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阿基里斯在他的“成熟理论”中指出:“人们从事任何职业,都要经过职业适应到职业成熟的发展过程,只有达到职业成熟阶段,才能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工作。”一位幼儿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从“职业适应”到“职业成熟”,逐步成长为教育现代化需要的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掌握青年教师职业成熟的特点,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使他们尽快成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是学校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的职业成熟,指的是教师在知识、经验、能力和个性品质方面所达到的对教师工作的适应程度。也就是教师角色的担任者在相当长期角色活动的基础上,把教师角色期待有机地内化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从而具有和教师角色高度适应的个性品质、心理特征,因而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促进青年教师职业成熟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青年教师的使用和培养上“自然成熟”倾向比较严重,青年教师上岗后早期欠缺的知识能力、非智力品质、职业思想等,往往得不到认真的、有计划的培养、补充和提高。他们的职业成熟过程,常常是被动的、不自觉的,需要用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对教育职业“认头”,并逐渐适应教师工作。以致青年教师充满生机和活力,最有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的一段宝贵的生命年华,都在长期的困惑和徬徨中被消磨掉了馐且恢志薮蟮娜瞬爬朔选R虼?从社会的、心理的、环境的诸方面认真研究阻碍青年教师职业成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职业生涯学习作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进行主观自我与职业世界互相适应的主动选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不断革新、服务学校发展、实现职业价值的有效方式。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学习的基本逻辑是明确职业生涯学习目标,进行职业生涯学习,检验职业学习效果,青年教师在学习实践中表现出个体凸显、阶段演进、教研相长、组织支持等特征。为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学习,需要青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同教师职业价值,需要通过参加培训、提升学历、参与项目建设、服务行业企业拓展职业生涯学习,需要高职院校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一、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指数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全国有500多万中学教师,其中80%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带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抱着极大的工作热情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希望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学生快乐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着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职业幸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工作的热情开始下降,职业的幸福感也逐渐消退。各地关于青年教师职业状况的调查显示,“不愿当教师”一项的统计数字在一些地方竟然接近七成;认为“教师职业是幸福的”比例只有12%,特别是青年教师中这一比例更是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6.
王张宇泽 《教师》2023,(34):81-83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但由于青年教师工作经验稍浅且缺乏恰当的工作方法,导致其在职业发展中遇到较大阻碍。基于此,为建立科学而有效的动力机制引导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将现有文献中关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动力因素”的文本内容作为分析对象,统计分析关键主题出现的频次。结果表明,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方面。因此,在构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动力机制中,各高校应将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作为切入点,提出探寻青年教师知识需求、加强国家政策引领等符合学校实际学情的职业发展动力机制,提高青年教师的总体执教水平,增强其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助力高校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要发展,重在培养一支“双师型”的青年教师队伍。从普遍性讲,通过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夯实课堂教学基本功,使之具备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能和教学语言等基本素质;从特殊性讲,要侧重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激励青年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职业取向不稳定、职业情感矛盾化、职业能力不足、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差以及心理压力大等原因,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一种职业适应过程中的困惑.理清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形成的机理,以职业规划为先导,采用从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从个人、到团队、再到组织的内在牵引机制与外在推动机制,通过建设一种以组织文化为导向的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规范机制,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培敬 《文教资料》2014,(16):133-134
随着高等教育专业的发展,很多青年教师进入了高校,充实了高校教师队伍。如何使新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认同。适应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重要他人、校园文化和关注自身发展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认同的重要因素。通过灵活实用的继续教育、培育校园文化和相得益彰的专业发展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角色认同程度,尽快实现自我和职业角色的统一.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贿赂”学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虚假表扬;二是过度奖励;三是不当许愿;四是招安式封官;五是无原则迁就。二、教师“贿赂”学生的原因。1.客观上,新课改使教师处于一个更为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各种新旧观念的碰撞、各种矛盾的冲突让教师难以面面兼顾,而“贿赂”有时便会成为缓解矛盾、弥补裂痕的手段,教师“贿赂”学生折射出当前教师生存状态的恶化。2.主观上,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职业社会化还没有充分完成“,贿赂”学生的大多为青年教师,对学生、同事、专家和领导的评价以及教学效果过分关注与重视,是导致“贿赂”行为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在现实中处于“流”与“留”的张力与矛盾之中,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职业焦虑和纠结状态。教师离职意向诱因多样,主要有不满意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繁、难、怨的工作常态,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不乐观的职业发展前景,使得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不安心、不专心、不舒心、不甘心和低动力从教;离职意向的阻因主要有家庭的牵绊、对职业的留恋、合适的教师职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不得不顾虑离职后的工作稳定性、职业幸福感、工作适合性和再就业机会的风险。当前,需要通过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落地,降低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离职意向,让他们能够安心、专心、舒心、甘心地在农村从教。  相似文献   

12.
