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首先分析菜名英译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就此提出菜谱英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构建菜名英译搜索网站。以建立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中国菜名英译体系,推动菜名英译标准化、统一化进程,更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翻译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菜名是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式菜名英译肩负着我国饮食文化传播的重任。然而,目前菜名英译错误频出。应当建立一个规范化的菜名英译体系,推动菜名英译标准化、统一化,为进一步推动翻译事业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以中式菜名中语言变异现象为视角,探究中式菜名英译策略.通过对徽菜中经典名菜的对比分析,证明生态翻译学理论可以应用到菜名翻译中.采取合适的菜名英译策略对提升中餐形象和增强对外宣传功能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因而,准确形象地将各种菜名译成英语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中外文化背景不同,部分菜名可译,部分菜名英译却受种种限制。本文首先从奈达的宗教文化因素出发,分析菜名英译的基本原则。再从翻译的不可译性角度,分析部分菜名英译的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菜名蕴含着中华名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命名方式。中式菜名英译中,如果单纯地将中文菜名直译成英文,必然会导致交际上的误解,因此,中国菜名的英译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对其文化因素的保留在英译中显得尤其重要。该文从文化保留与翻译策略入手,介绍了中国菜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色,并分析了翻译主体对中国菜名英译文化因素保留应做的工作。无论是笔译或口译,译者都不可拘泥与直译或意译的定则,而应该灵活处理翻译方法,以保留中国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6.
俞庆 《考试周刊》2013,(51):30-31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软实力不断提高,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饮食文化首当其冲,然而中式菜名对国人来说光鲜亮丽,富有内涵,而英译后却使外国人感到困惑。本文对菜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更好地指导菜名英译,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交际翻译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菜名英译。以菜谱语篇功能类型为基础,从文本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两个方面,探讨了交际翻译对菜名英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婧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544-544
中国菜名的构成比较复杂,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菜名基本只具备信息传递的功能,而中国有很多菜名不同与此,例如有些菜名充满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些菜名反映了中国人向往美好生活、渴望万事如意的心理。还有一些菜名为了激发顾客的审美情趣,根据菜式的颜色、形状赋予其典雅含蓄、悦耳动听的名字,这种菜名让人们在品尝食物的同时也能在心理得到极大地满足。所以要解决中国菜名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译者不但要从宏观上培养语言能力,扩充文化知识,采取恰当方法,更要从微观上了解中国菜名的构成和特征。  相似文献   

9.
饮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植根于中华文明雄厚的根基之中,蕴含的意象不言而喻.因此,中国菜名的英文译名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非常关键的沟通作用.本文从中国菜名英译的要求、中国菜名的英译该从何处着手、中国菜名英译的方法等三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粤菜以其取材广泛、制作精良、口感清爽、命名考究等特点享誉中外,而当今粤菜菜名在英译方面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从粤菜本身的特点入手,探究引起粤菜菜名英译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尝试提出粤菜菜名英译的若干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同时也映射出不同的历史文化。因而,在英汉互译时往往会造成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文章着重从两个方面论述英汉互译中可译性存在的障碍,建议翻译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清除障碍,变不可译性为可译性,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内很多城市加大了对外宣传。外宣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外宣用语原文译成英语。成都名菜和道路交通英译在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得体性、一致性和简洁性上存在一些问题。要扭转这一局面,一方面译者要加强自身的英、汉语功底,培养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大力整顿翻译市场,加强监管,减少错误。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式菜名英译一直具有较大难度,误译现象广泛存在,翻译质量有待提升。文章先就中西菜肴命名方式的异同进行阐述,然后选取在国内外广受好评的纪录片佳作《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中出现的菜品英文翻译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中式菜名英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英文诗歌与汉语诗歌在音系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分析了音系上的三个主要特征:音乐性;节奏性;压韵性。阐释了英汉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提出要辨证地看待英汉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不同语言字符的转换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在转换和交流中必然会存在内容和风格上的损失。从而导致可译性受限。可译性限度的存在主要是因为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根据教授汉英翻译文化课的实践,探讨和研究文化差异及其可译性限度。以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SusanBassnett的TransplantingtheSeed一文中提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中国古诗英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客观存在;通过对一些古诗的英译文本进行研读,着重分析可译的客观性,并介绍了对不可译的处理方法,如风格、音韵和文化的移植。  相似文献   

17.
中餐菜名具有成熟而独特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对中餐菜名进行英译,只有了解中餐菜名的命名方法和烹饪方法,才能忠实反映菜肴的内容及特色。中餐菜名的英译,应根据菜品的独有特点采用直译、音译、意译、直译加注、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等多种方法。中餐菜名英译时,需坚持择优选用翻译方法、突出文化内涵、遵循翻译标准等原则。  相似文献   

18.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英汉习语存有相似性的同时亦有差异,于是在英汉习语互译中产生了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现象。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语言的意念功能决定了习语之间的总体可译性,语言的文化功能造成了习语的相对可译性,而语言的美学功能则使习语产生绝对不可译性。了解英汉习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利于更好地使用英汉习语,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语言之间可能存在和实际存在的对等问题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矛盾,由此产生了“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如何对待翻译中的“不可译”,本从两个方面提供了汉英互译中的“不可译”成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中餐,中餐菜单中菜名的英译成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必要手段。以中餐菜单菜名的命名方法为基础,运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探讨中餐菜单中菜名英译的各种方法,达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