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注意区分数集与点集 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一般形式为{x|p),其中x称为“代表元素”,P称为“公共属性”.要确定一个集合中的元素,首先要看代表元素.  相似文献   

2.
一、定义新集合 定义一个新集合,其元素满足某些条件,解此类问题旨在考查对集合中元素特征的研究以及数学解题思想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集合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而部分学生在解这类问题时常会出错,本文将学生易犯的错误列举如下:例1 设集合A={1,2,{1,2}},问集合{1,2}与A的关系.错解1:{1,2}∈A.错解2:{1,2}A.错解分析:{1,2}∈A①与{1,2}A②都成立,①中{1,2}是集合A中的元素,而②中{1,2}是由集合A中的元素2与1组成的集合,所以它是A的真子集.例2 A∩B=,M={A的子集},N={B的子集},求M∩N.错解:M∩N=.错解分析:由A∩B=,说明A、B中没有公共元素,但是都…  相似文献   

4.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及无序性.确定性是指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明确而不含糊,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元素只能属于某集合或不属于某集合,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彼此不相同(只能出现一次).无序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可以随便排列.集合中元素的三性很易理解,但准确应用及灵活掌握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对一个集合A的元素个数进行计数有困难时.如果我们发现另一个集合B和A可以建立一一映射,那么我们可以转而研究B集合的元素个数.本文讨论了如何应用对应原理来解排列组合题.  相似文献   

6.
解集合问题,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审题:①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构成;②理解集合间的关系;③注意空集的存在性;④准确地转译集合语言.此即所谓的“前思”.题目解完之后,应注意做一些检验工作,如检验集合中元素是否互异等.此即所谓的“后想”.  相似文献   

7.
集合,作为高中代数的开篇内容,对多数学生来说感到困难.究其缘由,主要是集合问题的表现形式、思路分析、解题过程往往不同于初中阶段常见的计算题、化简题、证明题……那么,解集合题有没有什么规律和方法可寻?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集合离不开元素,元素是一切集合问题的核心.因此,抓住集合中的元素进行分析,乃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在集合学习中,由于对有关概念、知识理解不深,经常出现某些模糊认识,解题时往往顾此失彼,造成失误.笔者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提醒同学们在解集合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六点:1.注意集合中的代表元素  相似文献   

9.
集合的表示中,描述法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同时描述法也是一种典型的符号语言.对初学者,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在表示集合的一般元素的属性和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描述上常常模糊不清,不识其真面目,导致错误.本文主要从代表元素的属性和对元素的共同特征的描述这两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谈谈空集     
什么样的集合是空集呢?教材中说: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如求方程x~2+2x+4=0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因为Δ=2~2-4×4 =-12<0,x~2+2x+4=0无实数解,所以上述集合为空集.  相似文献   

11.
一、对集合的涵义考查不清致错 剖析 其错误的根源在于未能准确地解读已知集合的涵义.本例中,集合M中的元素为“y”,集合M为函数y=x^2+1(x∈R)的值域;集合N中的元素为“x”,集合N为函数y=5-x^2(x∈R)的定义域,以上错误正是对集合N的涵义解读有误,导致错误.  相似文献   

12.
一、忽视代表元素的含义 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忽视代表元素的含义,将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3.
一注意集合元素的属性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一般形式为:{(?)具有公共属性},其中竖线前面的字母x称为集合的代表元素,在研究集合问题中首先必须弄清集合的代表元素的含义,否则解题时会陷入困境或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4.
1.注意集合中代表元素表示的含义 例1 已知集合 A={y│y=x^2}, B={(x,y)y=2^x},  相似文献   

15.
解集合问题时,若对集合的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或思考不全面,常常致错,为此,本文对集合解题时提出“八项”注意,希望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1.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相同元素归入同一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元素,因此集合中元素是没有重复的,忽视互异性会引出错解. 例1 A={1,2,3,a},B={3,a~2},A∪B =A,求实数a的值.  相似文献   

16.
一、元素分析法由于集合关系及运算都是从元素角度定义的,因此解集合问题时要抓住元素的特征及属性.  相似文献   

17.
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集合及其集合元素的定义,就得认清集合元素的三大性质.一、三大性质的理解1.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对于集合A和元素a,要么a∈A,要  相似文献   

18.
1.知识归纳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①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α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bA. ②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归纳出求解集合问题的致错点如下: 1.混淆代表元素的意义致错 【例1】若P一丈y}y~2二2,x任R},Q二〔夕},~2x2+3,二任R},则P自Q~() (A)P(B)Q (C)中(D)以上都不对 错解:选C. 【例2】若尸一弋y}y~Zx气x任R},Q一天(x,y)}y~2扩,x任R},则必有() (A)P门Q一中(B)P〔Q (C)尹一Q(D)PDQ 错解:选C. 剖析:上面两例错解的原因都是由于混淆了集合中代表元素的意义而致错,对于例1,集合p、Q的代表元素是实数y,它们分别表示函数夕二2扩与夕“2扩十3的值域. 由尸二{y}y)O},Q二{y}y)3}知, P门Q~Q,因此应选B. 对于例补尸中的代表元素是y,它表示…  相似文献   

20.
<正>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集合元素的定义,就得认清集合中元素的三大性质.下面,笔者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集合元素的性质,并加以例析.一、集合元素的三大性质1.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对于集合A和元素a,要么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