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两所学校内时间很短,但觉得老师们给我们帮助是很大的。首先是老师们对教科书提了系统意见,对改进教科书的编辑工作很有帮助;其次我们还听了八位老师的课,也使我们学到不少东西。我们很为感谢。今天想就我们对听说的意见来和大家谈一谈。我们和各位老师接触很少,不可能了解老师们的整个教学情况,谈的问题可能有很大片面性。但作为我们的看法提出来供各位参考,我想也是好的。因我们所听的课大半是语文课,今天就专就语文课来谈。其内容为下列三点: 一、课堂教学的一般情况: 两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运用教学环节,而  相似文献   

2.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虽然在数学课中所占分量不多(每个学期至少一次).但由于是这次数学课程改革中增加的内容,从而备受老师们的关注.老师们关注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内涵是什么:二是如何上好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虽然数学课改开展有好几个年头了,但老师们对这两个问题还犹如雾里看花.因此,我们组织了这次讨论(第37次),目的是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些研讨,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图课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培养学生的制图和读图能力.尤其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制图是用人单位重点要求的一门技能课,老师在讲授机械制图时更是作为重点科目进行强调.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图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进,但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掌握得还不是很好,其中有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有教学问题.现就几个问题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宗南平近几年,笔者在农村中学听了一些语文老师的课,感到很多同志在课堂教学上有了相当大的改进。具体表现在:第一,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为叶老一直批评的“逐句串讲”的做法,学生有了比较广阔的活动的天地。第二,从以教师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5.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是孟伟老师于2012年10月下旬山东省高中历史优质课展评活动结束后上的一节省教学能手展示课。这一课被老师们称为是“讲烂了”的一课,相关潜台词是:这一课在日常教学中谁都会重视;也是各类教学优质课、展示课中频频被点中的课题(在百度上搜索一下,有关“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两年来,社会各方面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问题,甚至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这表明大家对语文这门课的重视。这也是一种督促,可以促使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些办法,把这门课搞得更好些,把教学的效率提高一些。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进一步统一我们的认识,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我愿意就下面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  相似文献   

7.
教学法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广大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法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应当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下力量加以研究探讨,这对改进和提高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有重要意义。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法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如教学法从何而来,它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它与其他课的教学法有什么共同点和特殊点,它有哪些具体规律等。本刊这期发表《哲学教学法小议》,希望引起大家重视,以深入研讨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法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高校马列课的教学在内容上存在着过时落后的现象,一些理论难以解释当今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导致了学生对这门课失去信心。由于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不是马列主义理论的专业研究者,不必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内容纳入到课程内容里,只把那些“精”和...  相似文献   

9.
解放以来,我一直担任幼儿班教养工作。上学期领导上调我担任三年级班主任,那时正是学校行政要求各班提高学生成绩的时候。我想,只有努力学习,钻研和熟悉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并注意对个别学生的辅导,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在这一方面,我做了如下的一些工作: (一)多互相听课。初上课时,我感到不论在熟悉教材和改进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领导上因要照顾全面,不能经常多来听课帮助我。为了及时纠正工作上的缺点,我便争取时间,多听同科目老师的课。例如我对检查复习很不熟练,听了徐碧霞老师的课以后,便学会了先提问,再结合问题内容默新词的办法。指定学生板演时,有时可以叫全堂在坐位上笔算,以免枯坐。由于自己掌握不住评分标准,我又常请老师们来听我的课。一学期来,对我有很大的帮助。现  相似文献   

10.
上学期,我们曾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视导工作,在历史教学方面发现了部分老师采用着两种方式:一种是照本宣扬,另一种是“补充”材料太多。我曾听过一堂“三国和西晋”,那位老师以刘关张为主题,谈到战徐州,谈到白马坡、谈到袁绍曹操之战,还谈到借东风、草船借箭。谈到下课,课文的第一段才只讲了一半。这一情况我以为和照本宣读一样糟糕。向孩子们介绍一大堆不能突现历史意义的故事,不但影响了教学进度,也违反了历史教学目的。下面,我想就这一问题,根据我过去一些浅薄的教学经验,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希望同志们加以批评。一、对於复杂的历史现象的处理问题对於这一问题,我觉得,只要我们细心钻研教材,就不难解决。课本中每一课总有它一定的重点。我们发现了重点,就不难在讲述当中突出它,就可以围绕着它,来选择可以谈、必须谈的东西。例如上面所说的“三国与西晋”,只要说明造成三  相似文献   

