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拉动2009年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5%,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第二是投资,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第三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4.8%,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河南省1978—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且存在从能源?肖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带来GDP增加4.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推进和扩展,给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等带来了许多影响。基于中国东部十省市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详细研究中国东部十省市经济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全球化指数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三个省市是上海、江苏和山东,经济全球化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GDP分别增加0.69、0。63、0.60个百分点;经济全球化指数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的三个省市是浙江、广东、河北,经济全球化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GDP分别增加0.03、0.06、0.08个百分点。此外,经济全球化与各省市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时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信息     
国内要闻2010年GDP同比增长10.3%:国家统计局20日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统计显示,去年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更加平衡。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2008 年我国各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下滑,不同城市GDP增长所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同.把全国地级以上城市2008年GDP增长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城市经济的市场外向度、投资外向度等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各城市2008年GDP增长率变化进行差异化分析,找出差异化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经过分析,建议为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既要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又要保持适度的外向依赖度;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畅通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充分利用好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本,拉动社会消费总需求和投资总需求;建立和完善城市自主创新体系,改善城市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加强城市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6.
背景材料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消费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初步估计,在11.4%的GDP增长中,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4.4、4.3、2.7个百分点。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投资对GDP的贡献连续6年超过消费。而2007年发生的这一结构性变化,可能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出现“拐点”。受人均收入加速增长、扩大消费需求政策生效、奥运经济刺激等因素影响,200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将更加明显。相关链接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是实现“三个转变”: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不同程度地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研究三者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从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角度出发,就投资、消费、净出口三方面的发展速度对河北省GDP增长速度的影响程度作实证研究,可以看出,河北省经济基本上是一个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主要由国内供需扩张而非国外因素变动来驱动.  相似文献   

8.
经济纵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达7.5% 《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经济蓝皮书》)预测,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达7.5%,而2002年的GDP增长率甚至可能超过2001年,达到7.8%。 蓝皮书预测,2002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4.24万亿元人民币,比2001年增长11.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进口2640亿美元,增长8.6%,出口2760亿美元,增长6.7%。 综合各种因素,蓝皮书认为,如果2002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出现大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率仍可保持在7%到8%,甚至略…  相似文献   

9.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对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内外环境下,要实现经济增长7%的目标,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是发展经济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投资、消费、出口是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尤为突出。目前占我国最终消费的81%的居民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即带动GDP增长0.5%。因此,调整消费政策,拓宽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就成为我国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策略。党中央、国务院为了解决目前市场需求低…  相似文献   

10.
基金视点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六月数据助于缓解硬着陆担忧从公布的宏观经济驱动因素来看,上半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分别是4.6、5.1和负0.1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上升,数据显示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录得今年以来的次高点,改变了过去两个月消费增长同比走低的趋势。消费数据同比增速的上升有CPI在6月份同比达到6.4的高点因素在里面,但在上半年汽车和房地产相关消费出现较  相似文献   

11.
曹萍 《电大学刊》2000,(2):46-47
199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速度一直呈现回落状态,1998年国家在投资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全年的GDP增长率也仅是接近8%的目标。结合当时国内经济环境,对拉动我们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力量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消费需求疲滞不振是影响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发动力,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经济时代催生出新的消费内容、新的消费业态和新的消费模式,促使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在分析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上,力求找出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形成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年来,坚持改革开放,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的成就。1978~199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比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7.3个百分点,比同时期经济增长较快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及印尼高出1.9~3.5个百分点。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也使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相似文献   

14.
一题一议     
[题目一]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读安徽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GDP增长率比较表(表1),回答1~2题.1.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A.2002年 B.2003年C.2004年 D.2005年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增高的原因有:①单位GDP能耗下降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③经济增长方式合理④汽车拥有量有较大幅度上升⑤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⑤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其反映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低,则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所需能源的提高不是量的投入,表明该国能源利用效率高,能耗较低.  相似文献   

15.
石油价格的快速上涨通常被认为是影响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02年以来的油价上涨,已经对我国包括物价在内的宏观经济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基于中国1993—2010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和SVAR模型等技术,分析了油价波动对中国GDP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效果,评价了面对油价波动时的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若有效应采取的货币政策。结果表明:油价上涨1个百分点,会使平均经济产出下降0.26个百分点,而使CPI平均增长0.12个百分点;从短期和长期看,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和GDP都存在着不对称的影响;面对油价的波动,从长期看,央行可以采取适度增发货币量和降低利率的方法来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GDP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分析各因素对其增长的贡献率不难发现,GDP增长主要由投资拉动,而消费增长对GDP的贡献率上升不大。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较低。因而,如何启动农村消费,扩大农村消费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一、我国农村消费潜力分析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消费理论,无论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学说还是佛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学说,均说明消费者的现期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农民的消费潜力。(一)从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日益受到需求因素的制约。从需求角度出发,通过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我国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居民谨慎性预期、收入分配不公、农村居民消费萎缩以及民间投资的徘徊不前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结合该情况,笔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大参考     
●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 2000年我国 GDP(国内生产总值 )比 1999年增长 8%,超过 8 9万亿元。这个数字换算成美元将超过 1万亿,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为 849美元。这是中国的 GDP首次突破 800美元。人均 GDP800美元是“低收人国家” (人均 GDP800美元以下 )与“中等和中低等收入国家” (人均 GDP800至 3000美元 )的分水岭,中国终于把“穷国”的帽子丢在了上一个世纪。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计算, 2000年前三季度 8 2个百分点的 GDP增长中,消费贡献了 5 8个点、投资贡献了 2 5个点、净出口是- 0 1个点。《生…  相似文献   

19.
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中的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了黄山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黄山市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黄山市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分别带动黄山市GDP增长约0.45和0.05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黄山市经济增长与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黄山市应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制定旅游与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税收收入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造成两个数字巨大反差的技术原因之一是统计口径的差异——GDP和税收分别采用的是可比价格和现行价格。通过使用GDP平减指数、CPI、RPI和PPI,可以计算出剔除价格因素后的税收增长率,比一般的税收增长率会减小2—4个百分点。有关部门在分析或公布税收增长时可以考虑增加“平减税收增长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