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阎伦亮初中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6月,由20位基层骨干班主任组成,是一支扎根基层,具有活力的团队。工作室坚持"孵化个体、服务基层"的理念,以"做影响力班主任"为目标,通过集中教研、区域研修、网络沙龙、现场体验等方式,全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班主任研究队伍。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对"影响力班主任成长途径的实践研究",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情感与技能,辐射带动成  相似文献   

2.
<正>金庞江苏省邗江中学副校长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扬州市优秀班主任扬州市中小学班主任金庞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11月,扬州市教育名师工作室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8月,工作室领衔人金庞。工作室以班主任专业成长为核心,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努力培养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班主任,致力于打造有影响力的团队;通过开展各类班丰任专业技能比赛,举办各种线上、线下的研讨活动,引领并提升全市班  相似文献   

3.
<正>邵正美南京市江宁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江宁区德育带头人南京市江宁区语文教学标兵南京市百家湖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9月,工作室以"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为宗旨,以团队化推动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在区域内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工作室以规范的机制促进班主任成长。一是让学习成为常态。工作室为成员配发专业类书籍,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带领成员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请出去、走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与同行"华山论剑",在与学者、  相似文献   

4.
<正>王猛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带头人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常州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常州市中小学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常州市机电职教课程改革王猛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6年,是江苏省首个市级名教师工作室。9年来,工作室共培养常州市职教机电类专业教师26人,其中3人成长为市级职教学科带头人,80%以上的成员在市五级梯队中成长一级。工作室以课题为抓手,全面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及能力,引领教师职业成长;以  相似文献   

5.
<正>秦春华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市"立功者"称号获得者常州市首批教育领军人才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常州市中小学教学秦春华名教师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10月,由江苏省中学政治特级教师秦春华领衔,现有成员10人,由来自常州市不同高中学校的年轻政治教师组成。工作室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强化过程管理,激发成长动力,注重辐射引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目前,工作室依托江苏省教研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无锡市西漳中学南风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5月,其前身为学校2012年成立的"班集体建设研究共同体工作室",工作室以"科学的理念、积极的行动、热情的团队、扎实的工作"为奋斗目标,以"核心辐射,以点带面"为工作思路,努力打造一流的德育队伍,助推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工作室定期组织成员外出交流学习,开拓眼界,活跃思维,  相似文献   

7.
<正>常州市中小学教学秦春华名教师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10月,由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政治特级教师秦春华老师领衔,现有成员10名。工作室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强化过程管理、激发成长动力、注重辐射引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取得可喜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8.
施亚芳 《考试周刊》2011,(87):230-230
怀揣着同一个教育梦想,我们于2009年3月成立了常州市天宁区施亚芳幼儿教师发展工作室,她寄托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希冀;就从这里开始,我们辛勤培育、悉心浇灌,我们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成长花期。工作室立足于天宁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之上,引导工作室成员关注幼儿园各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谢晓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感受成长"谢晓虹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目前参加工作室活动的核心成员共24人,其他特邀嘉宾和编外成员42人,包括了来自常州市区、金坛、溧阳、武进、新北等各区的初、高中学校的骨干教师。工作室以"喜欢感受一颗心灵从沉睡到觉醒的慢慢丰盈,喜欢体会一个少年从懵懂到智慧的点点积累"为核心理念,期望通过工作室的引领,拓展教师视野,面向未来,重新审视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工作室以班会课为抓手,通过德育课程创设促进师生成长,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师生共同构建良性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0.
立足本校班主任团队建设实情,借力"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探索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工作规范和长效机制,为打造结构优化、素质良好的班主任队伍筑牢根基。具体策略有:优化工作室成员结构,融入立体化培训形式,筛选多样化培训内容,搭建多元化经验辐射平台。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中职学校提质培优、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支撑。作为职业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的名班主任工作室,是班主任德育研究的平台、专业成长的阶梯、专家化的起点,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更持久的动力。名班主任工作室围绕“运行机制、区域协同、专业提升”三要素,打造区域名班主任团队;立足“课题、大赛、论坛”三载体,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把握“内部互动研讨、家校沟通交流、校地合作共赢”三维度,增强工作室辐射引领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市芳草园小学郭文红班主任工作室是基于学校"阳光儿童培养"核心理念下的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工作室强调班主任的"自主与合作",引导成员在"自主"与"合作"中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工作室紧紧围绕学校"端行、悦思、健美、温情"阳光儿童培养目标,以班主任专业成长为核心,始终坚持"学习、研讨、实践、反  相似文献   

13.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运行要想不断产出高质量、高效率的教研成果,起到带领团队成员持续提升专业素养的作用,就要从工作室内容本体、运行客体、实施主体三个维度,确立工作室健康持续成长的保障支柱,厘清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根本问题,真正发挥名师工作室应有的作用,为团队成员的成长提供知识的源泉和研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常州市中小学教学秦春华名教师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10月,由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政治特级教师秦春华老师领衔,现有成员10名。工作室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强化过程管理、激发成长动力、注重辐射引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取得可喜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工作室依托江苏省第十二期教研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整体性教学策略研究",围绕主题开展理论学习、学术沙龙、同题异  相似文献   

15.
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地区或学校教育部门建立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班主任工作室,开展各种班主任专业实践活动,引领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已日益成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班主任工作室的实际发展效果却参差不齐,有些甚至徒具形式而缺乏实效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四小学的许克修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一直致力于推广许克修老师的科学建设班集体"五项系列法"成果。工作室以"典型引路、兼顾均衡、同步发展"为工作思路,组建了以学校党支部书记为室长、德育主任为副室长、全校班主任及德育辅导员为成员的班集体建设研究工作团队,得到雅安市教育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效性活动。2014年,许克修班主任工作室被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名班主任工作室。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李学喜化工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现有成员8人。工作室围绕教师专业成长、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重点工作,以课题项目为抓手,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教学改革为重点,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促进工作室成员在专业建设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工作室建有微信群、QQ群、工作室网站等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溧阳市苏瑜名师成长工作室是由特级教师苏瑜领衔的研修团队。苏瑜,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国培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州市优秀教师、常州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常州市"831"中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溧阳市第五批拔尖技术专业人才、溧阳市首批名师成长工作室领衔人;曾获得江苏省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溧阳市优秀工作室奖;近5年有30多篇文章分别在《上海教育科研》《中小学管理》《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19.
<正>团结的共同体江苏省常州市张珩名教师工作室于2020年6月通过常州市教育局审批,并予以授牌。工作室由领衔人张珩老师和10名来自常州大市各区域的高中政治教师组成,以“研修的平台、成长的驿站、辐射的中心”为己任,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路径,努力形成乐于从教、乐于研究、乐于合作、乐于分享、乐于奉献的专业成长共同体,打造一支在常州市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中政治骨干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20.
<正>"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起走。"这是我们工作室的核心理念之一。这条理念是从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和成员的成长经历中获得的共识。作为从团队创建至今一直深度参与其中的老成员,作为从团队的发展中获益无穷的青年班主任,这一理念已经牢牢根植于我的内心深处。从班会到班级活动就从我专注的班会实践与研究来说吧。最初我对班会课堂的热衷与坚守,只是源于自己求学阶段遇到的优秀班主任的示范,以及初为人师后朴素的教育情怀,希望在班会中关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