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燕 《新闻爱好者》2011,(5):102-103
吕碧城是我国第一个女编辑,与《大公报》有着极深的渊源,在《大公报》的经历是吕碧城一生的转折,对其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吕碧城在《大公报》的主要活动:与《大公报》的结缘,写了大量关于女子教育、女子独立和针砭时政的文章以及与秋瑾的结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市报人》2010,(9):90-90
吕碧城(1884-1943)安徽旌德人,中国第一个报纸女编辑,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3.
1928年4月下旬,日本侵略者看到国民军北伐势头较猛,北洋军阀败局难挽,便以保护日本侨民为借口,于4月20日、26日、28日三天,陆续调遣在华军队集结我山东济南,并于商埠设警备线、构筑工事。4月30日夜,张宗昌所部北遁。5月1日,方振武、陈调元、贺耀祖等率部入济南城。5月3日,日本侵略者向我挑衅,顿使这座美丽的泉城变成了杀人场,其惨状令人发指。1928年5月14日,上海《新闻报》所载《济南惨劫现状》一文云:  相似文献   

4.
尽管在今天看来,吕碧城似乎没有多大名气,甚至有不少人没听说过她.但在民国的历史天空下,尤其是从百年言论史的角度看,吕碧城是一个传奇. 历史上,她的名头很多: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堪称一位民国奇才女.她还曾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一起被称为“女子双侠”.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出现了很多德高望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女性,为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学术和精神财富。慕容莲生所著的《先生好美》(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以杨绛、张充和、冰心、林巧稚、陈衡哲、冯沅君、林徽因、吕碧城等8位民国女先生为描绘对象,全方位展示她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和学术风范,可以说是第一本为"女先生"们集体画像立传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1980年6月5日四版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读者来信《尽量减低柴油机的噪音》。这篇来信刊登时,我还只是农村生产队的一名普通农民,那时高兴的心情自然是没说的。由于这篇稿件是在《人民日报》刊出的,结果被我们的友好邻邦朝鲜的同志看到了我的地址。朝鲜外国文书房(现在改叫朝鲜出版物交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的中国,晚清政府势力日趋衰弱,刚刚兴起的北洋军阀还未发展完全,各党派利益冲突刚刚突显,此时中国的公共领域处于不断发展向上的势头,中国早期的女报人们也在进行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如秋瑾、吕碧城之流,她们办报纸、建团体、闹革命,企图建立一个女性能够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的公共领域,虽然最终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是她们对此的尝试值得我们铭记。本文对以秋瑾、吕碧城为代表的近代女报人如何建构公共领域的尝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史占旗 《传媒》2008,(10):74
《传媒》去年第10期曾刊发我对尹明华所著《千日之旅总编辑思考》一书的评论《思维,不断地开启并开拓着》。时隔一年,在我看到作者又一部宏篇力作并阅读其重要章节后,心头不禁闪过又一个题目《脚步,不停地超越并跨越着》。  相似文献   

9.
公共知识分子的网络意见领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9月8日,上海的张军被"钓鱼执法",9月10日他在爱卡上海论坛发了篇题为《无辜私家车被课以黑车罪名扣押,扣押过程野蛮暴力》的帖子,但点击量寥寥。9月11日,公共知识分子韩寒无意中看到这篇帖子,将题目改为《这一定是造谣》并在博客里转载。  相似文献   

10.
王俊虎 《新闻世界》2004,(11):54-55
众所周知.市报记很难采写到惊世骇俗的重大新闻。究其原因,主要有四难。一是采访面窄碰到难,二是眼力有限发现难.三是笔轻力弱写好难.四是位低无名见报难。1998年11月份,笔有幸一个月采发了两篇新华社国际围内通稿.《安徽繁吕发现200万年前人类遗迹》,《繁吕考古发现表明:长江形成可能晚于200万年前》。这两篇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