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历史教学有其特有的灵魂——学科精神作为支撑点。无论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是千姿百态的教学方法,都源自于历史学科本身的内在的学科精神。一、实证精神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历史有其自身的学科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也应该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那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呢?在实践中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一门有文化魅力的学科,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且终身受用.作为中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营养课”,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历史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由于种种原因,受到很多学生的冷落.而中学阶段的学生认知结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认知活动的自觉性也比较差,这是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的最佳时期,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新活力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4.
德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历史学科以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在道德情感的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真挚、感人、可信。现阶段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把“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化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根本目标。那么,如何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呢?这里就个人教学中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因受到时代的局限以及历史的变迁,而引起了文学史界评论界的"再认识".但过去的"再认识"主要围绕作品的历史的真实性而展开.本文以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作为不仅定性而且定量的分析标本,提出应该以"形象大于思想" "细节的真实"作为一种既衡量其真实性,又衡量其艺术真实性的评判方法,这就是"现实主义的"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一门发现性,思辨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科学需要创新,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科学学科,要焕发生机活力,真正发挥其促进社会功能,实现其人文价值,尤其需要创新。那么,初中历史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张龙 《河北教育》2008,(3):42-43
1.充分利用历史素材。 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历史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含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体现了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当今世界,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教育体制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向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在普通教育的教学计划中都把历史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科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主义教育,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功利主义泛滥的时代,人文主义的教育尤其重要.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理应承担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重任.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在平常的历史教学当中,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当中,梳理出最具人文价值的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涵育其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意识,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培养其正确的社会理想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强调历史学科考查以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为主,新课程设计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到历史高考,表面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种潜在的精神体验...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都有极大的帮助。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具有真实性、代表性。趣味化学实验是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文学乃传统“国学”之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没立,大概可以溯至孔子时代。孔门有“四学”: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此处“文学”非同于今天意义上的文学,包括古代历史文化英语研究,是接近今天的“文献”含义。今天的古典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具范围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大,文史哲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古典文学的文献特色颇为突出,故其性质与其在孔子时代仍有相通之处。自近年以来,古典文学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的思想风箔、道德意识、艺术精神、文学气氛正是籍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13.
高三历史教学素来是以时间紧、内容多和要求高为其鲜明特征的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高三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为此 ,很多老师创造并实践了许多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而我认为最重要的环节是在优化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恰到好处地重组教材内容 ,力求达到在 4 0分钟的课堂内史实、史论、史法和史观融为一体让学生感知历史 ,内化历史精神的教学效果。一常言道 ,“教无定法” ,但学科教学总有它特有的灵魂作为支撑点。这个支撑点便是学科精神。无论是多元化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还是千姿百态的历史微格教学方法 ,都是源自于…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历史在现时代不仅具有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有认识现实、资政资治、参与管理决策、预示未来等效用;有启迪智慧、增长才干、提高处事应变能力、陶冶情操、升华精神等意义和价值。历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的效用  相似文献   

15.
对客观实证论与主观建构论视域下的历史事实、客观实证论与主观建构论的理论缺陷,以及历史的真实性是否存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认为客观实证论与主观建构论的观点尽管各有其合理性,但是又各有缺陷;客观实证论者认为历史事实是等待着史学家去发现的客观的独立存在,历史事实等同于历史真实,这种观点排除了历史事实中的各种主观因素对历史真实性的影响;主观建构论者认为历史事实含有主观性与相对性,这一观点容易导致对历史知识的全盘怀疑主义;史学家的"自治"和"技艺"、共同的学术规范和学科训练以及相对客观的历史事件和史料的制约等,都在某种程度上维护和保证了历史的相对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建峰 《考试周刊》2010,(48):143-144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于体育教育更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有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感召力,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寓思想品德于身体活动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团队意识、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其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研究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的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通过历史教学树立现代创新教育观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教,应成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教学科目,和历史学、历史科学有基本的共同点,同时,又有其特殊  相似文献   

18.
汤晓东 《贵州教育》2008,(16):46-47
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的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学的目的归宿于指导人生和社会.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中把握契机,找准切入点,实现历史教学的这一功效.历史教学要想让学生从枯燥、僵死、呆板、机械记忆中走出来,使历史学科真正成为一种不与现实割裂,不与大众割裂的"活生生"的课程,使学生在历史的时空中获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及个人成长的养料,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的研究有2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把某种民族精神作为文化的历史事实来考察,另一种则探寻这种民族精神包蕴的价值意义。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符号化的意句价值建构活动,它在一个民族生命的当下历史时间的延续性中才能实现。民族精神是由文化传递下来的,文化符号作为媒介,使过去和现在融为一体。每一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有起源的历史和发生的过程。民族精神是一个跨学科的范畴,可以从文化学、伦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意义上理解它。  相似文献   

20.
如果对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不清,发展研究就容易偏离正确的学科目标和方向.目前,发展心理学通常被定位为实验科学,然而,这是对其学科性质的一种错误认识.从学科历史角度看,发展心理学有独立的历史,它并不发源于、也不依赖于实验心理学.实验法无法用于研究真正的发展问题,那些基于实验取向的心理学理论基本都秉持"非发展的"观点.基于此该文指出,发展心理学并非实验科学,而接近于历史科学,它更应该被视为独特的发展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