我校地处市区边沿,底子薄,基础差,现有教职工39名,其中青年教师占55%。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在—线担负重要学科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面对现实,我们认为,学校要发展,改革要深化,关键在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尽快成长,早日成才,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于是,我们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施展自己的“实招”,培养青年教师。实招之一:转变认识,寓理于情如何科学地评价青年教师,我们曾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认识过程。过去曾认为,现在的青年人不听话,远不如五、六十年代的青年教师。因此,对青年教师的态度往往是埋怨多,信任少;批评多,表扬少;要求多,培养少。虽然工作没少做,但是效果甚微。经过冷静地思考和总结,我们认识到对青年教师缺乏辩证的观点。用青年教师的话说:“领导缺乏对我们的理解、信任和关心,总是用白眼看我们,千篇一律的说教,把我们管得太死。”这些发自内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斯皮尔伯格(Spielberg.Jil)曾说:“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课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不局限在证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力和教学效果上,而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使之能更好地顺应儿童的发展需要和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青年教师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生力军”,为了了解他们目前的评课水平,本文以H幼儿园为样本,对11位青年教师听评课的主观意识、听课技巧、评课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形成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职业压力.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教育改革的冲击、工作负荷大、人际关系疏离、经济负担重等方面.为此,应通过尊重青年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关心青年教师的个人生活、建立缓解教师压力工作坊等途径,来缓解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的分析,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渡过教学适用期,提过了关于“传、帮、带”的几点建议。其次,为使青年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提高青年教师理论水平,本文提出了“双师型”青年教师标准和具体要求,并细化为三方面内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最后,从三个方面提供了建设“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杨莉俊 《教育》2024,(5):18-19+3
<正>一、基本情况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打一小学)创办于1953年。学校秉承“我们的梦想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办学理念,坚持“创建人文校园、生态校园、创意校园、和谐校园”的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谋发展、求突破、见成效。二、关键问题如何突破单一的师徒带教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吸纳了不少新鲜血液,2~5年青年教师占比约42%,这一教龄阶段是教师职业适应与过渡、分化与定型的关键期,亟须跟踪培养。但与入职第一年接受系统性、针对性强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不同,2~5年的培训更多是单一的、传统的师徒带教模式,不能有效地解决专业发展上面临的教学常规、课堂管理、职业认同等诸多问题,不能适切地满足青年教师多元的专业发展需求。如何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助力2~5年青年教师稳步成长为成熟型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青年教师职业素质现状分析教师的职业素质包括敬业精神、文化修养、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技能、组织管理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交往能力等等。青年教师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基础教育中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存在着先天不足,大学里的训练与实践师范性不强,U;l练的内容与相应的时间毕竟有限,工作后的教学实践要求他们很快适应教学工作需要,能迅速成为熟练的教师和班主任,是很困难的。目前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课堂教学效果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刚工作的青年教师授课时,对教学大纲及教材的知识体…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学习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和职业活动的多极化发展,职业学习过程变得日益复杂。针对这一趋势,职业技术教育学逐渐由传统“机械教育学”向“进化教育学”方向转化,相应地,职业学习理论也由传统的“产生性教学策略”向“可能性教学策略”发展。其特点是注重学习情境与学习主体的研究;强调研究式、自学式和非常规式学习方法;突出伴随学习者主观感受的自我管理式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北京工业大学校工会2009年重点项目之一:“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期望与职业素质研究”项目组,组织开展了学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研与结构访谈活动,此研究较深入地了解了这一群体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期望,为高校工会与教代会深入开展青年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提供了有较强针对性的调研数据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齐春燕 《文教资料》2013,(23):104-105
教师的幸福意味着学生的幸福.研究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关系,对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提升幸福感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发放的方法对包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进行主观幸福感和职业倦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师范学院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倦怠越低,主观幸福感越高;职业倦怠越高,主观幸福感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