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济慈的生命短暂而辉煌,他在代表作《夜莺颂》中探讨了生存的痛苦和对艺术永恒之美的追求。而苦痛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基本精神,音乐是狄奥尼索斯所表现的艺术。酒神精神是正视生命痛苦、崇尚自然美的精神。诗人济慈在《夜莺颂》中对酒神精神进行了完美地阐释。  相似文献   

2.
从《红高粱》中我们可以看到莫言对传统儒家化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渴望。莫言生长在山东,深受齐鲁化的熏陶,他的抬头与追导终与齐鲁化相联系,在齐鲁化中占主导的儒家思想中蕴藏着一种富有特质的酒神精神,这种酒神精神造就了莫言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深层挖掘,莫言在作品中极力张扬酒神精神的同时,又不时地显露出超逸的情怀。因为他意识到酒神精神不仅有光辉灿烂的一面,亦有其缺乏理性的一面,这种情怀与他对酒神精神的追寻形成了《红高粱》的双重品格。  相似文献   

3.
酒神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颇有影响,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对酒神精神表现最为充分。作者通过余占整形象表达理想的生命状态,并对现代文明展开批判。但是由于强力型自然人无法确立超越精神,最终只能自我瓦解。  相似文献   

4.
《檀香刑》是一首残酷又悲壮的生命之歌,莫言将一种奔放率性的强大的生命力量于其中。作品从语言、人物形象、艺术结构、民俗展示等多方面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颠覆,在展现民间文化藏污纳垢这一面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对人性恶的展示,反而洋溢着无所不在的狂欢化的酒神精神。  相似文献   

5.
莫言有感于现代“不削子孙”“种的退化”,在《红高梁》中着意高扬祖辈们元气充沛的生命强力,作为建构民族品格不可或缺的精神基因。与之相应,《红高梁》在艺术上表现为感觉的狂欢;儿童视角的选择,叙述者“我”的设置,异彩纷呈的意象的展示,共同构成了《红高梁》卓异的艺术风味。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的小说《熊》中的荒野与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高粱地都因为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感到迷惘和焦虑。在寻找失去的家园的同时,作家通过艺术与行动赋予荒野与高粱地新的意象。荒野是意志和力量的结合,是智慧与野蛮的统一。高粱地则构建起一个以生命意志和酒神精神所组成的生气勃勃的民间世界。  相似文献   

7.
从《红高粱》中我们可以看到莫言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渴望。莫言生长在山东 ,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 ,他的反叛与追寻终与齐鲁文化相联系。在齐鲁文化中占主导的儒家思想中蕴藏着一种富有特质的酒神精神 ,这种酒神精神造就了莫言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深层挖掘。莫言在作品中极力张扬酒神精神的同时 ,又不时地显露出超逸的情怀。因为他意识到酒神精神不仅有光辉灿烂的一面 ,亦有其缺乏理性的一面。这种情怀与他对酒神精神的追寻形成了《红高梁》的双重品格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酒文化精神是和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文人之醉呈现出诗意自远的心灵状态.西方的酒神精神是本能的迷醉,欲望的狂欢.在醉这一点上,中国文人诗酒之醉是陶醉、是与梦相似、是一种精神生命的活力状态.而西方的酒神精神是植根于生命本能的,具有本能性、破坏性、超越性、强力感等特征,是生命本能的狂欢.  相似文献   

9.
论文通过介绍“红萝卜”的来由,结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两部外国现代派作品对莫言创作的影响,简要分析莫言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中至真、至美、至善的审美因素,指出莫言于魔幻现实主义小试牛刀,创作的《透明的红萝卜》与其诸多代表作相比,显得清新动人,稚嫩而真实,别具一格,成为莫言作品中的“小清新”。  相似文献   

10.
莫言一直致力于文体的探索和内容的革新,《檀香刑》即是这种探索的结晶。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它都表现出颠覆传统审美原则和艺术标准的探索精神。如果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檀香刑》,会发现它充满了狂欢化色彩。狂欢化的叙事结构、狂欢节式的场景、狂欢化的人物形象以及狂欢化的语言在小说中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