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ERA-40海表10米风场驱动国际先进的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简称WW3),得到北大西洋1958年1月-2001年12月逐3小时的海浪场,与ICOADS海浪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模拟效果较好。从海浪场季节特征、重点海域波高和风速的月变化特征、波高和风速的逐年变化趋势等方面着手,对该海域的波候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选用不同的对流参数化方案对近几年典型的几次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量化的降水评估方法检验MM5模式中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梅雨锋暴雨降水预报的能力,一方面作为实际预报的参考,另一方面也作为模式改进的依据,评估结果显示模式预报的降水往往偏大,对不同时段和不同量级的降水,没有普遍适用的对流参数化方案,可以将经验预报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暴雨中心的预报,认为采用Grell方案和Kuo方案较好,但时间上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3.
均生函数预报模型在西藏汛期旱涝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给定的时间序列,通过正交化处理,利用双评分准则筛选均生函数,建立均生函数预报模型,并把几个最优周期的均生函数叠加后得到31年降水量的拟合序列,建立了全区降水、气温预报系统。用均生函数分别为西藏23个站点。初夏(5-6月),盛夏(7-8月),夏季(5-9月)降水量进行了模拟延延,试报1999年,2000年,2001年降水趋势。通过单站预报结果,分析大范围气候趋势,并综合其他预报方法,确定当年旱涝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4.
陆彦 《科技风》2013,(7):103-104
本文通过分析现场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的特点和要求,对数值预报产品在现场气象预报中进行释用,结果表明:欧洲的形势预报场的可信度较高,可直接解读释用;要素预报场中日本的降水和风场预报、美国的风场预报和MM3海浪预报对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鑫 《中国科技纵横》2014,(12):274-274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技术和气象观测活动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数值预报模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优化。数值预报产品在应用的过程中,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精确度。数值预报方式自身存在的特性,使得NWP数值预报产品所能发挥的功效日渐增大。本文分析了格点材料的类别,解读了格点材料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阐述了WAFS数值产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用好数值预报产品,首先要明确怎样要使用数值预报产品及其必要性和意义。为此,简要地介绍了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如何评价R&D项目投资是R&D项目决策的关键,应用期权定价理论分析R&D投资项目,建立了求解其内含投资机会价值的数学模型,重点考虑了项目未来价值不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即对数正态分布)的情况,此时复合期权的Geske定价公式不再适用,为了便于数值模拟,提出将R&D投资项目视为障碍期权,并采用非参数核估计方法进行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4,(24):62-62
该项目围绕奥运空气质量预报需求,研发多种集成预报技术手段,开发以大气物理所双向嵌套模式、国际著名的MODEL3/CMAQ模式、CAMx模式为基础的空气质量多模式集成预报系统,研发的该预报系统平台实施多重嵌套方案,可实现从东亚、华北、京津冀、北京全域多层次的空气质量实时数值预报,并可为北京绿色奥运提供高质量的数值预报模型,从而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沙岭风场风速预报试验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贺志明  吴琼  陈建萍 《资源科学》2010,32(4):656-662
本文应用MM5模型对鄱阳湖区风速进行数值模拟,应用沙岭风场100m梯度测风铁塔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验证,发现观测与模拟小时和日均风速值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峰值区一般MM5预测值比观测值小,相对观测值而言,模式模拟值变化相对平缓.MM5模型风速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小时和日均偏差分别为0.323和0.371.标准差分别为2.382和1.453.模拟风速日均值与观测日均值的相关系数为0.774.尽管不完善,数值模拟在目前的风能短期预报业务中仍起重要作用,也是未来风速预报和风力发电量预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缩写LASG)成立于1985年.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在中科院、国家计委、科技部和基金委等部门以及依托单位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支持下.于1989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前两任主任曾庆存院士和吴国雄院士的领导下,LASG在科研创新、科研管理.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气象业务现代化和区台实际预报站点的增多,单纯依靠预报员来完成各站点要素预报,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影响预报效率,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区还没有一种较完整短期预报定量化的预报方法及自动提供给预报员的各单站预报结果,对数值预报解释应用也处于预报员直观理解和有限的分析各种图表上,基于上述情况及响应中国气象局减灾司关于省台指导预报的发布及平分上报的要求,本课题将T213。数值产品直接应用于高原天气预报中,对西藏地区(32个站点)进行插值后,具体制作了各站逐日极端气温24小时短期预报,24小时预报基本转入了定量化。主要运用的计算机语言有:FORAN语言、C语言、BASIC语言和VB语言。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T106L19)为基础,用Gressman插值公式把格点资料插到站点上,用t检验法初选预报因子以及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预报方程等结合卡尔曼滤波技术,建立适合青海省气候特征的最高、最低气温的客观定量预报方法,经实际使用48小时正确率在60%以上,72、96小时随着时效的延长预报效果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支线机场的气象预报准确率,本文以GFS数值模式产品为例,从资料获取、处理以及释用等方面进行介绍,探讨了模式产品的优势和缺陷,指出了预报员对待模式产品的合理思路,强调了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应经验、数值和统计预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4-664
大气物理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建平研究组与夏威夷大学气象系的合作者研究发现,春季北大西洋涛动(NAO)信号有助于提高东亚夏季旱涝的季节预测能力。他们将厄尔尼诺和春季北大西洋涛动作为影响因子,建立了东亚夏季风季节预测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大气污染预报研究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引言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大气污染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系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负责的一项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项目 ,参加本项目研究的单位还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原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项目的科学目标是在深入认识大气污染扩散等过程的规律的基础上 ,运用国际上先进的数值预报方法预测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 ,就象预报天气一样预报空气污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动力学、大气污染的气象条件、大气污染预测模式和大气污染预测试验。本项目研究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T213数值预报产品在西宁夏季大降水预报中的释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T21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统计释用分析,建立了西宁地区夏季大降水短期预报方程,为西宁地区夏季大降水短期天气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娟  高坤  陆秀娟 《科技通报》2007,23(4):468-472
选用不同的对流参数化方案对近几年典型的几次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量化的降水评估方法检验MM5模式中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梅雨锋暴雨降水预报的能力,一方面作为实际预报的参考,另一方面也作为模式改进的依据,评估结果显示模式预报的降水往往偏大,对不同时段和不同量级的降水,没有普遍适用的对流参数化方案,可以将经验预报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暴雨中心的预报,认为采用Grell方案和Kuo方案较好,但时间上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8.
为开展城市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新近发展了一新的城市尺度气象和空气质量耦合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用该系统对重庆、天津、广州和济南市的 2 4小时空气质量作了大量实际预报试验。预报与野外实测的浓度 气象场之间比较表明:预报与实测浓度(SO2 、NO2 和PM1 0 )和风速比值总体平均为 1 0 2± 0 3 6和 1 0 8± 0 3 8;预报与实测的风向差在 6 7 5°以内的概率可超过 80 %;预报与实测温度差在 1 0℃以内的概率可超过 75 %;2 4小时降水量的预报准确率大于 80 %;日均API的预报准确率可达 80 %以上;预报与实测浓度 气象场之间有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09,(6):3-4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近期宣布,由我国自行研制的GRAPES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投入准业务运行、公布代码。经过专家评审,该系统在技术上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标志着我国可以使用自己的数值预报系统进行全球尺度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3~5天逐日降水、气温滚动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青海省42个站降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实况资料,采用PP方法设计思路,以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制了青海省3~5d逐日降水、气温滚动预报方程,并在2003年7月~2004年12月进行了业务试运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