜海镭表示,南昌城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只是一个开始,到2015年,江西将实现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灿 《图书馆学刊》2010,32(12):93-95
介绍了高校多校区图书馆如何开展通借通还服务,并以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的开发为例,介绍了开源软件组合技术,结合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满足读者跨校区借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通借通还服务是信息资源共享的表现,针对暨南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暨大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采用财政独立的分散共建的服务模式,提出在规范的管理模式与机制、统一查询与登记系统、借还书的频率与配送问题、借还书的流通利用率和统计汇总以及服务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与相应对策,初步实现各校区间信息资源共享目标.展望各高校能根据实际情况,不受各种条件限制,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通借通还服务.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纷纷从单一馆模式走向联合馆模式,通借通还能有效方便读者借阅和共享图书馆文献资源。从开展通借通还服务的实践出发,提出如何利用力博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馆际通借通还服务,并将力博和其他通借通还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如何更加完善这种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借通还是城市图书馆的基本要求与服务之一,并越来越多地被图书馆所应用,但在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背景下,通借通还还应寻求新的服务增长点。文章主要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读者借阅数据为依据,说明了在中科院各个图书馆之间采用通借通还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知识服务背景下的通借通还增值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通借通还服务是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流通的基本服务,利用通借通还数据,本研究试图从读者需求的角度提出一个能将馆藏资源动态优化的模式。[方法/过程]在考察国内外对于通借通还的研究现状和方法的基础上,借鉴二部图匹配和推荐系统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基于网络推断算法提出一个针对高校图书馆通借服务进行优化的模型,并以苏州大学图书馆2013年的借阅情况为训练集进行馆藏优化,使用2014-2015年的约2 469条通借数据对模型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结论]分配模型对于预测未来的通借需求有一定效果,通过对馆藏进行优化,可提高图书使用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相似文献   

18.
概括了当前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工作的现状,结合现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的开发实践为例,从系统流程、系统功能、模式选择、技术实现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实现通借通还服务的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9.
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现状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麦敏华 《图书馆论坛》2005,25(4):172-174
介绍了目前国内开展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几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通借通还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武汉市政府十件实事之"新增25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项目建设近日全面完工,正式投入使用。武汉市第二批新建的25台自助图书馆位于中心城区及新城区、开发区,侧重于为青年农民工群体、新型城镇化区域、高新企业提供均等文化信息服务。全面开通后,读者持通借通还读者证即可在统一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和自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