11.
孔凡春 《辅导员》2010,(6):58-58,52
无论是过去小学的《品德》课,还是当今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在教学工作上都存在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原因甚多。历史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师的素质差异,安全稳定工作的压力等,都制约着这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教学工作飘浮。如何才能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人们认为的“副科”呢?几十年来,我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始终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必须突出“视”“实”“式”,才能取得该科教学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中共党史》是高校一门十分重要的马列主义理论课。但是近年来,同学们对这门课不重视、不感兴趣的倾向比较严重。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我认为提高党史课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关键。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做法不一定合适,提出来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13.
目前,教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原来教授“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师。这两门课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又有许多不同。因此,要使“中国革命史”课教学真正转到“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并使这门课的教学达到较高的水平,还须有一个逐步摸索、积累、熟悉的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中应当正确地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一、处理好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关系迄今为止,史学界、理论界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思想来源有下列观点。其一,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一门课,首先应该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历史是一门学起来较枯燥的科目,而且常常被学生当做“副科”来学,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学无止境。其实,教亦无止境。 一直以来,每一位教师无不在寻找一种以最小代价让学生获得最佳效果的教学。尽管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不能也无法用这么简短的一句话所能表述清楚,的确,老师们都在辛勤地耕耘着教学这块土地,并为之日臻完善而努力地探索着。迄今为止,小学、中学有关学科教材教法研究虽尚待继续不断完善,但却也能自成体系并给从事某一门教学的教师提供不少如何教好所任学科广阔的思考空间。相比之下,大学教学中有关学科教材教法研究却逊色多了。《教育学》作为师范院校一门公共课教学,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一样,也存在探讨如何教的最有效问题,而且似乎比其他门学科更应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尽管作为《教育学》这门课本身已揭示的一些教学原理方法,具有指导教育学本身教学的普遍价值,但要使人相信,只要研修过教育学专业的老师,就能上好教育学这门课,似乎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本文主要是对有效教学问题作一些粗线条探讨,同时也想从一些侧面来阐述《教育学》这门课的有效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数学教学”改为月刊以后,又经曆了半年,在这时期里我们曾按到不少读者来信对这本刊物提出了批评和建议,我们也曾主动地征求了一些读者对如何改进这一刊物的意见。结合着读者们所提出的意见,编委会在6月下旬举行会议。检查了半年来的工作,并研究了今后的编辑计划。这里我们把有关问题,综合向关心这一刊物的读者们报道。  相似文献   

17.
魏克雄 《生活教育》2014,(24):109-11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小学近年来一直在高效课堂深水区探索,目前展开的反思式微课磨课研究,让传统的"备课-上课-反思-改进"实现真正的"四位一体"。教师教学行为与专业素养在磨课中得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磨课中直接受益,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此举让老师们自发通过对课堂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行教学行为上的修正与教学理念的升华。这种反思并非是个人的自悟自得,而是通过展示切片式的改进措施,让专家与经验丰富的导师参与进来,进行反复辩论、研讨,让业务视野更加开阔,让反思成果得以形成课堂生产力,让学生成为最终受益者。以下分学科摘选了一些老师在反复磨课活动中所记下的心得体悟,从中可以感受到老师们在以反思式微课为抓手高效课堂探索中的科研信心、教育热情与工作执着。  相似文献   

18.
<正>"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赞美,其实,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近一年来,我们学校进行了关于常态课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尤其观察了老师们在课堂上的提问,发现了老师们在常态课上提问主要存在几个问题:(1)课堂提问过于频繁。有数据表明,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相当频繁,短短的40分钟,多则能提40以上个问题,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小手如林,实则缺少了思考的深度,缺少了表达的指导。(2)课堂提问过于随意。因为是常态课,老师们是在自然状态下,自自然然地进行课堂教学,少了"表演"的成分,老师们在课堂上更加轻松,但提问不够严谨,问题设计不够精当。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课是一门非常有趣且吸引人的一门课程,化学实验课带领康学们认知和探索现实中的一些现象,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了解.在当前的化学实验课上因为很多原因,化学实验课并没有取得原来预计的效果,暴露出教学的许多问题.本文对高中化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改进化学实验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文》第四期上,洪镇涛老师就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失误作了一些探讨和分析,并进而对语文这门课“如何学”,阐述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这个意见提得好,很值得大家思考。但我又想,作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洪老师的这个意见,还只说到了问题的一半。因为困扰当前语文教改的,不仅有一个“如何学”的问题,还有一个“学什么”的问题,因此在这里也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语文课究竟应该学什么? 毛泽东同志1941年在《(文化课本>序》中说:“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又有丰富的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以为从事工作的基础与学习理论的基础,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理论也才有学好的希望。没有这个基础,就是说不识学,不能看,不能写,其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